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潛意識筆記#413】每個令人憧憬的工作,都是如此
我的寫作人生大部分時間都是照表操課,一點也不光鮮亮麗地苦幹實幹。
我在書桌前坐定,像個農夫一樣耕耘土地,作品就這樣寫出來了。
大部分的過程都沒有任何的神奇之處可言。
~Elizabeth Gilbert,《享受吧!一個人的旅行》《創造力》作者
相關影音
女生苦於太能幹,男人卻不知怎麼幸福?|第2季|【超時空心事#60】
你以為父權只存在男性身上嗎?這套以男性為中心建立的規則,強調「競爭、階級、權威」,只滿足了極少數人的利益,剩下更多男女都是體制下的犧牲者。 本集《超時空心事》討論當代性別關係的困境:女性雖因性別平等而能投入職場,卻同時承擔「雙重輪班」,在工作與家務之間疲於奔命;男性則長期被框在「經濟支柱」的角色裡,難以真實表達脆弱,於是幸福感逐漸流失。節目中談到「性別二次革命」,強調家務與育兒的平等分工,以及男性練習誠實面對自己需求的重要性。不論是女性因能幹而背負更多壓力,或是男性陷在父權競爭邏輯中無法感到滿足,都提醒我們:跳脫舊有性別劇本,重新思考「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」。
你會買「網紅」推薦的商品嗎?──我們應該如何看待「流量」?|【幸福翹翹板#45】
你有買過網紅推薦的商品,產品體驗卻不好嗎?如果他是你很喜歡的網紅,你會對他改觀嗎?想知道啟點對「流量」有何掙扎與選擇,就讓凱宇親自和你分享他的想法! 在這一集【幸福翹翹板】,凱宇和大家討論「流量」與「消費」的關係。許多人會因為網紅業配或高流量推薦就衝動下單,但其實流量並不等於品質保證。對創作者來說,流量是必要的曝光工具,卻不是唯一指標;對消費者而言,高流量內容應該「讓子彈飛一下」,觀察不同觀點後再做判斷。節目中也提到,流量的效益必須搭配實力與內容累積,否則只是曇花一現。好的流量,應該幫助你吸引到價值觀相符的觀眾,而不是迎合大眾後迷失自己。無論是創作者還是消費者,都需要學會判斷:這份流量,是助力,還是陷阱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