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主動式ETF」比較賺?還是新瓶裝舊酒?|【錢世好朋友#27】

什麼是「主動式 ETF」? [00:00:00]

2024 年年底,金管會為了把台灣打造成「亞洲資產管理中心」,正式修法開放「主動式 ETF」,讓台灣投資人有更多投資選擇。法規的修改加上投信機構的宣傳,台灣從 2025 年下半年開始,掀起一波「主動式 ETF」的熱潮。

截至今年八月底,已經有「8支」主動式 ETF 掛牌上市,累積資產規模超過 500 億,受益人數超過 25 萬人。有新聞表示,目前還有十幾支主動式 ETF 在等著掛牌上市。
 
 

網友評價

  • 正面支持:主動式 ETF 是由專業的基金經理人主動選股、操盤,績效上比單純追蹤大盤指數的 ETF(如:0050)表現更好,所以金管會願意開放,讓投資人有更多、更好的選擇,是一件很棒的事。
  • 負面批評:主動式 ETF 根本是 10 幾年前紅過、後來退流行的「共同基金」,買這種東西是在繳「智商稅」。
 


基金 vs ETF

交易方式

  • 共同基金(Mutual Fund)跟投信申購,每天只有一個交易價格(淨值),買賣都是用淨值去買
  • ETF 在公開市場交易,每天早上9點到下午1點半都可以做交易,價格隨時有點波動,可以自己上網申購
 

成本

  • 所有共同基金都有基金經理人,以前較多主動操盤,選擇比較會漲的股票來買,除了付管理費,還會有申購費、贖回的費用。因為 80% 的人最後都輸給大盤,所以很常被詬病
  • ETF 成本較低,交易時稅較少(付給券商的手續費則一樣)
 


主動式 ETF vs 指數型 ETF

  • 指數型 ETF 會追蹤每一個特定的「指數」(如:0050 追蹤台灣 50 指數),經理人要做的事情並非選股,而是被動對齊標準、調整指數
  • 主動式 ETF 沒有追蹤特定指數,選股完全由經理人自行決定
 
 
 

財務教練分析「主動式 ETF」 [00:08:05]

※ 投資是成年人的個人決策,以下提供觀點、想法、經驗供您參考。
 

Yellow 對主動式 ETF 的看法:

  • 主動式 ETF 是新瓶裝舊酒,因為全民瘋 ETF,重新包裝成「有經理人主動選股的 ETF」來賣
  • 如果你喜歡標普 500 、VOO 等 ETF,共同基金 FXAIX 做的事情跟 VOO 完全一樣,VOO 的管理費是 0.03%,FXAIX 則是 0.015%,並非共同基金就是不好
  • 共同基金每天只有一個價格,不會有買貴了的情況
  • 主動式 ETF 要收比較高的管理費,看你願不願意買個機會打敗大盤(經理人的表現有可能勝過大盤,也可能會輸給大盤)
  • 投資要做得好,要從哲學的角度來看:越自由地買賣,散戶越容易賠錢,因此不要看短期績效(挑選某一檔主動型 ETF,下個月賠錢就馬上賣掉換成別的),而是要有長期的思維
 


主動式 ETF「經理人」好不好很重要

  • 操盤人的選股邏輯,是否跟公開說明書上的方法有一致性?
  • 經理人在業界有多久?建議選擇的經理人,經歷過三次的多空循環(如:2022 升息年、2020 新冠肺炎、2018 散崩、2015 空頭),還沒被市場淘汰
 


「主動式 ETF」的缺點

  • 經理人可能會陷入群眾壓力的惡性循環,導致策略及行為變形
假設一個經理人短期間輸給大盤,散戶們集體決定把 ETF 贖回、賣掉,經理人可能會因為壓力而頻繁換股,做出公開說明書上策略以外的決策,最後反而賠得更多,買這檔 ETF 的人就越來越少。然而投資有時需要等待但投資不是越用力就越可以賺錢,所以他越改變策略、越頻繁換股票,可能就會賠得越多。
 
 
 

什麼樣的投資人,適合買「主動式 ETF」? [00:18:48]

主動式 ETF 的設計機制加上管理費,Yellow 預測可能會有 80% 的主動式 ETF 跑輸大盤,除非你有能力事先挑出會贏過大盤的那 20%,才比較適合「主動式 ETF」。
 
※ 全球最強的主動式 ETF「波克夏海瑟威」:股神巴菲特操刀+零管理費
 
 

該用什麼心態,看待不斷推陳出新的投資商品?

