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「正念冥想」,能為你帶來「幸福」?|【啟點下班後#9】

00:01:12 「正念冥想」為何能讓人生更幸福自在?

正念冥想緣起

正念冥想原本源自東方佛教的禪修,經科學家去宗教化、用現代語言重構後,在美國廣受歡迎。名人如賈伯斯、比爾・蓋茲、Kobe、歐普拉等都曾分享過它的好處,Google、Facebook 也積極推動員工練習。正念之所以能快速普及,正是因為科學方法讓傳統智慧得以系統化、實證化,就像巫術轉為醫學、煉金術變化學一樣。台灣則是近五年才開始流行這股風潮。
 


什麼是正念(mindfulness)?

  • 正:當下
  • 念:想法、情緒、感受
→ 對自己當下想法、情緒、感受覺察的狀態。
 
 

創始人喬·卡巴金(Jon Kabat-Zinn):「『有意識』且『非評價』的專注於當下所產生的覺知」。

  • 關於「有意識」:多數人未經刻意練習時,大多想法、情緒與行為都是無意識的
例:不自覺地聳肩,導致整個人緊繃。
 
  • 關於「非評價」:當思緒飄到過去或未來的事上,而非專注於當下,你可能會因此批評自己
例:你在處理公事時,卻開始想著中午要吃什麼,意識到自己分心之後,你覺得自己很不應該。
  
 

如何達到正念?

  • 進行「修心訓練」,如:冥想(meditation)、禪修、靜心
 


正念冥想的好處~人在,心也同在

幫你把想法聚焦於當下,以減少壓力與各種負面情緒:
 
  • 當想法停在「過去」:難過、失望、憤怒
  • 當想法跑到「未來」:焦慮、擔心
例:失戀時格外痛苦,是因為你一直想到兩人過去美好的回憶,又對未來一個人的生活感到擔憂。

→ 幸福,就是活在當下。
 
 
 

00:08:25 彥廷:「正念冥想」帶領我走出低潮

彥廷在 34、35 歲時陷入一場低潮,因為轉職帶來的不確定感,讓他的焦慮全面爆發。雖然白天仍在補習班教書或是到各校演講,但一下台負面情緒便席捲而來,感覺失去人生的意義。

為了走出低潮,他試圖從書裡找答案,發現改善情緒的方法有兩種:一是「動起來」,他開始養成跑步習慣;另一是「靜下來」,因而開始接觸到正念冥想。 
 


怎麼進行正念冥想?

初階

  • 坐下來並把注意力都放在呼吸上,讓自己不要胡思亂想
  • 觀察吸入與呼出的每一口氣是如何流動的,感受一下氣體的溫度、胸部下沉的感覺
  • 中途思緒可能會突然飄走,接著下意識想自我批評,不過只要保持覺察,再把注意力輕輕帶回呼吸就好
→ 冥想是最簡單的正念法,因為呼吸是簡單、容易操作的方式,每當心思飄走時,都可以很快地拉回到呼吸上。
 
 

除了冥想,還可以怎麼正念?

  • 只要能夠專注做一件事,並在感受到思緒飄走的時候,有意識地拉回來事情本身,都可以算是一種正念
例:正念飲食(專心感受每一口食物的味道、溫度、口感,它們在嘴裡又是怎麼被攪動、咬碎的)、正念行走、正念洗碗……
 
 

進階

  • 覺察到自己的思緒飄走,但無須急著拉回來
  • 不帶評價、專注地看著這個想法,並與它保持一段距離,讓自己不會陷入情緒或想法之中,看它會停留多久
 

一日靜觀體驗

彥廷一開始練習正念冥想時,只靜坐三分鐘就覺得難以忍耐,但他漸漸將時間延長到五分鐘、十五分鐘,最後甚至參加了一整天的「一日靜觀」課程,累積總共六小時的正念練習。那天,他與其他學員一起進行各種形式的正念活動,包括靜坐、瑜珈與正念飲食,不能說話、不碰手機,牆上的時鐘還被貼上「當下」兩字,提醒大家把注意力完全放在此時此刻。接觸了一年半的正念冥想後,彥廷也獲得了不少的收獲。
 
 
 

00:18:24 彥廷:正念冥想為我帶來的3個好處

好處一:跟情緒相處的能力變好

當我們受到刺激時,情緒經常是無意識地升起。而正念冥想正好有助於提升「覺察」與「調節」情緒的能力,幫助我們更快地意識到情緒,感受它們從何而來,並透過呼吸平復心情,甚至可以拉長情緒反應的時間。

→ 意義治療大師Viktor Frankl:「在刺激與回應之間,我們還有選擇如何回應的自由和能力」。
 
 
 
 

好處二:活在當下

彥廷過去的生活節奏很快,甚至覺得休息也是在「浪費時間」,只想專注在工作、賺錢,所以假日跟老婆出遊,腦中也會不斷想著工作的事,經常處於「人在、心不在」的狀態。直到嘗試正念冥想後,他才開始有意識地提醒自己「活在當下」,告訴自己「今天無法完成的工作,過幾天終究會寫得出來」。
 
 

好處三:跟老婆感情變好

彥廷發現當自己學會了正念,不只更能覺察自己的想法、情緒與感受,也變得更有餘裕觀察老婆的表情與情緒變化,主動關心她是否有心事、是否受到工作壓力影響。可以及時提供情緒支持,也讓太太感受到被在乎、被關注,兩人感情自然越變越好。
 
 
 

00:26:10  線上課程《我們,好好愛》~說清楚需求,讓愛更美好

 
有時在親密關係裡,只是想被稱讚一句、回應一下,卻常常說不出口,或是說了也沒被聽懂。長久下來,伴侶雙方都覺得挫折,關係也越來越難靠近。
 
乙白老師的線上課程《我們,好好愛》,為伴侶們整理出七種常見的親密需求,幫助你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,也讓對方更明白怎麼回應你。說得清楚,感情自然更順利~
 
《我們,好好愛》目前享有限時優惠 $3199,只到 11 月 4 日。如果你也想讓關係少一點誤會、多一點理解,歡迎加入課程一起練習好好說、好好愛!
 

【節目主持人】

劉彥廷 曾為教育工作者和思辨講師,現在落腳啟點文化製作內容。「幸福翹翹板」、「錢世好朋友」、「一天聽一點」等節目製作人。
 
陳怡璇 寫作講師/劇作家 啟點文化「心理敲敲門」、「愛情診聊室」、「心理躲貓貓」製作人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