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「童話故事」看見你的「潛意識」~《故事裡的心理學》嘉玲和凱宇的對談|【有聲書評】

《故事裡的心理學》

作者:鐘穎,透過線上直播課程,談榮格、故事、原型、男性的個體化、女性的個體化
 

延伸學習:《他與她:從榮格觀點探索男性與女性的內在旅程》

 
 
 
(本集將以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的故事,分析榮格學派的精神與意涵)

00:02:54 愛麗絲跳進兔子洞(潛意識)

愛麗絲陪姐姐坐在河邊看書,突然看到一隻拿著懷錶的兔子說:「糟糕糟糕!我快要遲到了!」她很好奇,於是跟著兔子跳進一個很大的兔子洞,她沒有很害怕,但因為洞很深,掉得很慢、很久,所以愛麗絲就睡著了,還做了一個夢。突然,她掉到一堆草地上。
 

跟著兔子跳進兔子洞

隱喻一個人願意好奇

  • 大人不會跳進兔子洞,因為會覺得有風險,所以抗拒潛意識的很多訊息
  •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,會不敢探索世界;很有安全感的孩子,有健康的好奇心,又願意進到潛意識探索自己
有安全感的孩子,是父母在養育的過程裡「有邊界、有規矩」,一方面保護、一方面也鼓勵孩子。


隱喻從意識掉到潛意識的過程

鍾穎老師:現在對很多小朋友來講,手機就是他的兔子洞,父母擔心孩子,可能分不清楚虛擬跟現實 。
 
 
 
從草堆上站起來後,愛麗絲試著趕上兔子,可是轉個彎,兔子就不見了。愛麗絲來到一個旁邊都是門、又長又低的大廳,但門都鎖住了,玻璃桌上有能打開一個小門的金鑰匙,門後的花園很漂亮,但愛麗絲太大了過不去。

愛麗絲回頭一看,發現桌上有個小小的藥水瓶,小瓶子寫著:「喝我」於是愛麗絲大膽地喝了一口,發現自己縮小了,這時,她很想趕快進去花園,但變小的她拿不到放在桌上的鑰匙,愛麗絲看到桌子底下有個小蛋糕,上面寫著:「吃下我」愛麗絲吃下後又變大了。
 

我們的夢裡,常會有很奇怪、超現實的過程;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,也會一下子覺得自己很大、一下子又會覺得自己很小

  • 藥水的出現,意味著「難關」
  • 忘記把鑰匙拿下來,意味著「成長的過程裡,會有很多挑戰」
 
 
 
吃了蛋糕的愛麗絲變大、拿到鑰匙,卻已經沒有藥水了,她因為出不去而哭了起來,她的眼淚變成一座小池塘,然後兔子又出現了,喃喃自語說:「怎麼遲到那麼久,公爵夫人不殺了我才怪」。

愛麗絲想要向兔子求助,但兔子看到很大的愛麗絲就被嚇跑了,愛麗絲說:「好奇怪喔,今天每件事情都好古怪,昨天看起來還蠻正常的,是不是我昨天晚上變了?讓我想想看,今天早上起來的時候,我是不是還是原本的樣子呢?感覺真的好像有點不一樣,可是我要是變了,那我到底是誰啊?這個謎題好難喔……」
 

愛麗絲的話,隱喻孩子每天都覺得「今天跟昨天可能有點不一樣,可是又好像一樣」

  • 青春期、長大的過程中,會常常在想「我是誰」?一下覺得自己無所不能,一下又覺得自己無能為力(變大、變小)
  • 當你好像找到一個解決方案,但鑰匙又在搆不到的地方
 

愛麗絲在一個探尋自己的過程中,但我們不能在潛意識裡太久,否則會脫離現實、越來越缺乏自我的力量。

  • 童年是虛幻的快樂時光,我們常常想要延長這個快樂時光,但如果你一直不真正的長大,永恆少年/少女的議題就會跑出來
  • 我們的意識或現實,才是真的可以鍛鍊我們長大的地方,而潛意識可以幫助我們,在成長的過程裡,有退一步的空間
打鐵、淬鍊的過程中,需要打一段時間後放到水裡降溫,不然會脆掉;成長的過程就像這個過程,在現實中被敲打,然後回到內在的狀態降溫。
 
