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柔的女生,比較受歡迎嗎?為何女性有「脾氣」,容易被嫌棄?|第2季|【超時空心事#61】

本季《超時空心事》將討論「父權歷史」底下的兩性劇本。

 
 

00:01:19 女性從何時開始被期待要溫柔?

18世紀的法國,受到科學革命的影響,整個社會開始鼓吹理性、知性的思維,這個風潮被稱作「啟蒙運動」。很多中年貴族女性在家無所事事(由僕人負責家務),喜歡穿戴華麗的服飾,舉止和禮儀優雅,邀請知識份子來家中客廳交流想法,而這個社交形式被稱作「沙龍」。

這些沙龍的參與者,大多是來自不同領域的男性,像是藝術家、哲學家、政治家,而主持人大多是上流階級的貴婦。交流過程中,雖然充滿理性和思辨,有時候甚至會有衝突,但這些男性在參加沙龍之後,都非常喜歡沙龍的氛圍,因為女主人的機智、包容,以及讓所有人都平等發言,都讓這些男性感覺備受尊重,整個沙龍充滿溫柔的力量。 
 
 


00:04:34 什麼是真正的溫柔?女性是天生溫柔嗎?

到底是真的「沒脾氣」,還是不敢讓人看到真正的你?

  • 如果認為溫柔等同於「沒脾氣、沒主見、沒底線」,起初可能會讓人覺得好相處,但長久下來,卻會因為接觸不到真實的你,而覺得沒有個性、缺乏交流感,所以這些特質並不足以支撐一段關係
 
 

「溫柔」需要具備的能力

延伸自過去主持沙龍的女主人所需要具備的能力:

  1. 社交智能:會察言觀色、懂得社交潛規則
  2. 情緒調控:面對賓客衝突時,能承受張力並安撫雙方情緒
  3. 同理心:懂得換位思考
  4. 語言能力:能夠說對方想聽且聽得進去的話
→ 在沙龍中,女主人的「溫柔」就像潤滑劑,能在觀點尖銳、各說各話的兩方之間居中協調,避免過度衝突。
 
 

為什麼很多人都希望另一半「溫柔」?

  • 預設對方溫柔,彼此就不容易有衝突、不太會吵架,這樣就不會分開
→ 沒有衝突,就不會有真正的親密,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對方真正在乎什麼。而且人的「注意力」有限,沒有人能一直調節你的情緒(只有主要照顧者能無條件承接嬰兒)。沙龍女主人之所以能維持溫柔,是因為沙龍只持續幾個小時。
 
 
 

00:14:39 可能有人永遠都對你很溫柔嗎?

如果一個人對你隨時隨地都很溫柔,可能是因為:

1. 社交智能、情緒調控、 同理心、語言能力真的 很強 

  • 你也同樣擁有這些好能力嗎?否則如果對方真有這些能力,那他為什麼要選你? 
 
 

2. 對你另有所圖

很多男性嚮往娶一位像日本女性般溫柔的妻子。 不過自從2007年起,日本為了讓因育兒而離職、失去經濟自主的全職主婦,在離婚時也能獲得公平保障,修改制度規定夫妻任何一方的退休金都屬於「夫妻共同財產」。 於是許多日本太太便在先生一退休時立刻提出離婚。 部分日本家庭主婦之所以維持溫柔順從,其實是因為缺乏經濟自主,只能隱忍到先生退休為止。
 
 

3. 對方已經「超越」了

  • 當一個人達到神佛的境界,懷抱「慈悲心」,便無須與你爭辯
  • 他並不是真正在乎你所在乎的地方,只是用一個更高的視角在看待你的「辛苦」,所以才能對你很溫柔
 
 
很多人希望另一半能如 AI 般時刻溫柔相待,但 AI 的溫柔,其實只是被設計好的回應方式,並不是真心的同理。
 
 
 

現代男女都期待找個溫柔的伴?

