覺得自己有問題?如何從「故事」找回「夠好」的自己?|後現代取向5-4|【心理小學堂#50】
補充「焦點解決短期治療」:
皮克斯動畫電影《怪獸電力公司》中,一開始靠小孩哭來發電,後來發現小孩笑也會有電力,甚至比哭還要更大,於是改逗小孩笑。
-
顛覆性想法上的轉彎:兩種方法都可行,但效果不同
00:01:38 敘事治療核心概念
-
一個人會受困,並不是這個人有問題,而是活在有問題的版本裡
-
助人者陪伴當事人,找出跟問題故事不一樣的版本
-
用充滿好奇的眼睛,跳出舊框架、發展新故事版本
以下故事出自 黃錦敦《最想說的話,被自己聽見:敘事實踐的十五堂課》:
16歲的短髮女孩小風,小六逃家打架、高職數度輟學、轉夜校後又休學,她常和同學起衝突,也有憂鬱狀況正在服藥中。
對小風的想像:叛逆、不聽話、不為人著想、任性,可能連髮色、衣服、身上有無刺青都有畫面
小如國小、國中被父親家暴,社工介入後到了寄養家庭,曾拿到兩次全勤獎。高中後,她開始半工半讀,準備租屋把弟弟接來一起住,讓他離開暴力的父親。小如曾多次想自殺,但為了弟弟,她告訴自己要堅強下去。
對小如的想像:很辛苦、努力脫離原本的家庭、負責任的姊姊
小風和小如是同一個人
小六時因為父親長期虐待,於是逃家打架;因為半工半讀,數度高職輟學;為了照顧弟弟又要讀書,情緒低落、有憂鬱傾向,但她還是很努力想活下去。
-
同一件事由不同人講出,是完全不一樣的故事
我用什麼角度看故事?我聽了誰的版本?
-
在主流文化以外的人,可能缺少資源符合主流文化
-
在不偏離事實的狀況下,說法不一樣,情緒也會不一樣
-
在瞭解不同的視角後,我們會開始想看到自己的好,說不一樣的故事、產生不一樣的力量
敘事治療的重點
-
敘事治療「多元的真實」,關鍵不是「哪個是真的」,而是「這個東西造成什麼影響」、「以誰的說法看待這件事?」、「哪個版本才能讓人發揮力量、讓當事人去到想去的地方?」
-
能夠發揮效用的故事,一定建立在真實之上,只是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
老公下班一直滑手機,可能是需要時間,過渡到回家的狀態,老婆是否願意相信,並共創這個好的故事版本,而非只覺得他很廢。
00:14:23 敘事治療的哲學觀
1. 辨識主流文化,聆聽在地的聲音
-
社會和文化會影響我們,形成既定的外在標準和規範
-
回頭認識自己,形成自己的評估系統、決策系統
-
主流文化是單一標準,容易讓人覺得一但脫離標準,就會感到恐懼
想活得清醒一點,可以時常問自己:
-
「不管結果成敗,什麼才是你心裡最看重的?」
-
「不論事情是對或錯,你的渴望是什麼?」
-
「不管輸贏,聚焦哪裡才是你想要的?」
2. 準備一個「願意跳脫單一標準的內在狀態」
-
世上沒有唯一真理,真理是多元並存的
-
主流文化通常比較大聲,但大聲未必是對的,需要覺察自己的習慣
-
練習放掉二元「非黑即白」的觀點、謝謝自己有思考能力
-
二元思考不是錯,而是容易讓你被限制。
-
瞭解事情原因,故事才會被開展,而非,一開始就以「問題解決」思維處理
孩子說不想上學,你的反應是?
單一視角 →「怎麼可以不上學」、「不上學沒有成績」
聆聽在地聲音 →「對你來說不上學有什麼意義嗎?」「為什麼不上學?」
單一視角 →「怎麼可以不上學」、「不上學沒有成績」
聆聽在地聲音 →「對你來說不上學有什麼意義嗎?」「為什麼不上學?」
3. 準備「不知道」態度
-
學會真正的聆聽,練習靜默、騰出空間
延伸閱讀:【有聲書評】《最想說的話,被自己聽見:敘事實踐的十五堂課》(0129連結)
4. 對他人的生命感到好奇
-
透過問句,讓當事人把自己說出來
5. 當事人是他自己生命的主人和專家
-
不要一直評論當事人
小說《地海巫師》中,老人微笑地、叫出男主角格得的名字,並問:「你知道我是誰嗎?」格得說:「你是守門師傅。」對方說:「我是守門師傅沒錯,幾年前你講出自己的真名,才進入到這個柔克巫術學院。現在你要說出我的真名,才能夠自由的離開這裡。」格得愣住了,從白天想到晚上,用遍他會的技巧,都不知道守門師傅的名字。
隔日,格得敲守門師傅的門,並說:「我不夠強大,所以我沒有辦法強取你的真名,我也不夠明智,所以我沒有辦法騙得你的真名,所以我甘願留在這裡,除非你剛好願意回答我一個問題。」守門師傅說:「問吧。」格得問:「師傅,你叫什麼名字?」守門師傅笑了,並說出自己的真名。
隔日,格得敲守門師傅的門,並說:「我不夠強大,所以我沒有辦法強取你的真名,我也不夠明智,所以我沒有辦法騙得你的真名,所以我甘願留在這裡,除非你剛好願意回答我一個問題。」守門師傅說:「問吧。」格得問:「師傅,你叫什麼名字?」守門師傅笑了,並說出自己的真名。
-
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守門人,有時沒辦法溝通,是因為他人不經同意就想進來
-
敘事治療的助人者,會讓當事人知道「自己才是主人」,可以決定是否讓對方進入,若不經允許地強行進入,還沒治療就已經損傷
-
先講求不傷身再講求療效,當事人可以決定什麼說、什麼不說
有時問青少年怎麼了,他們會回答不知道,錦敦會說:「『不知道』這個答案很好,在這裡你是主人,以後不知道或不想說什麼,都可以告訴我,我會尊重你。」
-
每個人的需求不同,帶著空白的狀態訪問當事人,並瞭解對方的真實
錦敦喜歡旅行,但他也有家庭,所以旅行時,太太需要負擔很多工作。有次,他不好意思地對太太說:「如果你想去旅行的話就去,我也會願意留在家裡做事。」太太說:「去旅行是你的需求,不是我的需求。」對太太來說,做別的事情更能讓她放鬆。
6. 助人者是對話的專家,不是給答案的專家
-
不是把人治好,而是透過對話一起穿越困難
-
尊重對方的想法和喜好,不要評論甚至想要改變對方
00:33:05 工商服務~新年開啟新生活!
2月16日前,原價$1500元的《時間駕訓班》和目前售價$5322元的《全方位職涯思維》,都享有9折優惠,兩門課一起加入,還可以再打9折!享有組合價$5526元的超值折扣~快把握機會和我們一起學習吧♥
【線上課程】《時間駕訓班》~ 學會提升效率,擺脫瞎忙人生,做自己時間的主人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01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flfm52T6lE8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01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flfm52T6lE8
【線上課程】《全方位職涯思維》~深職你的未來,佈局理想人生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11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PEXw_YR86cI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11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PEXw_YR86cI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