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聽出「聲音情緒」,能反映你心裡的「投射」?feat.聲音教練 魏世芬|【心理敲敲門#293】
來賓:魏世芬 聲音教練(小芬老師)
※ 本集魏世芬老師有許多細膩的聲音示範,邀請你打開影片聲音以獲得最佳的收聽體驗~
00:00:00 大眾常見的聲音困擾是什麼?
聲音,是自我覺 察的入口
-
每個人都像是被情緒的泡泡包著,懂得把自己擺在中間的位置,透過聲音就可以覺察自己的狀態
例:找尋不到自我價值時,語速容易過快,句子之間沒能適時換氣,導致聲音聽起來喘又累。
例:許多企業高階主管刻意把聲音壓得很扁平,是因為擔心自己講話感覺沒有份量。
→ 一個人呈現出來的聲音,是為了適應生存而長成的模樣。
我討厭我的聲音,該怎麼調整?
世芬經常遇到能力很好的女生,不喜歡自己的聲音聽起來「太高」,刻意壓低嗓音後,卻又聽起來太過「扁平」。
→ 建議大家可以藉由錄音或錄影,聽聽看自己不喜歡哪個部分:是太高/太低/太慢/太快/太重/太輕?
什麼是「會紅」的聲音?
世芬分享自己其實經常被拜託,要協助藝人找出「下個十年會紅」的聲音,但實際上一切都跟「時代特性」有關。
例:現在臺灣演藝界流行的聲音,不如過往講求字正腔圓或華麗感,反而喜歡的是清新中帶有個人特色,能讓人感到自然、平和與真誠的聲音。
00:11:30 什麼是現代男生/女生比較喜歡的聲音?
世芬認為,現在男性比較可以展露出自己的困難與脆弱。他曾幫一位男企業家練歌,邀請對方把戀愛的經驗加入曲子詮釋後,他的歌聲變得細緻、溫柔,展現出有別於傳統男性陽剛的一面,足以勾動聽眾內心深處思念的場景。
世芬觀察到,很多女性高階主管為了展現力量與距離感,聲音顯得短促、用力。女性聲音偏好調整的方向,從「剛化」變成要找回「圓滿」,能給自己支持,也能給身邊的人愛。
世芬觀察到,很多女性高階主管為了展現力量與距離感,聲音顯得短促、用力。女性聲音偏好調整的方向,從「剛化」變成要找回「圓滿」,能給自己支持,也能給身邊的人愛。
00:14:47 不只訓練聲音,還在療癒心靈?
世芬曾經碰過一位女學員A,說話時尾音總是往下墜,帶著一種厭世感,連頭也會隨之傾斜。後來,世芬一步步引導A說出自己的故事,才探尋到她為何會這樣說話的原因。
有一次出門前,A問伴侶要不要關窗,對方回她一句:「白癡喔,不會下雨啦。」那一瞬間,她整個人僵住。進一步回憶過去,她想到小學四年級時,曾隨爸爸到新加坡工作。當時菲傭會在爸爸不在時,用英文跟她交談,但A常常答不太上來,就會被罵「白癡」。青春期回台灣念書時,A又面臨不知如何順暢與同儕交流的困境,因為語言轉換需要多一層思考,她也因此經常被罵「白癡」。這些不愉快的經歷,讓她在被說是「白癡」時瞬間僵住。
A沒有意識到,自己從小在不斷變動的環境裡成長,其實有很強的適應力,卻總是不停自我檢討。當世芬帶領她回望這些經歷,讓她明白自己為何成為今天的樣子時,內在的能量就被疏通了,不僅頭可以擺正、下墜的尾音修正,聲音也變得更有力量。
有一次出門前,A問伴侶要不要關窗,對方回她一句:「白癡喔,不會下雨啦。」那一瞬間,她整個人僵住。進一步回憶過去,她想到小學四年級時,曾隨爸爸到新加坡工作。當時菲傭會在爸爸不在時,用英文跟她交談,但A常常答不太上來,就會被罵「白癡」。青春期回台灣念書時,A又面臨不知如何順暢與同儕交流的困境,因為語言轉換需要多一層思考,她也因此經常被罵「白癡」。這些不愉快的經歷,讓她在被說是「白癡」時瞬間僵住。
A沒有意識到,自己從小在不斷變動的環境裡成長,其實有很強的適應力,卻總是不停自我檢討。當世芬帶領她回望這些經歷,讓她明白自己為何成為今天的樣子時,內在的能量就被疏通了,不僅頭可以擺正、下墜的尾音修正,聲音也變得更有力量。
00:22:29 探索聲音裡的祕密,發現雙向投射性認同
某企業董事長喜歡做社會公益,曾讓一位受助的女生B進入自己的公司工作,並一路做到董事長特助的位置。B剛開始時聲音總是膽怯,隱藏著內心真正的想法。工作一段時間後,疫情期間一次線上會議上,B頭上夾著鯊魚夾出席,被董事長的祕書提醒「這樣沒有禮貌」,沒想到原本畏縮的她突然大暴怒,強烈否認這項「指控」。
