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一見鍾情,3件你不知道的事|【一天聽一點#1634】

00:00:00 你談戀愛很重視「一見鍾情」嗎?

很多經典的小說或影視作品,都有「一見鍾情」的橋段。例如電影《鐵達尼號》的傑克與蘿絲;以及小說《神鵰俠侶》的郭襄對楊過一見傾心,甚至為了對方終身未嫁。在這些作品裡,一見鍾情不只浪漫,還會跟真愛連結在一起。
 
彥廷在高中教書時,發現有很多學生認為,一見鍾情對談戀愛非常重要;身旁也有朋友在找伴侶時,很看重第一眼的感覺,覺得如果沒辦法在初次見面時,就讓他們有心跳加快、臉頰發燙的感覺,基本上就不會考慮跟對方在一起。
 
 
 

00:01:55 破解「一見鍾情」常見的迷思

1. 一見鍾情的感覺很不可靠,有的甚至是「錯覺」

心理學「吊橋實驗」:

安排一位漂亮的女調查員,分別在兩個地點找男性做問卷調查。第一個地點是一般的公園,調查員邀請男性坐在長椅上回答問題;第二個地點是長度有好幾百公尺的吊橋上,且底下是湍急的河流、時不時會有風吹來,走的時候會搖晃,需要緊緊抓著欄杆。

問卷做完後,女研究員會留下自己的電話給對方,並告知如果想知道問卷的結果,可以打電話給她。結果在吊橋上的男生,有65%在事後打了電話給女研究員,而在公園的男生,只有30%打了電話。

心理學家解釋,當人在搖晃的吊橋上行走,因為焦慮、緊張、恐懼,會出現心跳加快、呼吸急促等生理反應,這種感覺跟人被異性吸引時非常像,所以會讓人誤以為,自己對眼前的人心動了。
  

社會學家佩珀‧史瓦茲《關於愛與性的一切,你全錯了》:

橄欖球明星搭飛機時遇到亂流,一位空姐因為重心不穩撲倒在他懷裡,兩人抱著對方對望了幾秒,那一瞬間,兩人都覺得遇到了真愛。他們很快的陷入熱戀,然後結婚,但沒多久就離婚了。
 
→ 想靠一見鐘情,確定眼前的人是不是真愛,是很冒險的。
 


2. 大部分的愛情都不是一見鍾情,而是日久生情

心理學家對400多人進行調查,問他們怎麼樣愛上現在的伴侶,結果只有10%左右的受訪者,表示他們對伴侶是一見鍾情,其他都是相處一段時間後,才慢慢愛上對方。
 

相處的時間,如何改變我們對一個人的感覺

心理學家在學期剛開始,請還不熟的男同學跟女同學,互相為對方的好感度打分,分析時發現,分數比較高的通常是長得帥、長得美的同學。過了一學期,心理學家再請他們重新給同學打分,發現許多人的分數都改變了,表示相處了一段時間、對同學有更深的認識後,他們對彼此的好感度都出現了變化。

研究人員把第一次的好感度分數,稱為「配偶價值」;把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後重新打的分數,稱為「獨特價值」。
 
  • 配偶價值: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性吸引力,尋找伴侶時,第一眼通常會注意看得到的「外在條件」
例:外表、身材、收入。
 
  •  一個人內在的獨特性,是他過去的生命經驗、讀過的書、接觸的人,讓他長成今天的樣子,這種特質沒有經過相處,是不可能看見的
  • 配偶價值會隨時間遞減,真正重要的,還是跟眼前這個人相處互動後,所感受到的獨特價值
 


3. 一見鍾情,可能會讓你遇到渣男或渣女

  • 有些人可能覺得,之所以對眼前的人一見鍾情,是跟對方有某種特殊的緣分或連結、是命中註定的。但行為科學家洛根·尤里研究發現,很多時候一見鍾情的感覺,更可能單純因為對方長得好看或很「自戀」
  • 有些搭訕高手或撩人高手,很擅長讓人有「一見鍾情」的感覺、懂得感情裡的心理遊戲。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戀愛經驗,依附類型又是焦慮型依附,很可能被對方「欲擒故縱」的技巧耍得團團轉
 
 
 

00:07:47 一段關係是好是壞,最重要的關鍵

  • 感情重要的不是怎麼開始,而是開始後,怎麼經營跟維持
  • 對方一開始吸引你的特質,在真正進入親密關係後,很可能就會變成造成矛盾或衝突的地方
例:個性比較急、生活節奏比較快的人,看到生活過得自在、鬆弛的人,可能會很羨慕、被吸引;但真正相處後,可能會因為兩人生活步調配合不上,經常有衝突,此時面對、處理衝突的能力就很重要。
 


《我們,再愛一次》

所有會傷害關係、讓親密連結斷掉的衝突,都是因為感受到「我不被愛」、「我不重要」、「我不夠好」、「我沒有被照顧」,所以關係要長久幸福,關鍵是你能不能看懂對方的痛點,並換個方式滿足彼此。
 
想學習在關係中遇到衝突時,具體可以如何反應跟回應,才能照顧到自己的情緒,又看見對方內心真正的需要,今天晚上12點前,加入乙白老師的線上課程《我們,再愛一次》,只要優惠價$2599元!
 
【線上課程】《我們,再愛一次》~重建親密連結,讓愛回溫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17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pl2maIoRRLE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