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人相處,要說「對人有幫助」的話,還是「別人喜歡」的話?|【幸福翹翹板#44】
本集來賓:凱宇
要說「真話」,還是「別人喜歡聽的話」? [00:02:01]
客人問健身教練A:「你覺得我練得怎麼樣?」A都會實話實說,並且告訴對方需要改進的地方但他的同事B,不管客人練得怎樣,都會稱讚對方身材很好、練得很好。
遇到訓練偷懶或是翹課的學員,A會用比較嚴厲的口氣指正對方,他認為教練有責任跟義務督促學員,讓學員變得更好;B卻會跟學員說:「沒關係!不用給自己太大的壓力,平常工作這麼忙,願意來動動就很棒了!」
A覺得自己跟學員互動,都是在說「真話」、「對人有幫助的話」,B則是說「好聽」、「別人喜歡聽的話」,然而B的業績跟續課率都比A好很多,讓A覺得很挫折。
遇到訓練偷懶或是翹課的學員,A會用比較嚴厲的口氣指正對方,他認為教練有責任跟義務督促學員,讓學員變得更好;B卻會跟學員說:「沒關係!不用給自己太大的壓力,平常工作這麼忙,願意來動動就很棒了!」
A覺得自己跟學員互動,都是在說「真話」、「對人有幫助的話」,B則是說「好聽」、「別人喜歡聽的話」,然而B的業績跟續課率都比A好很多,讓A覺得很挫折。
說話者背後有什麼需要?
-
話只要說出口,都是將能量向外投射,並且滿足內心的需求
說真話:希望讓人覺得「我很專業」。
說好聽話、別人喜歡聽的話:希望自己「被喜歡」。
→ 懂得在適當的時機說出適合的話,知道自己說話背後要滿足什麼需求,才能有意識地選擇自己要說什麼話。
瞭解、承認並接受自己說話的動機後,可以思考如何在說真話時,說出「別人能接受」的話,說好聽話的時候,則不會貶低自己的人格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。
你希望對方怎麼跟你說話? [00:10:34]
喜歡聽「好聽話」≠ 喜歡被拍馬屁 ≠ 空洞的語言
喜歡聽「好聽話」:
-
需要被照顧情緒,有安全感後,會更願意去聽對方的「好聽話」當中,包裝著什麼「真話」,甚至主動問對方背後的意思
-
先處理心情,再處理事情:先讓你說出來的話,能夠讓對方聽得進去
如何判斷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? [00:15:06]
去梯言:三國時代,劉備投靠荊州的劉表,剛好遇到他們爭繼承人的問題。理論上,劉表應該把位置給大兒子劉琦,但他卻更喜歡弟弟劉琮。於是劉琦跑去請教諸葛亮,諸葛亮總是實問虛答、打太極,劉琦便透過珍藏書籍把諸葛亮騙到閣樓,再請手下把梯子撤掉,逼諸葛亮在只有兩人的空間中說真話。
判斷「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」的標準:
1. 你跟對方的關係到哪?
2. 對方有沒有真的想要聽、想解決問題?
可以透過「實問虛答」的方式,看看對方會不會往下問得更深,如果他轉移焦點,可能還沒準備好要聽答案,或者只是找你聊天。
3. 對方想解決的問題,是心情還是事情?
如何用對方喜歡/能接受的方式,說有幫助的話? [00:23:25]
-
沒有標準套路,需要考量人事時地物,但因為我們說出去的話,都是投射我們的能量出去,所以你可以問自己:「我想回收什麼?」
-
你說的話,要能為你的「真實心意」或是「真正目的」服務
為「真實心意」服務:
-
避免講出心口不一的話
例:你明明擔心伴侶晚回家,卻會說出「你怎麼沒死在外面」、「你還知道要回家啊」等難聽、傷人的話。
為「真正目的」服務:
健身教練A的學員,在訓練時偷懶或是翹課不來練習,他用嚴厲的方式指責對方,真實目的是為了幫助學員練得更好,並且養成上健身房的習慣,然而續課率不好,表示他的表達方式,並沒有幫助他達成目的。
→ 用關心、好奇的方式和學員說:「我觀察到最近你練習的組數有下降,是因為今天比較累嗎?還是這個訓練菜單對你來說負擔太大?有什麼需要幫忙的都可以跟我說,我們一起看看怎麼調整。」
推薦課程:
-
《我想跟你好好說》:從建立深度關係出發,讓你知道在關係的不同階段,清楚表達自己的真實心意、建立關係的安全感
即日起至10/14晚上12點,加入啟點線上課程,就能享有單筆訂單一門95折、兩門82折、三門(或以上)69折的優惠!現在就到啟點官網,打包還沒有加入的課程吧~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




【節目主持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