後來,世芬深入了解B的成長經歷,才發現她從小經常被父親沒來由的家暴,連要繳學費時,都必須不停說奉承的話,才能勉強換來學費。這樣的環境讓她長出另一種生存技能:當大吵大鬧無效時,就會用極度撒嬌或困窘的聲音取悅對方(就像她初入職場時的表現),所以每當她在工作上被提醒或糾正,才會出現過度反抗的反應,總覺得自己「被挑剔、被攻擊」。
後來,世芬深入了解B的成長經歷,才發現她從小經常被父親沒來由的家暴,連要繳學費時,都必須不停說奉承的話,才能勉強換來學費。這樣的環境讓她長出另一種生存技能:當大吵大鬧無效時,就會用極度撒嬌或困窘的聲音取悅對方(就像她初入職場時的表現),所以每當她在工作上被提醒或糾正,才會出現過度反抗的反應,總覺得自己「被挑剔、被攻擊」。
→ B潛意識裡真正想對抗的是爸爸,所以當董事長對她有所要求時,她很容易把情境,投射成過去被父親嚴厲挑剔的場景,擔心自己接下來又會遭遇可怕的事情。
B其實也曾和兩位前老闆發生過衝突,但總是在彼此熟識一段時間後才會突然爆發。因為她從小就感受到生存「充滿危險」,必須隨時戰戰兢兢,所以學會一開始先表現出討人喜歡、容易被接受的姿態,這對她來說其實非常耗能。等到相處久了,她會對老闆發脾氣,這在某種程度上反而是一種「信任」的展現。
→ 當B確認自己有做回自己的空間時,因為內心的議題尚未真正被處理,她仍舊帶著深層的生存危機,用舊有的模式去面對衝突。
當初董事長之所以特別栽培B,是因為發現她是眾多特助中最重視細節的一位,總能把流程規劃得井井有條,具備成為主管的潛力,唯一需要調整的就是她畏縮的表達方式。然而,B卻突然「性情大變」,讓董事長一度不知所措,於是決定送她去學習聲音表達。
後來董事長逐漸意識到,自己其實有著「拯救者情結」,因為他自己小時候也吃過苦,總覺得如果當初有人能伸出援手,教導他社會的道理,他現在或許會更成功,然而他應該把「公司經營」與「慈善助人」區分開來。
後來董事長逐漸意識到,自己其實有著「拯救者情結」,因為他自己小時候也吃過苦,總覺得如果當初有人能伸出援手,教導他社會的道理,他現在或許會更成功,然而他應該把「公司經營」與「慈善助人」區分開來。
→ 董事長的助人行動,其實是在拯救過去的自己。
00:33:45 聲音是內在的入口,讓我們聽見自己最真實模樣
世芬曾遇過一位女性高階主管,她的個性樂觀正向,說話時聲音卻總是會暗掉,話一出口就像煙消雲散,還習慣在每句話的尾端加上一聲「呵呵」的罐頭笑聲,好像在掩飾什麼。
但是聽到她主持會議的錄音檔時,可以發現台下的聽眾十分專注,甚至會熱切回應她,證明她其實很有影響力,只是自己並不相信。
深入談話後,才發現這位主管是家中的長女,但成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環境裡。她很早就學會不發出聲音,因為無論自己怎麼說,大家都只會聽弟弟的聲音。直到世芬陪她看見這段成長經歷,她才發現自己說的話其實能夠聚集力量。
但是聽到她主持會議的錄音檔時,可以發現台下的聽眾十分專注,甚至會熱切回應她,證明她其實很有影響力,只是自己並不相信。
深入談話後,才發現這位主管是家中的長女,但成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環境裡。她很早就學會不發出聲音,因為無論自己怎麼說,大家都只會聽弟弟的聲音。直到世芬陪她看見這段成長經歷,她才發現自己說的話其實能夠聚集力量。
「魏世芬聲音教練」網站:https://voicefen.com/
如果你想更深入探索自己的聲音,很推薦你參加魏世芬老師的聲音工作坊,提供團體班、一對一,以及線上課程多種形式,給予你親切又專業的協助!
啟點12週年慶~推薦線上課程:
-
《深度自我覺察》帶你辨認藏在潛意識裡的訊息,走出被投射綁架的人生劇本
-
《幸福人生的情緒課》透過認識情緒,學會感受、表達與調適,讓生活更自在
即日起到 10/14 晚上12點前,加入啟點文化線上課程,就享有一門95折、兩門82折、三門以上69折的優惠!(需同一張訂單,折扣無法累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