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你不應該害怕市場的「波動」?~精選導讀《持續買進》Part2|【錢世好朋友#23】
※ 本集為《持續買進》導讀 Part2(投資),Part1(儲蓄)請收聽【錢世好朋友#22】。
※ 《持續買進》作者尼克.馬朱利,是一名「資料科學家」跟「財富管理專家」,所以這本書的特色,就是有滿滿的數據跟模擬回測。
為什麼投資靠運氣,而你不該在意? [00:01:39]
作者的觀點和數據
-
過去5年的狀態,讓大家誤以為大盤一定會穩定往上,或是不會有太久的盤整,但事實上,投入時大盤在高檔或低檔會差很多
如果拉一百年來看,一筆錢在大盤放20年:1960年開始投資,年投報率只有2%;1980年開始投資,年投報率有13%。但如果把時間延長到30年,差異就會縮小很多。
→ 消除落差的方法:拉長投資的年限。
※ 投資後期的風險,是怕所有累積的錢,在最後一年遇到大跌(如:累積到退休,卻整筆錢遇到金融風暴),所以累積到一個程度,可以分散風險到其他資產,然而你無法知道現在是在高檔還是低檔,投資不只有參與市場,還要學習資產配置、資金管理等專業。
最大的風險是「人性」
-
數字漂亮投報率,通常以人性運作來說不可行
→ 不要一次梭哈,後續要持續投入,比單筆投入的風險低。
為何你不該害怕股市波動? [00:07:58]
作者的觀點和數據
-
「無作為」的風險,或「害怕股市波動而只放定存」的風險,比一般人想的還要大很多。「打安全牌」所受到的傷害,可能不亞於冒很大風險所受的傷害
標普500指數年平均最大跌幅是13.7%,跌最多的一次是2008年的48%,表示金融市場每年都會面臨許多下跌的時候。但只要最大跌幅超過5%,該年就選擇不進場,把資金轉到債券,這樣的投資策略,從1950年到2020年,資產會比單純買入持有的人少90%。
→ 金融市場是一個連續的波動,今年可能下跌,但跌了之後可能漲更多。
Embrace the tumble
金融市場一定會有下跌,就像生命中,一定會遇到不可預期的挑戰和變化,但這些事情恰巧就是有趣之處,而有下跌才會有獲利的地方。
如何在危機時期買進? [00:12:18]
作者的觀點和數據
新冠肺炎期間,標普500指數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,從高點下跌超過30%、兩周熔斷4次,但不到半年,標普500指數就創下歷史新高。
-
作者建議,如果你在市場崩跌時進場,你會賺的比正常狀況下還要多
蹲下來跳更高:如果大盤每年都有10%的漲幅,跌了20%的時候進場,你會加起來賺30%。
投資市場比的是「哲學」跟「信念」,怎樣才敢在別人恐懼時貪婪?
下跌時進場的底氣:
-
信念:通膨+相信人類經濟的發展、長期大盤會向上發展
-
你的資產配置有沒有現金流?是不是用閒錢投資?
-
即使市場上普遍不看好,有統計量化的策略,能讓你更有信心地進場
→ 投資市場比的是信念,但實際面上如果沒有一個可運行的策略、有數據基礎的行動方針,不建議以為下跌時就可以進場,否則風險會更大,因為你的心會隨市場新聞搖擺。
應該在何時賣出? [00:21:56]
作者認為三種應該賣出投資資產的情況:
-
支應你的財務需求
-
擺脫一個「過度集中」或「持續虧損」的部位
-
再平衡投資部位與資產
※ 再平衡:股票比債券漲的多,但是波動大,對有些人來說心臟負荷太大,所以會買一些債券降低股票的波動。
「再平衡」放到債券之外的其他可能:
-
找一個獲利跟股票類似且具有「風險對沖」的商品
例:不會每日依照股票市價波動的「收租型不動產」,穩定度高、有現金流。
-
如果真的很害怕波動,可以換出直接持有現金的部位,會比買債券單純許多。
看書的目的是獲得知識,有知識還要能實作 [00:30:01]
-
線上課程《ETF存股投資法》會跟你分享,經過數據回測證明有效的投資策略,幫助你達成自己的財務目標
-
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投資,如果你沒辦法堅持策略,或賺了錢卻留不住,這些內在議題其實都藏在原生家庭裡,線上課程《回家》,會讓你重新思考自己跟錢、跟父母的關係,9月5日前加入只要優惠價$2799!
=====
參考資料:
-
作者 尼克.馬朱利。《持續買進: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,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》。商業周刊。
相關影音
為什麼你不應該害怕市場的「波動」?~精選導讀《持續買進》Part2|【錢世好朋友#23】
你因為害怕市場下跌,所以遲遲不敢進場嗎?雖然市場變化萬千,但是過於恐懼波動,卻很可能讓你的資產錯失長期成長的機會,況且最大的風險其實是人性 這一集《錢世好朋友》導讀尼克.馬朱利《持續買進》Part 2,聚焦在投資心態與策略。作者以百年數據回測指出,投資靠運氣確實會影響短期報酬,但只要拉長時間、持續投入,差異就會縮小。最大的風險並非市場,而是「人性」:一次梭哈、恐慌賣出,才是真正拖垮投資的原因。節目提醒,害怕波動選擇只存定存,看似安全,實際卻會讓你錯過長期成長的機會。股市下跌反而是蹲下跳更高的時刻,關鍵在於你是否有信念(相信人類經濟長期向上)、有資金配置(用閒錢投資)、以及依循數據的量化策略。至於賣出時機,建議僅在需要現金流、部位過度集中或再平衡時進行。投資市場比的不是誰最會預測,而是誰能持續堅持,勇敢擁抱波動,讓時間成為你的盟友。
2025-09-03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