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斯克:「渴望被人喜歡,是一種弱點。」你同意嗎?|【幸福翹翹板#11】

本集與談人:凱宇
 

00:03:11 馬斯克:渴望被人喜歡是弱點

在《紐約時報》舉辦的一場座談會中,主持人問馬斯克,他有時在X平台發表爭議性言論,導致有些廣告商不敢下廣告,甚至撤掉廣告,他是如何看這件事?

馬斯克:「我不介意被人討厭,渴望被人喜歡才是弱點,而我沒有這種弱點。」(I have no problem being hated. It's a real weakness to want to be liked. And I do not have that problem.)
 
 

支持者的觀點:

  • 從「做事」的角度,馬斯克能成就這麼多偉大的事業,跟他「不怕被人討厭」的特質高度相關
  • 從「做人」的角度,太渴望被喜歡的人,經常會陷入情緒內耗
 

反對者的觀點:

  • 被人喜歡是「心理需求」,馬斯克不是嘴硬就是在壓抑
  • 馬斯克的價值觀,是典型的「有毒的男子氣概」
很多男性不容易展現自己的脆弱,尤其當馬斯克這樣的成功人士講這番話,更讓人想要效法,這對社會和男性都是更不健康的。
 
 
 

00:05:16 馬斯克真的不在乎別人嗎?

※ 許多留言的討論,都已經偏離馬斯克講這句話的原始脈絡,而是把這句話跟馬斯克這個人連結在一起,帶著自己的投射在評價這句話。即便如此,這些看法還是反映了一些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的事情。
 
 

馬斯克、賈伯斯、貝佐斯、比爾蓋茲的共通點:

  1. 成功、有錢
  2. 親密關係(伴侶、親子)的失落
 


你要「拿什麼,換什麼」

  • 關鍵是「你要什麼?」
例:賈伯斯在過世前幾年,花很多力氣跟女兒和解。
 
例:以終為使的「墓誌銘練習」(你想在墓碑上寫下什麼?)。
 
例:當馬斯克說「不想要被人喜歡」時,表面上可以「不用管別人」,但內心有沒有可能,有更大的「失落」和「寂寞」?
 
※ 這種現象特別容易發生在「男性」身上,因為從小不被要求或期待要照顧關係,然而面對關係的失落卻很受傷。
 
思想練習:如果馬斯克真的不在乎別人、沒有想要被喜歡,為什麼要「移民火星」?而如果「移民火星」成功了,最後卻沒人要去,他會是什麼心情?
 
 
 

00:16:38 如何減弱你的內耗與糾結?

你是太想要被人喜歡,還是把自己的價值,建立在「他者的反應」?

→ 我們無法窮究別人到底喜不喜歡自己,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解讀與反應。
 


你的人生,追求「極致卓越」還是「平衡」?

相反邊的修練:

  • 期待被人喜歡 → 練習回到自己身上
課題分離:別人如何對我,是他的事,而我怎麼想、怎麼感覺,是我的事。
 
  • 活在自我裡 → 練習多跟人連結
偏見與歧視構成的必要原因是「不瞭解」。
 
 
 

00:20:07 馬斯克的發言「噪音很大」?

噪音很大:一句話裡面有很多曖昧、沒有精確定義的詞,讓人沒辦法知道「你的真實心意到底是什麼」。
 


馬斯克發言的「噪音」:

1. 喜歡

  • 每個人對喜歡的「定義」跟「理解」不一樣、對「喜歡」的想像跟投射不同
有人覺得喜歡一個人,就要喜歡他的全部,不能對他有任何不滿意;有人覺得喜歡一個人,不一定要喜歡他的全部,可以只喜歡他身上的某些特質;還有人覺得,只要不討厭都叫喜歡。
 
 

2. 被人喜歡

  • 「被所有人喜歡」與「被在意的人喜歡」是不一樣的
  • 「被人喜歡」的極端,可能被認為是想要「討好所有人」
 
 

3. 弱點

  •  一件事是不是「弱點」,要看你從什麼角度
例:從「損失」的角度來看,「睡覺」是很浪費時間的事情;從「獲得」的角度來看,「睡覺」讓人可以休息,並將白天的短期記憶固化成長期記憶。
 
馬斯克之所以能吸引這麼多優秀的人,跟他一起工作有一部分的人肯定是為了錢,但也有不少人是因為喜歡馬斯克、覺得他做的事情很偉大,才願意留在他身邊,跟他一起完成夢想。
 
 

如何「降噪」,說清楚你的真實心意?

馬斯克的話是「雙重負表述」(我「不介意」被「討厭」、我「沒有」這種「弱點」),且沒有說清楚他到底想幹嘛。
 
  • 負表述會有流量,但「正表述」才能知道自己真正的方向
 
 
 

00:27:42 運用「正表述」幫自己「降噪」

清楚表達自己心意的說法:

馬斯克真正要表達的,可能是「雖千萬人吾往矣」的態度,有個想要實踐造福世界的夢想。

→ 正表述:「我在實現夢想的過程,一定會有阻力跟反對,但我選擇性地忽略,因為我知道我的夢想,可以造福更多人。」
 
當你透過一些「負表述」,宣稱自己不要什麼、討厭什麼,可以花點力氣問問自己「我要什麼」,幫助自己「降噪」,才能讓你將心力、專注力,不用在「對抗」,而是放在真正能祝福自己的事情。
 
 

當你的生命走到盡頭,什麼會是你最大的在乎?

嘗試從那份在乎,幫自己建構「我要什麼」的正表述,因為你「要什麼」,永遠比你「不要什麼」更重要!
 
 
 

00:32:13 成功人士說的話,該相信嗎?

「成功人士」說的話,可能是為了符合他當下的人設,或是為了流量的公關說法,他本人可能根本沒有將其當成價值觀。若我們把這些話當成座右銘,或是人生的最高指導原則,風險會比較高。
 
例:你聽巴菲特說某家公司很好、他有投資,於是你就把資產梭哈,拿去買這家公司的股票。結果股票大跌,才發現這支股票,只占巴菲特資產配置的1%。

→ 相信某個人說的話,並想將其作為人生價值觀,要思考這句話,是否只是他眾多價值觀的配置之一。
 
開口說話之前,想清楚自己之所以說這句話「到底想幹嘛」,並且用「正表述」的方式說出來,讓大家好好接收到。
 
 
 

用不委屈、不扭曲的方式,把善意傳達給對方

想要讓對方覺得跟你互動很有安全感,願意靠近你、跟你建立深度關係,凱宇老師的線上課《我想跟你好好說》,在2月26日前,享有優惠價$2624!
 
【線上課程】《我想跟你好好說》~表達你的在乎,建立深度關係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18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Nknl0sRvp4U
 
 

啟點文化APP「贈課系統」開放!

你喜歡啟點的線上課程嗎?除了到啟點APP聽課、成長,你也可以挑一門課,送給身邊在意的人囉~
 
啟點線上課程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
APP下載點:AndroidiOS

※ 已下載用戶請更新至最新版本。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