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治療太玄虛?行為療法讓你「看得見」效果|行為主義5-5|【心理小學堂#31】
治療技巧:放鬆訓練、系統減敏感法、暴露治療法
00:00:00 治療技巧:自我肯定訓練
-
對於社交技巧特別有用
-
很難把情緒表達出來,不敢生氣、不敢拒絕別人、過度禮貌、覺得自己講話沒人聽⋯⋯等狀況,都可以透過自我肯定訓練改變
-
找到會害怕的事情,背後藏著的核心信念或你既定的看法,並改寫內在語言
-
找到根深蒂固的信念需要一點時間,通常需要一些外力才能夠看見
00:03:54 治療技巧:自我管理(自我指導)
行為主義在1967年後盛行,心理學大師們希望心理學不要只在治療室、實驗室,所以出了很多自助書(self-help books)。
-
方法:選定一個目標,把目標慢慢拆解,實行並做「自我監控」,做到後再做「 自我增強」,讓這個行為可以固定下來
00:06:27 治療技巧:眼動身心重建法(EMDR)
-
由心理學家弗朗辛·夏皮羅(Francine Shapiro)創立的心理治療方法
-
用於很巨大的心理創傷,當事人會斷片,或是沒辦法用語言描述的情況
在非常安全的情境、一定要專家操作,用一些方法讓當事人回到當時的狀態裡、勾起他的情緒,同時治療師會在他的大腦雙側給刺激,用眼睛的移動、搭配儀器,半催眠地改變大腦的運作機制,讓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TSD)可以改善。
00:09:49 治療技巧:正念減壓療法
※ 正念:正在發起的念頭
喬‧卡巴金教授(Jon Kabat-Zinn)治療憂鬱症時,發現憂鬱症患者的身心容易快速移動,要不就悔恨過去,要不就焦慮未來,沒有好好活在當下,腦內有很多意識和想法,且會對自己的意識想法做批判,便創造一個新的情緒,當告訴自己不要這樣時,這個念頭會讓他更困擾。
正念減壓療法
-
結合行為主義、認知行為治療、佛學禪修
-
透過一種訓練,讓你很有覺知的活著,可是你對這個覺知是不批評、不預設的,好好和你的身心在一起
-
對當下的覺知:認清此時此刻真實的狀態,讓你的意識不是在過去或未來,而是就在這個「當下」
-
對當下的接納:理解自己此刻的狀態後,不批評、反應,只接受這一切的存在
正念減壓療法課程
-
標準做法為期8週,每次約2到3小時的課,第6至第7週中,會有一次8小時的全日靜坐冥想,訓練你的覺知
-
課程內容有呼吸練習、身體掃描、放鬆、冥想、瑜珈、正念觀念等……
-
學習覺察當下、活在當下、放下心裡批評的念頭和情緒、接受全然的自己,最後就不會追求瞋念、沒有執念、接受生命的來來去去
每天可以給自己5到10分鐘,躺著或坐著都可以,無論靜坐、冥想、做瑜珈,都跟自己好好在一起,讓你的身體可以跟上你的靈魂。
※ 對「正念減壓療法」有興趣,推薦喬‧卡巴金教授的著作《正念的感官覺醒》、心靈工坊《是情緒糟, 不是你很糟》、啟點線上學苑【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】
00:18:23 行為主義的優缺點
行為主義:最終希望你能夠長出「自我效能」,做你生命的主人
優點
-
透過外在的技巧,長出內在的系統,發展出自己的人生哲學
-
強調可操作、可量化、可執行,比較能被學術界和司法界接受
強尼戴普(Johnny Depp)的世紀官司,有各方專家提出可量化、可驗證的說法,在法律使用上可以減少爭議。
-
在企業界被廣泛運用,是訓練員工、評估員工績效時很好的輔助,專注在行為上,而非感情、情緒
-
治療是相對短期的學派,會訂定契約、很有前進的目標
缺點
-
因為太不強調「成因」(沒有故事),無法提升洞察力,容易治標不治本
-
可能有「操控的風險」
中國有人使用這套方法對別人PUA,讓對方先喜歡你,創造好的增強和連結,然後再剝奪、隔離,做語言的削弱、貶低,達到控制的效果。
-
有些人會覺得行為治療師比較冷靜、不溫暖
00:27:53 工商服務~啟點文化週年慶!
即日起到2022年10月5日晚上12點,加入啟點文化任何線上課程,就享有一門95折、兩門88折、三門(含以上)79折的優惠~讓我們陪伴你前進♥
啟點文化線上學苑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