  • 投資是向內求:你為什麼買這檔商品?這個東西適不適合你?
→ 不論什麼商品,都要擁有一致性又正期望值的策略。
 
 
 

工商時間~親密關係的底層邏輯 [00:23:30]

你能不能看懂伴侶一言一行背後,沒說出口的需求;能不能覺察到自己的真實需求,用不委屈、不扭曲的方式清楚說出來。隨著生命的前進,你們在關係裡的需求一定會發生變化,你能看見、理解、接納彼此需求的改變嗎?
 
 
11/4前,加入乙白老師的線上課程《我們,好好愛》,就能享有限時優惠價$3,199(原價$6,888),鼓勵你把握機會加入學習!


=====

參考資料

  1. 工商時報。(2025年8月4日)。主動式ETF規模破188億。工商時報財經網。https://www.ctee.com.tw/news/20250804700199-430403
  2. 永豐金證券。(2025年9月4日)。主動式ETF全解析:00981A、00982A、00980A。豐雲學堂。https://www.sinotrade.com.tw/richclub/hotstock/主動式ETF全解析-00981A-00982A-00980A--股市話題-683420b3fba76a002e945a59
  3. 中信證券。(2025年7月30日)。主動式ETF有哪些優勢?投資前必看重點一次整理。中信證券股感知識庫。https://www.ctbcsec.com/Article/Info/56aeeea9-4edd-4057-a921-93c3b210cc70?utm_source=chatgpt.com
  4. 清流君。(2025年9月5日)。2025年台股出現了一個新亂象:主動式ETF大爆發[Facebook貼文]。Facebook。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actorSystematicInvesting/posts/pfbid02wfLinHW4uVDGSno9p5bmnjvVFrnKSAEASo5KRLmmtiYtYdo5UaBkGEJ7ZJkNWv1vl

【節目主持人】

黃信樺(Yellow) 投資教練,前大型金控法人操盤手 一個超越財務自由的哲學家。
 
裘凱宇 啟點文化共同創辦人/CEO 將心理學與真實生活結合的探險者。

相關影音

「主動式ETF」比較賺?還是新瓶裝舊酒?|【錢世好朋友#27】

有人覺得,主動式 ETF 是由專業基金經理人主動選股、操盤,績效上更好;也有人說,這只是重新包裝過去流行的「共同基金」?來看看財務教練怎麼說吧 這集【錢世好朋友#27】解析 2025 年最熱門的投資商品——主動式 ETF。節目指出,主動式 ETF 由基金經理人主動選股,與傳統被動追蹤指數的 ETF 不同,標榜有機會打敗大盤,但也伴隨更高管理費與風險。財務教練 Yellow 認為,主動式 ETF 其實是「新瓶裝舊酒」,與過去的共同基金差別不大,關鍵仍在操盤人經驗與策略一致性。節目提醒投資人,若缺乏長期投資思維、容易看短線績效,可能反而更容易賠錢。面對市場推陳出新的理財商品,與其追流行,不如先搞清楚自己為何投資、風險能承受多少,這樣才不會被市場節奏帶著走。

2025-10-29

人際關係的「接住」是什麼意思?|【啟點下班後#10】

「接住」可以不只是言語上,也可以是身體上、行動上給予適當的回應,讓人相信自己不會變得像想像中那麼糟。一起來聽聽「被接住」的療癒故事吧~ 這集【啟點下班後#10】以「人際關係的接住是什麼意思?」為題,從心理學與語言學角度解析「接住」的深層含義。節目指出,所謂「接住」,不是解決問題,而是成為他人情緒的容器,讓對方不再孤單。透過主持人分享的真實經驗與日常案例,帶出「接住」不只存在於言語,也能是行動與陪伴。節目同時提醒:懂得安頓自己的情緒與界限,才能真正承接他人,不落入過度付出的陷阱。想學會在人際關係中建立信任、練習溫柔而有力量的陪伴,這集會讓你重新理解「被理解」的意義。

2025-10-31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