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性別」如何塑造你的生活?|女性主義治療5-3|【心理小學堂#44】

00:01:58 空間上的性別

台大教授畢恆達:「空間即權利」

男女廁比例原本相同,發現上廁所速度不同後修改了比例,後來則有性別友善廁所出現。
 
  • 男性視角:理解女性可能進男廁的獨立間上廁所,但異性進入空間時,還是會覺得尷尬
  • 父母視角:帶著異性的子女,不知道應該去女廁或男廁
空間的使用,要建立尊重上。
 


其他討論

  • 「母嬰」友善空間:換尿布平台多設置在女廁
  • 性少數的空間分配:是特權還是剝奪?
例:兩男一女的三個孩子中,女生通常擁有獨立房間的優先權,兩女一男則反之。
 
 
 

00:09:02 性別上的教養方式

女性常見的被教養經驗

  • 要溫柔一點
  • 要幫忙做家事
  • 有門禁、和異性聯絡會被拷問
  • 被認為較柔弱、會吃虧、易受傷,需要更注意安全
 


男性常見的被教養經驗

  • 男兒有淚不輕彈,不能太直接表達情感,否則被視為不穩重、不可靠
  • 情感流動不被允許,長大與異性相處,甚至為人父時,常被貼「鋼鐵直男」、「木頭」的標籤
  • 隨著時代改變,多數男性願意調整,但不少男姓對於身為父親感到挫折,因為父執輩沒有良好典範、同輩也較少資源
母親應該意識到,父親也需要時間學習,並練習容許他的嘗試和錯誤。
 
延伸學習:
 


談性別最大的目的,就是有天不必再談論這個議題

  • 性別如果只有一方贏,就是雙方都會輸
  • 當性別議題成為運作良好的規則,且沒有人覺得被剝奪,就不再需要談論
例:現在女生夏天穿短褲很正常,過去卻是會上報的社會事件。
 
 
 

00:16:06 性別上的愛情觀

  • 女性視角:期待男生會接送、請客大方 → AA制、不讓男生付錢
1970年代,瓊瑤系列小說崛起,女主角多柔弱可憐,需要被體面又有錢的男主角拯救,影響當代人的愛情價值觀。

現代戲劇,大女主類型較吃香,內容也常鎖定在女主角的力量和成長,翻轉過往的柔弱印象。
 
  • 男性視角:現代男性,有時要被期待有肩膀、有擔當,有時又被期待要有陰柔特質,才可以承接對方
 
 
 

00:24:38 家庭型態的變化

《性別平等教育季刊》:2020年人口指標,台灣核心家庭約291萬戶、夫妻178萬戶、單人126萬戶、三代同堂108萬戶、單親87萬戶、無法歸類80萬戶、祖孫8萬戶;隨著家戶數型態改變,預估於2042年,台灣平均每戶人數會低於2人。
 
  • 家戶數的減少,意味著家庭的支持力量減少,貧窮的風險也會增加
  • 「無法歸類」指無血緣關係但登記在同一戶,未來對於家庭組成的直覺反應,可能不是親子或婚姻關係
  • 「都市化是最好的避孕藥」:都市化的過程中,會有競爭壓力,但生活所需可以透過陌生人的協作取得(如:叫外送),不再需要融入家庭系統才能生存
 


如何面對家庭型態的變化?

  • 許多現象,是過去到現在發生的事情,所造成的結果;重要的是現在到未來,我們應該怎麼做
  • 「無法歸類」的80萬戶中,可能有朋友間的互相支持,也意味著「包容」,多元只是不同,並不是敗壞
對性別、家庭的想像變多元:普遍認為撫育是母職,但研究發現,若兩位男性收養小孩,主要照顧者大腦中「撫育功能」的容量,會隨著照顧小孩的時間而增加。
 
 
 

00:33:56 民俗上的性別拉扯

傳統觀念的落差,涉及每個人的養成背景不同。
 

對女性較不友善的傳統:

  • 女兒過年初二前不能回娘家
  • 女生出嫁時,要過火爐、踩瓦片、丟扇子、潑水
 
 

男性角色上的困難:

  • 老婆和媽媽之間的摩擦,老公的態度會決定很多事情
  • 每個家庭各有規則,每個人的容許度也都不一樣,爸媽與媳婦之間的問題,兒子要做好中間的橋梁
 
過年時,婆媳容易起爭執,先生因為難得回家一次而期待,太太則容易壓力大。

夫妻有衝突時,容易覺得對方在跟自己作對,這時雙方可以往後退一步,看見並接住彼此的心意,把對方在乎的事情放在心上,再協調該怎麼辦。
 
 
 

00:39:00 下集預告、工商時間

下集預告:性別在工作、職場上的影響
 
 


新課上線!

有意識地調整信念,能讓我們越活越自由~加入凱宇老師的線上課程《活出有選擇的自由人生》,就送嘉玲老師《你是哪種人?》的學習,1+1早鳥優惠$2299元,只到1月16號晚上9點!
 
【線上課程】《活出有選擇的自由人生》~重塑信念,你的未來你說了算
課程連結:
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14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0Q2jutfme00
 
【線上課程】《你是哪種人?》~榮格與16型人格
課程連結:
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15
 

相關影音

「家庭vs工作」想兼顧,你要搞懂性別印象|女性主義治療5-4|【心理小學堂#45】

2022-12-23

覺得自己有問題?如何從「故事」找回「夠好」的自己?|後現代取向5-4|【心理小學堂#50】

2023-02-03

為什麼你的「問題」,不是「你的」問題?|後現代取向5-5|【心理小學堂#51】

2023-02-10

穿越「內在恐懼」,《綠野仙蹤》陪你找回自我|榮格學派4-3|【心理小學堂#60】

2023-04-14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