男性要的是「穩定」

  • 成長過程中不被鼓勵說情緒、害怕處理衝突,所以預設對方只要是個溫柔的人(好溝通、好哄),就不用消耗太多情緒與時間,錢處理對方的感受
 


女性要的是「親密」

  • 在性別劇本裡,男性通常不被期待展現溫柔,所以當女性能從一個男性身上獲得溫柔對待,就會覺得特別珍貴,產生「專屬感」
※ 如果男性對任何女性都很溫柔,就容易被貼上「海王、中央空調」的標籤;可是如果女性對任何男性都很溫柔,則比較不會被批評。
 
 
 
 

00:22:08 女性做什麼事,可能會被覺得「不溫柔」?

講話比較直接、堅定捍衛立場

  • 如果是男性這樣,往往會被形容成理性、有想法;但女性卻容易被批評為潑辣、有心機、不擇手段或難相處
  • 特別是當女性挑戰男性時,更常被嫌棄「這樣會沒有人要」,因為這會引發男性的「威脅感」
 


女性面臨的職場雙標

  • 女性領導人的待人處世常被期待要比男性更柔和,但又不能過於愛笑,也不能像男性領導者那樣嚴肅冷靜
例:《穿著Prada的惡魔》裡的雜誌主編米蘭達,多數時候只是果斷決策、就事論事,卻被貼上「女魔頭」「女強人」的標籤;而男性若有同樣的行為,頂多被叫做「霸道總裁」,甚至會被稱讚「有領導力」。
 
 

女性的不溫柔更容易被放大檢視

  • 當女性被冒犯、騷擾時,即使憤怒,也往往被期待要態度委婉、用詞中性地拒絕;而男性在同樣情況下卻可以直接反擊
→ 如果期待另一半永遠要是個「沒有情緒的溫柔的人」,其實本身就是一種壓迫。
 
 
 

00:27:55 如何保有適度的溫柔,同時保護好自己?

溫柔放在女性身上,往往被預設成一種「人格特質」,放在男性身上卻成了一種可以學習的「能力」。
 


溫柔是一種能力,也是一種選擇

  • 如果能把溫柔看成一種能力,不與個人好壞劃上等號,在界限被侵犯時,才能好好地拒絕,捍衛自身立場
  • 此外,即使因為捍衛自己的權益,而被批評難相處,你也不會因此受到太大的威脅
→ 「一味討好與順從」只是「看起來」溫柔,實際上讓人無法做自己、守護自己的底線。真正的溫柔,是懂自己的在乎,也懂別人的在乎。
 
真正的反脆弱不是變得堅強,而是變得溫柔、有彈性。 
 
 
 

00:31:30 讓自己成為更溫柔的人,遇見溫柔的關係!

啟點文化週年慶~推薦線上課程:

 
即日起到 10/14 晚上12點前,加入啟點文化線上課程,就享有一門95折、兩門82折、三門以上69折的優惠!邀請你把握機會加入學習(需同一張訂單,折扣無法累計)~
 
啟點文化週年慶
 
 

下載【啟點文化APP】參與投票箱活動,讓我們有機會為你提供更棒的服務與節目~
 
 
 
 
 
下載點:AndroidiOS
 
※ 已下載用戶請更新至最新版本。
 

=====

參考資料:

  1. 作者 盧省言。《有毒的男子氣概:從希臘英雄到現代新好男人,歷史如何層層建構「男人」的形象》。網路與書出版。
  2. 作者 亞倫.強森。《性別打結:拆除父權違建》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。
  3. 作者 裔昭印。《西方婦女史》。商務印書館。
  4. 作者 媽媽經編輯部。〈沒吵架、沒外遇,為什麼還是離婚了?日本老年夫婦「定年離婚」:等你退休了,我們就離婚吧!〉。良醫健康網。https://health.businessweekly.com.tw/article/ARTL003010506
  5. 作者 Womany 佳琦。 〈TED Talk 談女性憤怒:我想當個快樂的女性主義者,但真的好難〉。女人迷。https://womany.net/read/article/18669

【節目主持人】

楊嘉玲 啟點文化共同創辦人/內容部總監/諮商心理師 身份多元,兼具理性與感性的思維與行動力。
 
邱昶維 編劇/內容創作者 喜歡電影、歷史、文學,探索人的不同面向。啟點文化「超時空心事」、「你好,世代」等節目製作人。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