  • 潛意識常會給我們一些訊號,適時聆聽它是很重要的
 


鍾穎老師:我們要一直活在現實裡,也能夠理解潛意識的訊息。如果只有一直活在潛意識裡不出來,就像有些孩子活在電動的世界裡,我們的意識會失去關注的對象,並真的失去意識,且這個狀態會延續到成人期。

  • 在成年階段一直逃避某些事情,就跟孩子一直在兔子洞裡一樣
  • 《永恆少年》:「如果你抗拒成長,有一天成長會回來殺了你」
  • 我們所有的概念,都需要客體跟環境來映襯,如果你沒有回到現實,就沒有映照的過程,然後失去自己
 
 
 
 

00:16:08 沒有規則的比賽

愛麗絲拿起兔子丟下的扇子,搧一搧身體又變小了,所以她淹沒在自己的淚海裡。海裡有各式各樣的動物,牠們一起游上岸並開會討論怎麼辦,渡渡鳥覺得做比說重要,於是在牠畫出跑道、沒有說明規則的情況下,大家胡亂跑了半小時,然後渡渡鳥喊了「比賽結束」,大家圍著牠問是誰贏了,牠想了很久,回答「大家都贏啦!通通都有獎!」最後獎品由愛麗絲提供,她把在口袋裡找到的糖果發給大家,自己則被渡渡鳥頒發胸針作為獎勵。
 

掉到愛麗絲淚海裡的動物們,進行沒有規則的比賽,代表愛麗絲內在的生物本能,她開始準備社會化

  • 成長、社會化的過程裡,常常會有競爭,也會覺得這世界沒有規則
 

渡渡鳥「人人都有獎」的判決

  • 有時候人生的道路,不用覺得非得選哪一條才是對的,當你堅持夠久、跑得夠遠,就會得到應有的獎品
 

愛麗絲得到的胸針

  • 胸針是故事中唯一「沒有生理需求」的獎品,表示獎勵愛麗絲的人格,開始有整合、成長的過程
 


故事中的兔子

  • 象徵意識和潛意識的交界
  • 兔子帶著懷錶,表示有一點時間意識的成份
 
 
 

00:20:40 確認自我

愛麗絲跑去追兔子,卻被兔子當成女傭,她走進一個小屋、喝下飲料後,又變大了,大到把屋子撐滿,於是兔子在外面叫愛麗絲快出來,並要求她把裡面的手套也拿出去。

兔子跟牠的僕人蜥蜴,都被卡在門外進不來,牠們對愛麗絲丟著石頭,石頭竟然變成了蛋糕,於是愛麗絲在吃了蛋糕後又變小了,也成功逃出屋子。

愛麗絲為自己立下目標,第一件事情是要變回原本的大小,第二件事情是找到可愛的小花園,但她不知道該往哪裡走。
 

愛麗絲想變回原本的大小

  • 成長的過程裡,會想要知道什麼是「剛剛好的自己」
 

愛麗絲想找到路,去可愛的小花園

  •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香格里拉,去一個覺得很棒的地方,但不知道要怎麼走。
 
 
 
愛麗絲遇到一隻藍色的大毛毛蟲,牠抽著水煙、望了愛麗絲一陣子後,慢吞吞地問:「你是誰啊?」愛麗絲說:「我現在也不知道耶,先生,我早上起來的時候還知道我是誰,可是我變了好幾回。」毛毛蟲嚴厲地要愛麗絲解釋清楚,愛麗絲回答:「先生,我解釋不來,因為我現在不是我自己。就好像你有一天會突然變成蛹,然後就又會變成蝴蝶那麼奇怪。」毛毛蟲說:「不,你一點都不奇怪,你一點也不會。」
 

青春期的掙扎 — 長大後的我們還是我們嗎?

  • 如果現在社會化了,是不是就會失去童真?
  • 我是不是已經,不是想像中那個美好的自己?
  • 我會不會變成我討厭的大人?
 

