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生會計較,就是小氣嗎?為何大家會討厭「小氣男」?|第2季|【超時空心事#62】

本季《超時空心事》將討論「父權歷史」底下的兩性劇本。

 
 


00:01:21 男性從何時開始被要求要「大器」?

從17世紀開始,英國受到中世紀騎士精神與文藝復興的影響,男性開始被鼓吹要成為「紳士」(Gentleman),需要具備許多優良特質,包括家教良好、善於社交、有社會經濟地位、願意禮讓女性等。而18世紀啟蒙運動之後,社會崇尚理性、知識的力量,所以「紳士」還被期待要有學識與涵養。

當時很多男性都會聚在咖啡館和酒吧,一起談論公共政策、學術研究與個人理想。甚至有男作家出書,教導男人如何成為合格的紳士,不只要有錢、友善、仁慈、說好聽話,在女性面前一定要「女士優先」(Lady First),讓對方覺得你很大器又大方。如果脾氣不好、愛計較、沒有禮讓女性,就不配當紳士。
 


男性做哪些行為容易被說小氣?

1.「小氣」通常是指在金錢、時間、情感或人際上過度計較:

  • 金錢:約會不願意請客、送禮太實用或太便宜
  • 時間:不肯花時間陪家人朋友,只想做自己的事
  • 情感:吝嗇表達欣賞、小題大作、死不認錯
  • 人際:不熱心公益,只做對自己有好處的事
 

2. 值得關注的地方

  • 雖然女性做上述行為也不會被喜歡,但通常會被說是「自私」,而非「小氣」
  • 「金錢」方面,對男性的要求比較強烈,因為過去只有男性可以賺錢(父權紅利),所以如果男性口袋不深,沒辦法用錢展現「氣度」,就會自覺沒面子
※ 如果對方的小氣,已經不只是較不願意花錢在你身上,還涉及干預、控制你怎麼使用自己的錢(侵犯金錢界限),這很可能是危險情人的訊號。
 
 

男性做到哪些事,才會被覺得大器?

1. 過往男性被期待成為家族的領導者,所以通常需要具備以下特質:

  • 社交智能:會察言觀色、懂得社交潛規則
  • 情緒調控力:面對產生衝突時,懂得調適心情
  • 同理心:懂得換位思考
  • 經濟能力
 

2. 值得關注的地方

  • 男性「大器」的前三項特質,其實與女性「溫柔」的定義相同,只是語言能力被經濟能力取代
→ 假如有男生很敢花錢在女生身上,但是不花時間陪對方、不會給情感價值、不在意別人的感受,你還會覺得他「大器」嗎?
 
 
 
 

00:12:49 「心理素質」才是一個人大器的關鍵?

怎樣才算是大器?

  • 字面意義:器量、胸懷、氣勢、不拘小節
例:宰相肚裡能撐船。
 
  • 心理學層面:除了要有社交智能、情緒調節力與同理心,還要有足夠的「自我安全感」。因為擁有良好的「自尊」與「自信」,所以不需要靠佔小便宜、糾結小事來自我證明
 


不能只靠「經濟能力」,判斷男性是否「大器」

在資本主義的影響下,男性很容易把「錢」跟「能力」掛勾。加上交友市場普遍預設男生約會時該主動買單,他們也就習慣「先出錢再說」,但承擔久了其實會覺得不舒服。

或許一開始,你不想讓約會對象覺得你「小氣」,所以總是主動支付所有花費。但如果你真心喜歡對方,也希望自己是個真正「大器」的人,就更需要找機會好好談錢。無論是期待對方共同分擔,還是各付各的(AA 制),都能避免對方抱持錯誤期待,也讓自己不會被性別劇本綁住。如果在談錢之前,就發現雙方價值觀差異過大,也能及早看清彼此是否合適。

→ 勉強自己用錢展現氣度、不敢開口談分攤費用,其實是一種討好,因為內心擔心「沒錢就不會被愛」。
 
延伸學習:雖然經濟能力不是獲得幸福唯一條件,但錢可以幫你過上想要的生活~加入線上課程《ETF存股投資法》《理財心裡學》透過學習的方式,累積你需要的財富!
 
 
 

00:20:51 男性怎樣的表現自在,算是過度大方/大器?

