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資市場裡,竟然有「白吃的午餐」!?~精選導讀《致富心態》Part3|【錢世好朋友#15】
※ 本集將導讀《致富心態》11~15 章內容,1~5 章請收聽【錢世好朋友#12】、6~10章請收聽【錢世好朋友#13】。
00:01:37 合理勝過理性~心理因素會使人「亂操作」
財務上最「理性」、「正確」的做法,不見得是最「合理」的做法,而是必須考慮到人性與情感因素
《致富心態》:「人們不想要數學算出來的『理想』投資策略,而是想要晚上能夠睡得最好的策略。」
投報率很好的投資策略,因為「心理因素」亂操作
Yellow 會教學員風險設定、選股、買多少、賣多少……等等,但很多人只注重「選股」,因此績效不如預期。
合理 vs 理性
Yellow 的其他課程,除了教學員怎麼選股,也會教學員設一個「不會讓大腦這麼害怕的「風險值」,讓學員有辦法做出正確的決策。
-
理性跟合理像「完美」與「完成」,建議以「完成」的心態進行,因為追求「最好、最厲害」,反而對讓大腦亂做決策
-
一個觀念或方法如果沒辦法執行,再完美、再正確都沒有意義
00:07:39 意外~歷史總是充滿各種意外
即使做再多數據的回測、對歷史有多深刻的認識,都很難預測未來會發生的事情。
巴菲特如何看待「意外」
-
尋找即使發生意外後,人們依舊喜歡的事
例:可口可樂有次換配方銷量大減,配方再換回來的時候,好多媒體都在報導,大家也都在慶祝,這時巴菲特跟查理蒙格就知道「這個公司可以投資」,因為品牌魅力太高了。
例: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,在創業時提出「什麼時候是十年後也不會變的事情?」得到「用合理甚至便宜的價格,買你想要的東西」的答案。
歷史不會重演,但總會「相似」
-
短期股價無法預測,心態上要為過去的最大風險做好準備,也要為未來做好心理準備
「投資不能看後照鏡開車」是在提醒投資人,不能用過去的數據,預測未來市場的漲跌。但這不代表過去的數據,沒有任何參考價值跟意義,我們「不能只看後照鏡開車,也不能不看後照鏡開車」
00:12:11 預留犯錯空間~你有「安全邊際」的概念嗎?
涉及金錢的每一件事,都要「預留犯錯空間」
-
《致富心態》:「你必須承擔風險才能成功,但是不值得承擔任何會摧毀你的風險。」
-
因為意外永遠會發生、我們不可能預測或打敗市場,因此應該謙卑地,接受市場可能發生的所有事情
安全邊際
撿菸屁股策略(葛拉漢學派):撿路上的菸屁股零成本,還可以賺到抽一兩口菸。
-
1920、30 年正逢經濟大蕭條之後,現在很難有這樣的機會,因此巴菲特被查理蒙格改變,他不撿超便宜的公司,而是用「合理」的股價買「好公司」(按照巴菲特的標準,安全邊際:50%、70%)
→ 安全邊際大,就不用預測明天是漲是跌,重點是要有「耐心」,等待適合買的時機點。
00:19:33 你會改變~投資計畫也會一直改變
「長期規劃」是非常困難的事,因為未來總是充滿各種意外,人的想法、價值觀也都會隨時間改變,但這不代表不用規劃,而是在做財務規劃時要「避免走極端」,並且能夠接受五年後、十年後的自己,跟現在的自己可能完全不一樣。
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目標,所以投資計畫很可能一直改變
例:如果你的生活費佔收入的90%,就經常要預測很多事情;如果你的生活費只佔收入的50%,心情就會輕鬆許多。
00:21:43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~承受股市中的「波動」
想要從股市中賺到錢,就要願意承受「波動」
-
《致富心態》:「波動,是你想從股市中賺到錢的『手續費』。」
-
很多投資人做不到長期持有,是不願意或不敢承受波動,所以才會在股市下跌時,因為恐慌而賣出,並在股市上漲時,因為怕錯過而買進
天下「有」白吃的午餐
-
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之父哈利·馬可維茲:「分散投資是世上唯一的免費午餐。」
-
真正的分散投資,可以在「不犧牲報酬的情況下降低風險」,所以分散的定義,是要加入對的東西:相關性低的股票
例:中華電信跟台積電相關性比較低;0050 跟台積電相關性很高,會一起漲、一起跌。
買大盤 ETF,可以降低非系統性風險
天下「沒有」免費的午餐
教授把20塊美金揉成一球,問學生要不要;然後再丟到地上踩,問學生要不要。學生兩次都回答「要」,因為那20塊美金的價值沒有改變。
面對金融市場的波動,你屬於哪一種人?
1. 盡量消弭波動(如:下跌時做空),讓資產平衡、不會賠太多
這是交易員在做的事情,一般人連做多的時機都很難抓好,連正常買進商品的時機都很難判斷,更不用說判斷什麼時候要做空或出場。
2. 把下跌的波動當成買進的機會
-
大盤 ETF 已經做過權值的篩選,穩定性較高
00:32:19 股市波動,如何安心投資?
-
按照 Yellow 老師《ETF存股投資法》中的 SOP 操作,讓你對於自己的投資策略,可以更有信心跟安心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