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會「適度好奇」,讓你重拾快樂生活|【一天聽一點#1710】

【 腳本團隊 】|撰稿:邱昶維 |編輯:裘凱宇
 
 

資訊過載,讓人越活越無聊? [00:00:00]

美國有一項調查發現,現代人一年之中感到無聊的時間,平均多達 131 天。
 
社會學家奧林・克萊普發現,現代人可能會因為「資訊過載」的現象,越來越容易感覺無聊:
 
如果你專注去看電視新聞的跑馬燈,就會慢慢發現,你雖然一直接收訊息,但時間久了會開始想:我為什麼要看跑馬燈?長時間累積下來,你就會開始覺得,這些資訊好像沒有任何意義,因為你沒辦法投入其中。

你雖然每天都會滑社群、關注很多最新消息,實際上可能只是在無意識地觀看,因為你打從心底不知道,這些資訊到底跟自己有什麼關係,所以在「資訊過載」之後,大腦就會進入空轉模式,讓你開始感覺無聊。
 
  • 這種無聊的感覺,其實是一種情緒的訊號,提醒你記得把握你有限的時間,創造對你來說真正有意義的事物
有些人為了避免無聊,會追劇、玩手遊、逛網拍,但到最後可能也會覺得無聊,甚至有在「瞎忙」的感覺,這跟「資訊過載」一樣,都是因為人在接收過多資訊之後,開始無法分辨有意義的事物,所以大腦進入空轉模式,讓你再次出現無聊的感受。
 
 
 

怎麼擺脫無聊的感覺? [00:02:14]

長出一顆好奇的心

  • 好奇,是面對未知的時候,一種相對正向的情緒,除了會同時感覺興奮、期待、一點點焦慮,也會想要了解更多、出現主動學習的意願
  • 隨著我們長大成人,如果想要保持好奇心,除了要覺得事情有趣,還要剛好站在舒適圈的邊界,讓你不會因為太簡單而感到無聊,也不會因為太難而感到挫折
  • 讓你感到好奇的事情,你通常不會覺得太陌生,但也還沒能完全掌握,可能之前有過不錯的經驗,但尚未得到完全的滿足,所以當你再次接觸,就會想起之前的美好,並且想把這段經驗延續下去,讓你持續感受興奮和期待
→ 願意從過往的經驗開始回想(如:你曾經投入過的興趣、你曾經關注過的領域),就有比較高的機率,重新找回好奇的感覺,把注意力放在對你來說有意義的事情上,擺脫無聊的情緒。
 
 

好奇心 vs 獵奇心

如果你擺脫無聊的方式,比較偏向追求感官刺激,那麼你追求的可能不是純粹的好奇,而是一種獵奇的心態。
 
例:喜歡關注一些危險可怕的事物,藉此來體驗恐懼不安的感受。

這種「獵奇心態」並非出自異常的心理狀態,而是出自本能的反應。遠古的狩獵時代,為了在大自然中生存下來,必須放大生活裡的危險訊號,想辦法在危險出現前逃跑,所以為了認識更多危險訊號,大多數人都會有獵奇心態,像是經過車禍現場,會忍不住多看幾眼,或是當社會發生重大刑事案件,也會想更瞭解來龍去脈。
 
  • 獵奇心態可以緩解生活焦慮,因為你會透過認識危險訊號,增加大腦的認知、保持心理安全感
  • 如果總是透過獵奇的方式滿足自己,心智可能會產生副作用:容易過度緊張、焦慮,或是對危險的訊號感覺麻木,沒辦法真正保護自己
  • 習慣透過獵奇的方式擺脫無聊情緒,可能會只停留在感官的刺激,沒辦法找到深刻的意義
 
 
 

三個心法,培養健康的好奇心 [00:05:38]

1. 保持一顆開放的心

  • 允許凡事都沒有定論,不急著找到標準答案,並且習慣多問自己「為什麼」,因為很多事情其實都還有探索的空間
例:討論心理議題的時候,心理學界有不同的學派,可以幫助你從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件事,在這個過程裡,除了可以增加思考的彈性、擴大認知邊界,也能幫助自己看見更底層的邏輯、長出新的觀點
 


2. 試著去追求事物的本質

  • 用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,同時歸納整理你的發現,就會開始意識到,很多事情之所以反覆發生,或是出現相似的因果邏輯,背後很可能都源自於同一個問題
例:一個人老是存不到錢、把錢花在不該花的地方,背後的原因可能不是他的金錢觀,而是他一直無法滿足的心理安全感。
 
  • 這種更接近本質的觀察,需要你對每個現象都充滿好奇,並且主動蒐集資料、組織線索,才有機會跳脫表象的層次,看見更背後的關鍵
 
 

3. 跟自己重新連線

  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,真正對人有意義的好奇,往往要從內在出發,包括你對自己和生命的好奇
  • 滿足好奇心的同時,要記得跟自己重新連線,時刻提醒自己「我現在到底在乎什麼?這真的是我要的嗎?」把注意力放在對的地方,對生活才會有更多期待
 
 

推薦課程:

  1. 《深度自我覺察》陪伴你探索潛意識的力量,重新認識你也不認識的自己
  2. 《回家》幫助你抽絲剝繭,從另一個角度,看待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,讓你有能力深刻療癒自我
  3. 《讓夢想著地》讓你跨出舒適圈,試著做出不一樣的改變,讓你在生涯轉彎的道路上,活出更踏實的自己
 
即日起到 10/14,是「啟點週年慶」的寵粉大回饋~現在加入線上課程,享同筆訂單一門課程95折、二門82折、三門(含以上)69折的優惠!
 
啟點文化週年慶
 
更多線上課程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
 

======

參考資料:

【節目主持人】

裘凱宇 啟點文化共同創辦人/CEO 將心理學與真實生活結合的探險者。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