  • 不是因為真的有餘裕,而是為了展現「大器」,硬撐著做出違背自己感受的行為,導致心情處於不穩定的狀態
例:總是搶著買單、逢爭執就先道歉,但背後可能經濟吃緊,或心裡滿是委屈。
 
  • 過度大方其實等於是「不要有自己的感覺」,才能實現對自己的期待。但身而為人不可能完全不計較,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要
 


過度大器的副作用

  • 經濟失衡:花錢超過能力範圍,甚至借錢裝排場
  • 情感壓抑:為了避免衝突,把錯誤全攬到自己身上,壓抑真實情緒
  • 人際問題:吸引到「水蛭型」親友,吃定你會為了面子幫他們出錢
  • 自我價值單一:把財力當成唯一標準,心理承受度變小,一旦遇到經濟困境,就容易自我否定
→ 性別劇本要求男性「大器、不計較」,其實是一種壓迫。讓他們因為害怕失去關係、不被愛,而必須不斷付出,甚至在自我概念尚未穩固前,就被「男人就要傳宗接代、光宗耀祖」等期待壓垮。
 


為什麼男生比較容易被困在「性別劇本」?

  • 當男性想認識自我、試圖跳脫父權時,總有人要他們「大器一點、別計較」,於是只好繼續接受這套潛規則
  • 勉強自己接受父權的潛規則,轉變想法為「吃虧就是占便宜」(現在不計較,是為了以後要更多)
  • 如果在一段關係裡,對方一直要求你犧牲、付出,請你趕快離開,停止有毒的互動模式
→ 若你的「大方」是為了交換別人的好感,甚至用犧牲換來對方的愧疚,那麼吸引來的人,往往不是懂得互惠的人,而是更容易「索取、佔便宜」的人。
 
 
 

00:28:27 男性如何擁有合理的大器?

1. 尊重自己的感受,在承認、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慾望後,也能接受別人可能會流露失望的反應

  • 男性經常被灌輸「不能讓人失望」的期待,為了被稱讚、被喜歡,在無法兼顧所有人的情況下,往往只好讓自己失望。長此以往就會覺得委屈、不公平,陷入負向循環
→ 展現氣度、對他人慷慨都沒關係,但前提是「我想要」,而不是因為「需要」或「必要」才這麼做。
 


2. 當別人說你「小氣」,你不需要為了證明自己「大器」而過度付出

  • 如果交往時,對方動輒說你小氣,總是要求你買單,其實代表他不尊重你賺錢的辛苦,也不在乎你的感受,這樣的關係並不平衡
例:有些人之所以嫌男生小氣,是因為自己有生存焦慮,希望找個「保護者」或「長期飯票」依靠,卻把兩個人的焦慮全壓到男生身上。

→ 如果想發展長期的親密關係,建議不要以「是否發生性關係」來確認關係,而是先從朋友開始當起,多聊彼此的想法與價值觀,看看能否理解並包容彼此的不一樣。
 


3. 問自己:「我為什麼害怕被說小氣?」

  • 只用金錢作為衡量「小氣」的標準,很就很容易因為收入不足而擔心被視為無能、沒肩膀的男人,因此覺得自己不會被愛
  • 明白「心理素質」才是一個人大器的關鍵,反而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伴侶
例:節目《誰來晚餐》中,住在金山的三口之家,雖然存款不到 5 萬,但生活並不拮据。該花錢的時候會花,像是買高級食材招待賓客,或通勤時投資一台品質好的腳踏車。

→ 如果你願意持續學習,承認自己也會有情緒和偏見,並願意與人磨合,其實就已具備「大器」的條件,終究會遇到真正適合你的人!
 
 
 

00:37:13 啟點週年慶寵粉大優惠~倒數2天!

推薦線上課程:

 
明天( 10/14 )晚上12點前,加入啟點文化線上課程,就享有一門95折、兩門82折、三門以上69折的優惠!(需同一張訂單,折扣無法累計)
 
啟點文化週年慶
 
更多優質線上課程: 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
 

----------

下載【啟點文化APP】參與投票箱活動,跟我們分享你對什麼課程有興趣,讓我們有機會為你提供更棒的學習內容~

 
 
 
 
下載點:AndroidiOS
 
※ 已下載用戶請更新至最新版本。
 

=====

參考資料:

  1. 作者 盧省言。《有毒的男子氣概:從希臘英雄到現代新好男人,歷史如何層層建構「男人」的形象》。網路與書出版。
  2. 作者 亞倫.強森。《性別打結:拆除父權違建》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。
  3. 作者 裔昭印。《西方婦女史》。商務印書館。

【節目主持人】

楊嘉玲 啟點文化共同創辦人/內容部總監/諮商心理師 身份多元,兼具理性與感性的思維與行動力。
 
邱昶維 編劇/內容創作者 喜歡電影、歷史、文學,探索人的不同面向。啟點文化「超時空心事」、「你好,世代」等節目製作人。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