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存錢」抗不了通膨,「投資」又有風險,到底該怎麼選?|【幸福翹翹板#15】

本集與談人:財務教練 Yellow
 

00:03:27 沒有儲蓄觀的人,投資很難做好

  • 想要每個月做定期定額投資,也要先能把錢存下來
有些宣稱自己是儲蓄派的人,其實是「懶得研究投資」,或「根本沒儲蓄」。
 
  • 開始儲蓄,是「對事情說不」的訓練:一直都有外在誘惑要你花錢,所以懂得對很多事情說不,生命就會回到「進退有據」(自律帶來自由)
→ 儲蓄&投資不是對立的,但會有「先後順序」跟「如何配置」的問題。
 
 
 

00:07:45 只儲蓄不投資,不行嗎?

只儲蓄不投資的缺點:

1. 通貨膨脹

  • 通膨給人的感受,是「忽然之間」的
例:排骨飯不會每年平均漲三塊半,但它今年不漲、明年不漲,後年突然漲了30元,你就會產生很深的「被剝奪感」,而這個感受會讓很多人忘了,通膨其實是「持續在發生」的事情。

→ 你現在感受到的「被剝奪感」,是三年前少做了什麼事?你現在不做什麼事情,三年後會再體驗一次被剝奪感?
 
 


2. 看到帳戶錢變多,就很容易想花掉

  • 有些人容易在錢變多時,就手癢把錢花掉,但如果把這些錢變成房子、股票,就比較不容易被花掉
例:很少看到有人每個月認真存錢、不做任何的投資,就可以存到800萬、1000萬,因為當他存到1、200萬,心態就會變得比較寬裕,於是可能會同步提高日常的花費,現金流提高,存款增加速度也就會變慢。
 


3. 錯過經濟成長帶給你的報酬

以大盤指數來說,年平均報酬大約是10%,長期向上比通膨快。因此只儲蓄不投資,人家會是10%往上漲,你則是被通膨吃了3%,因此相對於別人,你的資產就少了13%。(這比喻不夠精確,應該用實質購買力來計算,但希望讓你很直接地感受到,隨著時間推移,這兩個選擇的差異性)
 


4. 對錢的認識有限

  • 只儲蓄不投資,會讓你沒辦法真正理解「錢是怎麼流動的」、「金融世界是怎麼運作的」
例:如果不懂投資、開戶的流程,或是不瞭解投資可以得到的報酬率,正常大概落在什麼範圍,就相對容易被詐騙集團騙錢。
 
 
 

00:17:44 投資可能有什麼風險?該如何應對?

  • 學習投資的關鍵字是「學習」,只有學習,才有可能避掉風險、大賠,而學習的重點是要先知道「我要什麼」、「我適合什麼」
很多人不會思考自己要什麼、 適合什麼投資,而是憑著本性就開始投資,講求最短時間、最低資金投入、最高投資報酬率。
如果你是上班族,每天都要開會、不能一直看盤,就不太適合學當沖。因為當沖需要長時間學習,且白天都要盯著電腦,甚至需要寫程式。
 
 
 

00:22:12 關於理財與人生,你的底層哲學是什麼?

你希望人生的選擇權在自己手上,還是被社會選擇?

→ 如果學會投資,等於多一個選擇權,可以當儲蓄派,也「可以選擇投資」。
 
 

如何在「投資理財」上有更多前進?

  1. 嘉玲老師的《理財心理學》,會從心理學的角度,陪伴你檢視自己跟金錢的關係,學習記帳、控制預算的方法,讓你跟錢好好相處、成功把錢存下來。
  2. 準備好把你的錢投入市場、讓錢為你工作,Yellow 老師的投資課即將在4月上線!你可以學習到有「確定感」和「安全感」的投資策略,依照自己想要的目標,持續穩定地累積,不管市場是漲是跌,都可以做相對應的安排,相關資訊敬請期待!

相關影音

「存錢」抗不了通膨,「投資」又有風險,到底該怎麼選?|【幸福翹翹板#15】

2025-03-11

【有聲書評】死亡不可怕,可怕的是「靠近死亡」的過程?~《死亡與生命手記》嘉玲和凱宇的對談 |資深夫妻的相處之道

2021-09-05

【心理敲敲門#71】同一句話,為什麼別人講有用?我講就沒用?

2021-04-17

【有聲書評】喜歡撿便宜嗎?小心!你會掉進更大的坑~《為什麼最便宜的機票不要買》嘉玲和凱宇的對談

2020-07-12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