矛盾對決~伴侶溝通「有話直說」還是「放一下」再說?|【心理敲敲門#218】
00:01:11 關係對話~有話直說 vs 晚點再說
A:「我們今年去澳洲旅行好不好?」
B:「嗯!」
A:「你的意思是?」
B:「你安排。」
A:「可是旅行是我們一起去的耶!你到底有沒有想去?」
B:「我有,你安排,我都好啊~」
A:「你要玩水,還是看風景?」
B:「我不知道。」
A:「不然你現在把電腦打開,去旅遊網站看看有沒有靈感。」
B:「你可以不要吵我嗎?我想等一下。」
A:「要等多久?」
B:「你可以先不要吵我嗎?」
A:「說去澳洲的是我,要弄行程的也是我,我只是問你意見,怎麼好像我在強迫你?」
B:「嗯!」
A:「你的意思是?」
B:「你安排。」
A:「可是旅行是我們一起去的耶!你到底有沒有想去?」
B:「我有,你安排,我都好啊~」
A:「你要玩水,還是看風景?」
B:「我不知道。」
A:「不然你現在把電腦打開,去旅遊網站看看有沒有靈感。」
B:「你可以不要吵我嗎?我想等一下。」
A:「要等多久?」
B:「你可以先不要吵我嗎?」
A:「說去澳洲的是我,要弄行程的也是我,我只是問你意見,怎麼好像我在強迫你?」
有話直說(A)
優點
-
做人真實,不會忍著訊息不表達,讓人有安全感
-
認為「確定感」代表「信任感」
※ 如果遇到說話有所保留的人,會擔心對方要傷害自己,或對自己不信任。
缺點
-
情緒較直接,說話也較容易傷人,導致雙方在一個點上越吵越兇
-
傾向直接把話說出來,但不一定是說「真心話」
放一下再說(B)
優點
-
冷靜後再溝通,比較不會受情緒干擾,有機會好好說話
-
比較能搞清楚自己的想法,知道自己為何會出現情緒
-
讓雙方思考、表達速度比較對得上
A思考、反應速度較快,B需要花一些時間想清楚再表達,才能跟上A的速度、瞭解他的在乎。
缺點
-
放著就忘記再回來談,或是過一陣子想談,卻又怕被對方當「翻舊帳」
-
事實隨時間變得模糊,彼此的記憶、認知可能出現落差,難以回溯事發當下的情境,談不到事情的核心
00:08:23 雙方說話節奏不同,該怎麼順暢溝通?
溝通是因為對彼此的感情有期待,懂自己跟對方的情緒,才可能接得住彼此,讓事情有好結果。
藏在話語底下的情緒(以A、B的對話為例)
A可能會有的情緒
-
生氣:問了很多問題,卻一直得不到B明確的回答
-
孤單感:期待跟B一起討論,但B的速度較慢,A因此感覺被冷落
-
擔心:如果自己安排好所有行程,B卻只能配合,A會擔心自己太強勢
B可能會有的情緒
-
緊張、焦慮:思考時間太短,一時間不知該怎麼回答
-
害怕(犯錯):害怕還沒想清楚,現在馬上就說想去哪裡玩,到時候反悔了會被指責。
-
挫折:希望想清楚再回答,卻被當作不負責任
00:16:48 接住彼此情緒,重啟親密連線
當B接住A的情緒
A:「我們今年去澳洲旅行好不好?」
B:「嗯!」
A:「你的意思是?」
B:「你安排。」
A:「可是旅行是我們一起去的耶!你到底有沒有想去?」
(B覺察到A出現不耐煩的情緒)
B:「我有。我知道你想要我們一起討論,是因為怕被丟下,或是擔心自己一頭熱排完行程,搞得我只能勉強配合,你不喜歡表現得強勢。我可以感受到你對旅行的熱情,我也很期待,只是我需要一點時間,感受自己想玩什麼再告訴你。」
B:「嗯!」
A:「你的意思是?」
B:「你安排。」
A:「可是旅行是我們一起去的耶!你到底有沒有想去?」
(B覺察到A出現不耐煩的情緒)
B:「我有。我知道你想要我們一起討論,是因為怕被丟下,或是擔心自己一頭熱排完行程,搞得我只能勉強配合,你不喜歡表現得強勢。我可以感受到你對旅行的熱情,我也很期待,只是我需要一點時間,感受自己想玩什麼再告訴你。」
-
不在事情的表面糾結,而是直接點出「對方的需求」,讓對方知道你懂他,並提出自己的需要
-
每一次爭吵後,需要反思雙方在事件背後的情緒、需求,下一次遇到類似情況時,反應速度較慢的一方,才能較快點出對方的在乎,給予足夠的確定感(帶來安全感)
當A接住B的情緒
A:「我們今年去澳洲旅行好不好?」
B:「嗯!」
A:「你的意思是?」
B:「你安排。」
A:「我有感覺到你很緊張,怕自己隨便回答,之後反悔的話,會讓我覺得很掃興,甚至生你的氣,對不對?」
B:「對。」
A:「我知道你需要一點時間思考、做功課,不過我需要一個比較明確的時間,後面才好安排行程。是不是我們現在約一個時間,下一次再來討論呢?」
B:「嗯!」
A:「你的意思是?」
B:「你安排。」
A:「我有感覺到你很緊張,怕自己隨便回答,之後反悔的話,會讓我覺得很掃興,甚至生你的氣,對不對?」
B:「對。」
A:「我知道你需要一點時間思考、做功課,不過我需要一個比較明確的時間,後面才好安排行程。是不是我們現在約一個時間,下一次再來討論呢?」
-
當反應速度慢的一方,有較多時間思考,將會得到安全感
00:21:13 理解自己的情緒,打造出幸福人生
-
覺察表面情緒之下,有更細緻的情緒,並為它們命名,能幫助自己用適合的方式調節情緒、恢復狀態
-
生氣底下可能有的不同情緒:挫折、失望、沮喪、後悔……
-
透過情緒了解自己目前的狀態,也才有機會表達清楚自己的需求,更快獲得滿足
→ 先懂自己的情緒,也會比較容易同理別人的情緒。
《幸福人生的情緒課》
嘉玲老師2024年的全新線上課程《幸福人生的情緒課》,教你如何辨識30種基本情緒,當溝通中出現情緒時,能夠更快掌握彼此的狀態,讓你們的交流互動,不再因為情緒而卡關。
現在到啟點官網或app,免費試聽《幸福人生的情緒課》第一講,並在4月15號課程上線後,即刻加入學習的行列~
下載【啟點文化】App,完整收聽節目&回答App內的小測驗,正確即可獲得紅利點數~
Android下載點:https://reurl.cc/0ZGrWY
iOS下載點:https://reurl.cc/1GE5OQ
※ 已下載用戶請更新至最新版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