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然不愛了?「蛙化現象」讓你懷疑愛嗎?|【你好,世代#41】

來賓:怡璇
 


00:00:49 王子變青蛙~喜歡瞬間變反感的「蛙化現象」

什麼是「蛙化現象」?

  • 最早由心理學家藤澤伸介提出(2004年),原本是指「得知喜歡的對象也對自己有好感,反而會對他反感、厭惡」
  • 「蛙化現象」取材自格林童話「青蛙王子」,有「王子變青蛙,讓公主從喜歡變討厭」的意思
  • 「蛙化現象」成為日本2023年流行語冠軍,目前定義為「突然發現喜歡的人,有自己不喜歡的一面,因而對他瞬間冷感」,通常發生在曖昧、剛談戀愛的階段
例:男友差點跌倒,卻馬上假裝沒事、故意耍帥。 
 
 

「蛙化現象」是因為還不夠喜歡對方嗎? 

  • 你喜歡的是「真實的他」,還是「你對他的想像」?
  • 當你受到家庭、環境影響,對對方的形象產生投射,一旦對方稍不符合你的想像,便會出現「蛙化現象」
  • 因為片面行為就「蛙化」對方,可能是你對他的認識不夠全面、立體,缺乏「現實感」
  • 如果你只是需要有人能滿足你的幻想,會難以真正喜歡上一個人
→ 想讓喜歡更貼近「現實」,需要適度調整你對對方的「想像」。
 
 
 

00:08:45 無意「蛙化」對方,如何調適心態?

條件不錯的A女和B男,在朋友牽線下約出去吃飯。一開始兩人聊得很愉快,A女原本有意跟B男發展,結果等餐點都送來、B男要結帳時,他核對了帳單上的品項,讓A女瞬間對他「蛙化」,並在心裡打定主意,不再跟B男聯絡。
 
  • 只因為B「確認帳單」而「蛙化」他,A可以問自己:「我理想中的男性是什麼樣子?」
例:我是不是需要男生花錢很大方(不在乎餐點花多少錢),才能證明對方能保護我?

→ 當「蛙化現象」發生,可以趁機檢視自己的價值觀與信念,發覺內在未處理的課題。
 
 
 

00:14:40 曖昧對象突然對我冷感怎麼辦?

  • 如果對方的表現突然變冷淡,不一定代表你「被蛙化」,可以先核對彼此發生了什麼事(也要有可能得不到答案的心理準備,因為對方沒有義務要回答你) 
例:或許只是他生活剛好遇到不順心的事,還沒準備好跟你分享。
 
  • 可能彼此價值觀本就有落差,重視的地方也不同,所以產生矛盾、衝突
→ 價值觀無對錯之分,清楚彼此的在乎,較有機會將關係擺放在更適合的位置。
 
例:雙方可能不適合進入親密關係,但能成為交心好友。
 

愛若沒有「想像」,彼此就不會「靠近」;沒有「現實」,彼此便不會「前進」。 
 


關係經營倚靠「想像」與「現實」的調配

  • 如果雙方願意「講道理」,就可以在一次次的溝通中,互相調整、配合,並鍛鍊出「理性表達」的能力
  • 回頭檢視自己,是否有某些下意識、本能反應,會阻礙關係發展
  • 剛認識對象的階段,可以先誠心交友,因為人的需求可能會改變,如果一開始就訂下嚴苛的「擇偶條件」,反而可能錯過適合的人
→ 與對方有更多真實接觸,在彼此交流的過程中,也能幫助自己釐清內在想法,兩人共構出「關係的價值感」。
 
 
 

00:23:04 工商時間~先懂自己,關係會更好


~【啟點文化】app功能升級,快來體驗最佳的收聽效果~
Android下載點:https://reurl.cc/0ZGrWY
iOS下載點:https://reurl.cc/1GE5OQ
 
※ 已下載用戶請更新至最新版本。 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