成長「變態」的過程

  • 青春期會開始對權利、性開始疑惑,也是一個最追求公平正義的階段
  • 們知道自己開始不同了,但我們並非像毛毛蟲變蝴蝶一樣,有一個清楚知道自己長大了的時刻
 
 
愛麗絲遇到裂嘴笑的柴郡貓,並問牠:「請你告訴我,我該往哪裡走?」柴郡貓回答:「你要看你想要去哪裡呀!」愛麗絲說:「我沒有一定要去哪裡。」柴郡貓回:「那就走哪一條路都一樣啊!要能夠走到任何地方。」愛麗絲:「好,沒有問題,只要走得夠遠,就一定會到什麼地方。」
 

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裡,你去哪裡就都沒差;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裡,你也去了你想去的地方。

  • 讓孩子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,其實走哪條路真的都沒有差
  • 從靈魂、人生的角度,只要你走得夠遠、向內探索越深,撇開現實裡的工作,每個人最終都要面對自己的靈魂拷問:「我這一生是來做什麼的?」
  • 每個人的路不太一樣,但最後都要問自己是誰?有沒有到你的小花園?
 

要讓孩子有一定程度的勇敢跟叛逆

柴郡貓對愛麗絲說:「你一定是夠瘋才會來到這裡,因為你不瘋,就不會來到這裡。」
 
  • 有時候我們會希望孩子乖,但很乖的孩子沒辦法真的好好長大,他會確認不了自我
  • 確認自我的過程裡,會遇到很多挑戰或奇怪的事情,但孩子的心靈,需要一連串的狀況和一連串的肯定,才能串聯起來
 
 
 
柴郡貓消失後,愛麗絲遇到在舉辦茶會三月兔跟帽匠,三月兔請愛麗絲坐下來喝酒,但茶會上沒有酒。茶會上的每個人,都在聊沒有謎底的謎語,讓愛麗絲覺得很厭煩,她說:「時間應該拿來做有用的事情,不然太浪費了。」帽匠說他本來跟時間是好朋友,可是今年三月跟時間鬧翻了,時間就一直停在6點,所以這個茶會永遠無法結束,只能不停地喝下去,杯子也就沒時間洗了。
他們央求愛麗絲講故事,卻不斷用無厘頭的方法打斷她,讓愛麗絲生氣地甩頭就走,她在樹上看到一道門,走進去後回到本來的大廳,這次她記起教訓,先拿金鑰匙、打開門,再吃一小口的蘑菇讓自己變小,終於來到美麗的花園。
 

成長的過程裡,我們有時會被引誘到看似無邊無際、可以一直快樂下去的派對,但當你一直停在那裡面,時間就沒有意義了,而當時間不再有意義,愉快就不再是愉快。

  • 如果愛麗絲一直留在茶會裡,她就會變成「永恆少女」,沒辦法再往前進
  • 成長的道路上,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誘惑,讓你停在某個狀態裡
 

你要背負責任,才能真正長大

  • 一直喝茶的人是在逃避,他們可以永遠停在現在,但外面的世界不會停、責任跟義務會一直來
  • 其實愛麗絲留下來是比較輕鬆的,但她勇敢地拒絕並前往小花園
  • 孩子要學會拒絕誘惑、承擔自己的責任,這是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任務
 
 
 
愛麗絲終於來到花園,她看到士兵和皇家貴族都是撲克牌,其中一個撲克牌士兵在玩槌球,槌球是一隻刺蝟、球槌則是一隻紅鶴。

紅心皇后是脾氣很壞的人,稍有不滿就會大喊「殺了他的頭!」愛麗絲遇到皇后沒多久,

皇后就生她的氣、要砍掉她的頭,愛麗絲毫不猶豫大聲說:「你胡說!」皇后停下並安靜下來。國王為愛麗絲求情,說她不過是個小孩,但皇后還是很生氣,每隔一分鐘就喊「殺了他的頭!」

半小時後,所有人都被判了死刑,但紅心皇后要離開時,國王小聲地跟大家說:「你們都免罪了。」並給愛麗絲一個鷹頭獅。愛麗絲問鷹頭獅:「你在笑什麼啊?」牠說:「 笑她(皇后)啊!這些都是她的想像,他們從來沒有殺過什麼人。」
 

紅心皇后是內在死亡的本能、孩子的攻擊性

  • 如果你沒有殺掉內在的紅心皇后,長大後會很喜歡被人簇擁、容易看不起很多事情,但自己其實改變不了任何事
 
 
 
