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親密,越容易「誤會」彼此?|【一天聽一點#1528】

00:00:00 越親近的人,越有溝通的能力?

親密溝通偏誤:越親密的關係,越有可能產生溝通的障礙

2011年,心理學家肯尼斯‧薩維斯基的實驗中,要求受試者跟他們的好朋友,透過說話溝通的方式,一起把指定的物品,從一個大箱子中拿出來。受試者跟好朋友看到的物品,大部分都是一樣的,唯一的差別是其中一個人的箱子裡,多放了一隻玩具老鼠。(實驗建議收看一天聽一點YouTube影片版)

由於滑鼠跟老鼠的英文都是「mouse」,實驗的重點在於,受試者跟朋友要花多少時間,才能發現彼此說的「mouse」,是不一樣的東西。經過一輪測試後,受試者會換跟陌生人玩相同的遊戲。

實驗結果發現,在釐清「mouse」時,受試者跟朋友平均花費的時間,比陌生人還要多一些,關係較親密的人,反而需要花更多時間,才能搞清楚彼此在說什麼。
 


常見的「親密溝通偏誤」

1. 好心做壞事

  • 你以為自己在為對方好,但你為對方做的事情,其實不是對方想要的
專門研究「親密溝通」的心理學家尼古拉斯·艾普利,想給懷孕的太太一個驚喜,他想到太太曾經說過,很想跟海豚一起游泳,於是就跑去預定水族館的行程,希望太太看到海洋生物,會感受到他的用心。

艾普利帶著太太到水族館後,太太非常生氣,因為懷孕的她聞到魚腥味就噁心,這才讓艾普利意識到,他憑印象決定的行程,反而造成太太的不舒服。
 
 

2. 我知道你要說什麼

  • 你在跟對方溝通的時候,對方會莫名誤解你的意思,甚至在你還沒說完的時候,一直打斷你、曲解你,讓你覺得你們的溝通很有障礙
互不認識的兩對夫妻背靠背、圍成一圈坐在一起,研究人員請他們分別跟自己的伴侶,說一些很日常的生活對話(如:「我覺得好熱」、「你今天看起來不太一樣!」)。結束後再請他們的另一半,解釋剛才對方說的話,實際上是什麼意思,(如:「我覺得好熱」想傳達的是「我口渴了」)結果發現,親密的夫妻反而很容易誤解對方。
 


為什麼會有「親密溝通偏誤」?

在親密關係裡,熟悉感能帶來安全感,安全感能讓你在心理上有依靠,幫助你獲得掌控感,而掌控感也是造成你,對對方有偏見或刻板印象的主因。
 

研究發現,人們傾向於把心中最擔憂、煩惱的事情,先給陌生人知道,因為害怕先跟親近的人說,很可能會被誤會、指責、攻擊。

  • 親近的人,比較有可能帶著既定的成見,做出先入為主的判斷,造成二次的打擊
  • 當兩個人相處久了,會下意識地覺得自己理解對方,並期待你們有很好的默契,因此會以為你們的溝通狀況,都在你的掌控之中,導致你的理解產生偏見,很可能跟對方現在的想法完全不同
 
 
 

00:05:46 如何做到有效溝通?

意識到自己的認知跟對方的認知,很可能完全不一樣

想要創造親密感,讓彼此變得更靠近,要放下一些過去的認知,並且不斷地提醒自己,對方的想法會隨著時間產生變化,要保持穩定的溝通和核對,才能長久經營親密的關係。
 


恢復「親密感」的溝通練習

1. 養成例行性的聊天

  • 聊天:純粹關心對方的日常
如:今天吃什麼?去哪裡?心情怎麼樣?睡得好嗎?
 
  • 只要每天撥空十分鐘,跟彼此好好聊天,就能夠保持穩定的連結,從過程中更了解對方的感受和想法,建立你們隨時可以溝通的互動模式
 
 

2. 專心聆聽對方說的話

  • 不聽對方說話的同時,對方也能察覺到你的冷漠跟疏離,於是你們的關係會越來越惡化,最後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
  • 親密關係裡,人之所以感覺到孤單或無力,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兩人相處時,沒有把足夠的注意力放在彼此身上,導致關係裡的「安全連結」斷裂
 
 
  

  我們 ,再愛一次》 

想要修復斷裂的安全連結,線上課程《我們,再愛一次》會陪伴你跳脫個人視角,從兩人關係的角度,看見表層衝突的背後,真正需要處理的深層情緒。
 
《我們,再愛一次》$1999元的早鳥優惠,只到後天(8/24)晚上9點!邀請你把握機會,為自己想要的關係,做出學習跟改變~
 
【線上課程】《我們,再愛一次》~重建親密連結,讓愛回溫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17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pl2maIoRRLE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