【行為好好玩#130】聽聽~誰在回答問題?

「美國總統大選第一場電視辯論後,你怎麼看兩位候選人?誰說的比較可信?」
可能是因為「高難度對話」的多年教學累積,所以昨天辯論會後,很多人問我這個問題。
 
我有一個原則,只要是涉及「當下」的敏感議題,特別是政治的領域,在我確定互動的對象與場域讓我能夠「完整表述」,並且不會被「斷章取義」的情況之前,我是不會發表任何意見。
不是我沒意見,而是我不想無端地被貼上自己不想要的標籤。
 
也就是說,我當然有一些看法。
然而,與其說一個「答案」,不如用一個例子,讓大家有「思考」的方向。
 
2012年,美國共和黨初選辯論會,候選人羅姆尼回答CNN記者金恩的現場提問~
金恩:「現在這場辯論會上,對你最大的誤解是什麼?」
 
羅姆尼:『我們一定要恢復美國的承諾,讓大家知道在這個國家,努力工作和教育會讓他們獲得安全和繁榮,他們的孩子也會有更光明的未來。要做到這點,我們在華府就要徹底改革,我們要創造更多就業機會、減少債務,並縮減政府規模。在這場競賽中,我是唯一…...』
 
金恩:「關於你的誤解有嗎?現在問的是誤解。」
 
羅姆尼:『你知道吧,你可以問你想問的問題,我可以給我想給的答案,這樣夠公平吧?而且我相信這之中還有一個大問題,就是要當總統應該是怎樣的人。』
 
當你很快地讀完這段對話,你此刻心裡的念頭是什麼?
羅姆尼說得有道理,公平很重要啊~
金恩問的是什麼問題啊!
 
還是你心中會響起一個警報聲:
羅姆尼沒有回答金恩的問題!羅姆尼把金恩問的「誤解」,調包成「公平」的討論。
 
這是一場「辯論會」,不是「政見發表會」。
也就是說,不能淨講自己爽的內容,而是要「回答問題」。
否則,就失去了「辯論會」的意義。
 
顯然,羅姆尼並沒有回答問題,還大言不慚的說~
「你可以問你想問的問題,我可以給我想給的答案」
如果你腦子夠清楚,會不會在心裡想,啊如果是這樣,你乾脆開個人演唱會好了,你想唱什麼就唱個爽吧~
 
只是,現在是有人「分析與拆解」對話給你看,所以你很清楚發生了什麼事。
當回到你生活裡的真實情境,當你的問題被調包時,你會發現嗎?
 
「相信我,我是知名大學的博士,這個投資一定沒問題~」
「我是教徒,不會說謊~」
「這孩子很乖,不會殺人的~」
 
別笑!(我知道你讀到這裡,會笑出來)
多少時候,我們被這樣的說詞呼嚨過去了,還兀自的點頭認同~「對啊~人家學歷這麼高,應該不會騙人~」
拜託,學歷高只能證明一件事,就是學歷本身,並不能證明此人的人品高尚或是判斷正確。
 
所以,回到這一場希拉蕊與川普的「辯論會」。
當主持人問到如何解決就業與經濟問題時,你仔細聽~
誰是真正「回答」這個問題?
誰的回答是包裝在「攻擊」與「都是對方的錯」之中?
 
你還沒答案嗎?
 
請你看一下轉播,因為我不給答案,我教人思考。
 
(好吧~或許你也會說我,我沒回答問題~XD)
 
文/溝通心理學家 裘凱宇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