愛麗絲跟鷹頭獅被帶到法庭,紅心皇后跟國王已在王座上,陪審團員忙著寫上自己的名字,愛麗絲有點生氣地說:「笨蛋!你們在幹什麼!」陪審員因此寫下「笨蛋」這個字,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寫,所以交頭接耳說這個字到底是怎麼寫。
這次的判決,主要針對紅心傑克偷了皇后做的餡餅,證人也包含愛麗絲,國王命令證人不准緊張,否則就要處死。此時愛麗絲的身體又長大了,因為場面混亂,皇后沒辦法砍證人的頭,於是國王說:「超過1英哩的人要退出法庭。」愛麗絲回:「你胡說,這是你剛剛亂編的!」
傑克被判有罪,愛麗絲再度抗議,覺得皇后先判決才裁斷,讓皇后氣得叫愛麗絲閉嘴、不准再長大,不然就要殺了她的頭。這時沒人敢動,愛麗絲卻回:「誰怕你啊!你們不過都是紙牌!」整副紙牌飛向天空、朝愛麗絲撲來,她尖叫並用手把紙牌撥開後,發現自己躺在河邊、枕在姐姐的腿上,醒了。
 
  • 法庭:愛麗絲出席了自己一片混亂、會遇到很多笨蛋的人生
  • 整個過程沒有章法、邏輯,但愛麗絲拒絕被趕出去,表示她用很大的力量在成長
  • 愛麗絲被拒絕「長大」,隱喻孩子在長大的過程裡,沒有因為旁人的威脅、恐嚇或要求而放棄成長
 
 
 

00:38:44 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真正想說的事

愛麗絲確認自我~真正有意義的行動,都出現在第四次?

  1. 我要做什麼?我是誰?我要去哪裡?
  2. 學會拒絕誘惑,承擔自己的責任
  3. 堅持長大,執行自己該執行的東西
 

「再三思考」→ 思考完的「第四」才是行動

  • 此時反抗的行動,意味著個人力量的茁壯
愛麗絲反抗皇后的命令,因為她清楚自己擁有什麼力量,且她的身體已經變得很大,不用再害怕紙牌跟皇后,表示她的內在有了力量和獨立性。
 


一個人真正強壯時,看待很多事情反而能夠真正謙卑

  • 長大的過程中,會明白並能夠控制自己內在的敵意,所以我們可能會變得比較有禮貌、社會化…
  • 謙卑並不是把自己縮小,而是一個成長的過程
 


有些家長的愛是一種限制,他覺得自己在保護,其實是要孩子不准長大

  • 叛逆是成長必要的元素,叛逆過的孩子心理層面比較強壯,也比較有信心面對自己該面對的議題
  • 如果在家庭的羽翼之下一直被保護,在現實世界裡,會比較不敢接受挑戰
  • 父母親要給孩子剛剛好的挫折,孩子就可以長成不會太自卑、怯懦、自以為是的大人
 
 
 
醒來後的愛麗絲閉眼回想剛剛的夢,她覺得自己又回到夢裡,看到小愛麗絲抱著雙膝看著她。愛麗絲閉眼不動,好像自己就在剛剛的幻境裡,但只要一睜開眼,就可以回到真實世界,她想讓自己隨著時間慢慢長大,但還保有童年單純的赤子之心。
愛麗絲把小孩招呼到身邊,聽她講奇奇怪怪的故事、和小孩共享單純的煩惱和快樂,心裡一直記得她的童年,還有快樂的夏日時光。
 
  • 成長不代表要放棄赤子之心,我們還是可以回到最純粹的部份
  • 成長過程中,我們會害怕一些事情,但當你面對它、看到它的本質,就會發現那不算什麼;但如果因為害怕而逃走,我們就無法真正長大
愛麗絲打敗了她內在的恐懼(紅心皇后),然後就長大了,才發現只要敢面對那個恐懼,它就只是個不起眼的東西(紙牌)。
 
 
 

夢境結束,表示愛麗絲內在的自我已經成長好了。

故事開頭,愛麗絲必須仰賴跳進兔子洞,才能開啓潛意識的通道,現在她知道這個通道,就在自己的內在,即使長大了,還是回得來。
 
  • 接觸潛意識的一種,是接觸回最純粹的自己
 
 
 

00:45:18 節目與全新線上課程預告

【心理小學堂】將會以《綠野仙蹤》的故事,分析榮格學派的精神與意涵
 


全新線上課程《好好說再見》即將在4月10日正式上線!

如果你真的想要長大,每個人終其一生都會遭遇「分離」,分手、離家、死亡…我們怎麼
在其中得到生命的養分,又隨時可以回到跟自己的內在靠近,就是《好好說再見》會帶給你的禮物❤
 
《好好說再見》~找回愛與安全感的分離必修課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16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