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會是留給哪種人的?「準備好的人」,還是「敢於出擊的人」?|【幸福蹺蹺板#2】

本集與談人:怡璇
 
 
安海瑟薇在《斷背山》10週年紀念上,回憶當初試鏡臨走前,李安問她:「妳會騎馬嗎?」雖然她根本不會騎馬,但父親曾說「如果妳被問到能不能做哪件事,回答妳會就對了,因為機會很難得,後面再補足這個能力就好了」於是安海瑟薇回答「會」。
 
 

00:01:51 機會是留給「敢出擊」的人?

機會是留給「敢出擊」的人

  • 評估自己的運動能力,是否可以在拍攝前學會騎馬
  • 跟國際知名大導演合作非常難得,甚至可能不會再有機會,所以必須把握
  • 積極爭取機會 vs 明目張膽說謊,中間的分寸只安海瑟威自己能評估

↓(萬一安海瑟威最後沒有在期限內學會騎馬)

最壞情況:李安發現自己被騙了,將安海瑟威換角、列入黑名單,安海瑟威賠上演員名聲。
 
※ 怡璇編劇視角:演員的態度非常重要
 
看到安海瑟威積極的態度,即使她沒辦法真的學會騎馬,劇組也可能找到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(如:透過剪接順過畫面)。
 
 
 

00:07:44 怡璇:菜鳥編劇的出擊

怡璇參加編劇訓練營後,前輩問她會不會寫《戲說台灣》,她想都沒想就說「會」。
 


怡璇的掙扎

  • 對於突如其來的機會感到不可思議
  • 沒經驗又沒把握,但一旦猶豫了,機會可能就會溜走了
 
 

怡璇當時的想法

  • 自我說服:前輩都敢找自己了,怎能姑負他的邀請
 
 
 

00:11:44 機會是留給「準備好」的人?

彥廷:如果我是安海瑟威,一定會說:「我不會,但我願意學」

  • 需要「確定感」的人,有把握能做到一定的水準,才會答應一件事
彥廷選大學科系時,選擇確定自己念了會有興趣、將來有明確工作方向的科系。
 
彥廷當自由講師,只講自己有把握能講好的題目,臉書文也章都要把握會有很多人按讚、分享,才會願意發出去。
 
 

準備好才出手的好處:

  • 端出來的作品都有一定的品質、讓別人對你有比較完美的想像
 
 
 

00:16:11 主持人大爆料~「準備好」vs「敢出擊」

準備好再出手,也有可能失敗

彥廷以前教補習班,第一次面對超過百人的大班,以為自己準備好了,學生的反應卻不如預期,於是上了一堂課就被換掉。但這次的經驗,並沒有讓彥廷覺得「既然準備好也可能失敗,就不用這麼在意有沒有準備好」,反而覺得自己「更要」準備好,確保不會失敗才敢行動。
 
怡璇在服務業時答應升遷的徵詢,但她當時對「管理」的思維,只專注在「事情被完成」,直到把管理做成了「體力勞務」,才發現管理是一門「讓人事時地物扣連、要讓好的結果在對的時間點發生」的藝術。
 
 

冒險得到的好結果

彥廷在還沒準備好的狀況下,就離開學校、加入啟點,在收入、能力、工作成果上,都跟過去的工作經驗有些不同,但他並沒有感到後悔,反而多了很多成就感,而這段冒險仍在前進中。
 
 
 

00:26:25 找到「準備」&「出擊」的平衡點

平衡點:成本

因為已經演過太多甜姊兒的角色,安海瑟威當時需要轉型,如果不冒險(承認自己不會騎馬),她付出的成本,是錯過轉型與跟李安合作的機會;如果選擇冒險,成本就是要在短時間內學會騎馬,或沒辦法在期限內學會而被換角。但李安也可能會因為看到她努力的態度,再給她多一點時間嘗試。

→ 無論冒險與否,都要付出成本。
 
 
如果當時安海瑟威是大明星了,而李安則是小導演,當李安問她會不會騎馬,她要考慮的成本,可能會是個人興趣、演藝生涯規畫、接洽中的代言。

→ 「準備」或「出擊」的關鍵,在於哪個選擇的成本較低且「負擔得起」。
 

無論是「準備」或「出擊」,重點都是這個價值觀,要能幫助你活得更幸福、自在,以及得到你想要的東西、到達你想去的地方。
 
 
 

00:32:25 工商時間~全新線上課程【我們,好好愛】

想要有幸福的人生,不可或缺的是「關係」

  • 整理出人的七種底層需求,透過對方的說話與行為,判斷他是哪個需求沒有得到滿足
  • 瞭解每個人在需求沒有被滿足時,表現出的形式、話語都會有什麼不同
  • 當關係有所變化(如:熱戀期、結婚、生小孩),如何覺察自己和對方需求上的改變
 
打通經營關係的任督二脈,【我們,好好愛】即將在12月16日正式上線!歡迎搶先試聽課程第一講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21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