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有人賺了很多錢,卻還是沒有錢?|【錢世好朋友#10】
00:02:02 收入提高,消費習慣會如何改變?
如果你現在月薪是5萬,經過努力月薪變為 50 萬,你會怎麼調成你的消費習慣?
-
同步拉高支出,因為努力那麼久,就是要讓自己過好一點的生活,所以會買幾百萬的車子、幾十萬的包包
-
很想買高單價的東西,但怕被人說閒話,所以還是維持跟以前差不多的消費
-
繼續用月薪5萬時的支出過生活,因為對買貴的東西沒有興趣
-
繼續用月薪5萬時的支出過生活,因為想要趕快存到退休金
-
其他
→ 大部分的人都是選3或4,有的是因為對奢侈品沒有興趣、有的是想提早退休。
有趣的是,一位網友分享,會選3或4的人,月薪一定都沒有到達 50 萬這個水平,等他們真的賺到一個月50萬,支出絕對不可能像月薪5萬一樣。他表示自己是醫生,觀察身邊薪水達到這種水準的人,沒有一個人的生活型態是3或4,他們都是開名車、買名牌。
00:05:01 賺得比以前多,消費提高的原因
1. 通貨膨脹
2. 生活「沒有目標」
生活中只剩工作賺錢跟花錢這兩件事,支出跟收入就很可能等比例上升,因為賺的錢變多了,又沒有其他目標,就很容易把這些錢花掉;如果你有一些目標(如:買房子、存小孩的教育基金),就不會賺多花多,而是會有存錢意識。
3. 社會比較
-
更常見於專業人士,如果沒有讓自己達到一定的消費水準,就無法證明自己屬於這個層級的一員,因此常有「炫耀性的軍備競賽」,陷入「賺的多但不一定有錢」的「黃金手銬(賺越多,越不自由)」
例:菜鳥醫師為了進入資深醫師的社交圈,跟著用名牌、開好車、吃大餐,但他們的收入、背後累積的資產是不一樣的,最後可能會搞到自己負債,賺的多、花更多。
→ 並非先擁有「有錢的物質」,而是要先有「有錢的觀念、思維」。
※「不買房族」會過得比較好嗎?
買房=強迫儲蓄,且房地產在華人世界較能「抗通膨」,因此除了存買房的錢,房子本身的價值也一直在提高。
為什麼很多人不會理財?
-
人類是藉由「模仿」來學習一件事
我們很難看到一個人的帳戶有多少錢、怎麼規劃財務,但是「消費」很容易被模仿,我們容易以為在學理財,其實學到的是他們「花錢的方法」。
00:15:15 什麼樣的金錢觀比較健康?
-
支出跟收入同步增加,是不健康的
-
收入比較不可控,但是支出是可控的
很多人收入提高、支出也等比例提高,是因為買很多「奢侈品」,此時應思考自己買奢侈品的目的是什麼?如果你是為了「讓人覺得我買得起奢侈品」,對方眼中看到的其實不是「你」,而是那個「奢侈品」。
→ 想藉由一個外在的東西來獲得注意力、被人關注,得到尊重,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法?
你如何看待自己?
看待自己的方法,若是建立在「你已擁有的(如:我開什麼車、住什麼房子=我是誰)」,就很容易在消費上把自己「物化」。
00:20:20 有錢 vs 富有,你想要哪一個?
「有恆心者有恆產」
-
一個有錢的人不見得富有,有自己的存錢或存股目標,才能擁有恆產
-
富有指的是擁有長期的資產,最好還是能夠帶給你現金流、長期跟著通膨增長的資產(如:房子、股票)
→ 你想要當一個有錢(Rich)的人,還是當一個富有(Wealthy)的人?
《ETF存股投資法》~讓投資單純又有安定感
Yellow 老師在這門線上課裡,會根據你的財務目標,以終為始陪你打造出,一條專屬的資產成長路徑,只要每個月跟著試算表,按表操課買進或賣出指定的金額、股數,一段時間後就能達成財務目標、成為「富有」的人。除此之外,加入課程也有得到 Yellow 老師Q&A回覆的機會,陪伴你釐清理財觀點!
現在加入《ETF存股投資法》,就享有早鳥價$5,888(原價20,800)!優惠時間只到5月21日晚上9點,鼓勵你一起來做時間的朋友,讓時間慢慢發揮它的複利力量~
《ETF存股投資法》~打造你的專屬財富地圖,安心享受複利效果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22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-vVBcB21Isc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22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-vVBcB21Isc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