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話愛情,沒告訴你「親密關係」4階段|【心理敲敲門#173】

00:00:00 童話式的親密關係

電影《麻雀變鳳凰》故事簡介:

男主角(李察·吉爾 飾)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,不太會開車的他,經過好萊塢紅燈區時,遇到從事性工作的女主角(茱莉亞·羅勃茲 飾),於是請女主角幫他開車回飯店。到達目的地後,男主角將女主角留下,希望包下她接下來7天的時間。

兩人在一週相處下產生情愫,男主角想發展更穩定的關係時,女主角第一時間拒絕了。最後男主角不顧懼高症,攀上女主角所在的高台,完成她被白馬騎士拯救的夢想,讓故事有了快樂的結局。
 


男主角的潛在議題

很會賺錢的富二代企業家,擅長買下經營不好的老公司,賣掉擁有關鍵技術的部門、放任沒有產值的部門,將爸爸建立的融資公司,逐步擴張成跨國創投的併購集團,也因此得到冷血無情的名號。
 

自我證明的需求

  • 有錢人家的孩子物質條件好,但心智化能力不一定比較好,因為父母通常沒時間陪孩子,生小孩也有可能只是為了傳宗接代(目的性需求)
外在的實像,是內在的投射:男主角透過不斷收購並拆分公司,創造認同感,可能因為成長過程中爸媽的態度,是認為有功能、價值的東西才值得留下,情緒與想被陪伴的需求則被放著不管,長大後又被要求扛起家業,痛苦還無法被旁人理解,使他很多的痛苦都沒有出口。
 

信任問題

  • 家世好的小孩,可能被灌輸「外界的人很可怕」的概念,對世界的信任很少
從小被教育,別人靠近他是為了他的財產,但因為無法辨認,別人靠近他是為了他或是錢,所以很難真心跟人在一起。
 

權力問題

  • 上個世紀的世界觀較單一,老闆、權威者會被視為神一般的存在,說什麼就是什麼
 


女主角的潛在議題

因為沒有一技之長,女主角為求溫飽,跟好友一起做阻街女郎(在街上拉客的性工作者)。天真開朗的她,就算看到開著跑車的男主角,也用很單純的一面跟他相處。兩人相處後,男主角對人生目標的執著與遠見,激起女主角的上進心,決定重新把高中讀完、脫離風俗行業。
 

需要被拯救的議題

  • 女主角在學校的學習歷程可能不太順利,在讀書至上的年代,會相對沒有信心
  • 需要外界的反應,自己才會有反應
例:不知道要做什麼,所以朋友說要做風俗業時,只好跟著做。
 

自我認同的議題

  • 男女主角生活差異大,對方的世界,是自己沒去過的地方,因此剛開始會被吸引
  • 女主角認識男主角後,才開始建立自我認同,在還沒長好的情況下,容易沒有價值感,或對關係有不安全感
 

現實問題

兩人在一起後,當男主角帶著女主角應酬,女主角可能會無法融入話題。
 
在那個年代,女主角會有豪門繼承問題、需要生孩子,而她是否能夠成為合格的母親,可能會受到很大的質疑。
 
 
 

00:13:45 親密關係四階段

英國心理學大師Jeff Allen在《親密關係的秘密》中,將親密關係分成四階段:甜蜜期、角力期、假性親密期、夥伴期。
 

甜蜜期:童話般的情節與快樂的結局

 


角力期:進入親密關係後,重新遇到原生家庭裡的困難,彼此爭奪權力

當女主角用自己的天真,幫男主角分憂解勞、打破框架,雖然剛開始很新鮮有趣,但是女主角一直複製這樣的互動模式時,可能會讓習慣發號施令的男主角,漸漸對女主角的狀況外無法忍受。
 
當男主角有交際需求時,可能會想把女主角,調整成符合他需要的樣子。

→ 關係的真空狀態難以長久維持,因為現實一定會進入關係,而缺乏現實的愛情將會枯萎
 
  • 女主角可能會為了愛犧牲自己,或是短期內把自己變強大,足以配得上男主角,但她必須是為了自己,而非為了男主角或外在動力而改變,否則無法長久支撐
  • 如果女主角不願意改變,認為對方應該要愛最原始的自己、想停留在甜蜜期,男主角對此可能會感到厭煩,因為男性的前半生較重視事業,他的自我需要有「屠龍的過程」

※ 關係磨合下,角力期成為情侶分手的高峰期,約在交往後三個月到半年,或是交往後兩年
 


假性親密期:歷經角力期,不想繼續爭吵

  • 基本問題依然存在,但捨不得分開,或雙方心智能力還不夠成熟,選擇忍耐
  • 在狀態糟糕的關係中會感到痛苦,因此需要合理化,說服自己兩人是恩愛的,形成「假性親密」
  • 很在乎某個內在的需求或狀態,卻無法被對方滿足,為了跟對方在一起而關掉渴望,或說服自己這是親密關係的正常狀態
  • 如果沒有面對核心的生命議題,而是想透過跟人在一起,來解決這個問題,雙方的心只會漸行漸遠
中年危機的出軌、離婚、離家是表面事件,底層其實是因為感受不到愛,藉由這些行為找回愛的激情。
 

如何跨越假性親密期

  1. 向內看:願意探索自己、處理個人議題
  2. 藉由外在世界的力量,打破僵化的互動和結構
例:尋求婚姻諮商、進入信仰、經歷重大事件(重病、天災人禍) 
 

重大事件後的關係重生

  • 創傷事件後身心發生劇烈變化,促使雙方用新的角度看待關係
  • 處在假性親密期太久,會變成雙方的「舒適區」而不想改變,因為改變會帶來未知的風險
  • 有時等待外在事件(例:外遇)擊破關係,反而能夠讓雙方修復原本的感情問題
 


夥伴期:真正認識自己跟對方,彼此都是完整個體化的人,擁有越來越好的心智能力,明白彼此是獨立的,所以不去控制對方,並找到新的連結與方法

  • 身心一致、全然地明白,世界雖然不會與我們所想的一樣,但不妨礙我們成為自己,對別人亦然
打從心裡接受,對方雖然有不好的地方,但是我們可以承認並接受,那是他的需要。
 
 
 

00:27:45 不懂得愛自己,跟誰在一起都是流浪

建立關係大補帖

在關係中不斷修練自己,幫助自己建立好關係!

6月2日前加入《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》《好好在一起》《提升你的心裡免疫力》《自信表達力》線上課程,即享單門95折、兩門以上9折的優惠!
 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