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人際回應力─學員分享》認識人、了解人,你才可以無所不能 BNI國際商務平台 董事顧問~逸民

『如果在你離開教室後,去實踐所學,那麼你是在學習。
如果學了沒有實踐,那麼你只是在保平安。如此,你應該去的地方是宮廟,不是教室!』

這次是第三次複訓回應力,對於上面這句話真的是非常有感,上一次是3年前還沒結婚陪同前女友來上,以前的前女友變成老婆,自己身份轉換後再次回鍋,真的又是另一番的體悟。

一方面是實踐所學的部分沒那麼確實,所以結婚後強力溝通的次數還不少,二方面離上一次回啟點補充能量應該也是2年前,每次回來都是再次充飽能量面對更多挑戰,溝通回應不在於學會話術,而是分析了解邏輯原理,有時同一句話,只是前後句子交換,整個感受卻是大大不同。

尤其現在帶領團隊前進,深深感受到再爛的說法都比『沒有說法』好,有時真的是習慣沒回應?還是不知道怎麼回應?

第三次複訓也發現自己有部分能力養成,就是想辦法找到共同性,的確是在溝通團隊夥伴或客戶上拉近了許多距離,再加上適時地看懂對方表情和情緒,除了雪中送炭還更要錦上添花,往往人際關係會變得更好,而且對方會清楚知道自己真的是希望他能更好,而不是在責罵批評。

人際復甦術CPR簡短的三個單字,應用的方式真的非常多元化,發現這幾招要活用真的得刻意練習才能養成習慣,認識人~了解人~自己才可以無所不能。

刻意學~用心學~自己才可以萬事察覺^^
 

相關影音

《人際回應力─學員分享》認識人、了解人,你才可以無所不能 BNI國際商務平台 董事顧問~逸民

2023-04-15

這樣做,讓人生「後悔」最小化,「幸福」最大化|【一天聽一點#1679】

2024-10-23

自私一點比較「有錢」?你對金錢的「情緒」,早就決定你的命運|【錢世好朋友#21】

「如果我有錢的話,我也會很善良。」——電影《寄生上流》這句台詞,道盡多少人對金錢與善惡的想像。你覺得,有錢的人比較善良,還是比較邪惡? 本集《錢世好朋友》揭開「金錢與情緒」之間的深層連結,從社會大眾對有錢人善惡的刻板印象出發,進一步探討金錢如何放大內在情緒。節目指出,一個人對金錢的態度與心理安全感密切相關,當你越缺乏安全感,就越容易將金錢視為焦慮的來源,反而難以累積財富。透過主持人 Yellow 的經驗分享,節目也鼓勵聽眾培養持續學習與執行的習慣,讓金錢成為支持生活的工具,而非情緒勒索的對象。理解錢的本質,也就看懂自己的命運如何被改寫。

2025-08-06

你停不下來的「關係內耗」,都藏在你的「潛意識」裡|【一天聽一點#1707】

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?明明沒有惡意,對方卻一秒暴怒,指控你在針對他、找藉口。其實問題往往不在事件本身,而是源自潛意識裡刻著的「關係劇本」 關係中的爭吵,往往不是因為一句話或一件事,而是潛意識裡早已形成的「預設立場」與「情結」在作祟。這集節目帶你看見關係內耗的根源,解析潛意識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反應與互動模式,並透過覺察、探索、接納三步驟,學會找到情緒的觸發點,修正與他人相處的模式。當你能理解自己的深層動機,就有機會跳脫重複的關係模式,停止無謂的消耗,讓情感更穩定、連結更真實。

2025-08-13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