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人不敢談的「情緒」是什麼?如何讓男性願意「聊心事」?~feat.臺灣男性協會理事長 郭雅真|第2季|【超時空心事#57】
沒有哪個性別,天生就是加害者 [00:00:00]
臺灣男性協會起源
雅真身為女性,為何想關注男性心理議題?
起初雅真是基於「不希望再有男人傷害別人」走進這個領域,經過多年的實務經驗,則有了全新的見解。她發現在處理性創傷事件的過程中,社會多半專注在協助受害者建立自我保護意識,卻鮮少幫助潛在加害者降低動機、強化自我控制力,所以推行情感教育格外重要。
幾年前,正好有大學與勵馨基金會談實習合作,他們招募了六位男大生,展開為期一年的實習計畫。一年又一年,透過與這些年輕男性的真實互動,雅真漸漸意識到——不論性別,每個人都深受社會環境影響,男性並不是天生的潛在加害者。
※ 性侵害事件發生的四個要素(由社會學家Finkelhor於1984年提出)
-
潛在加害者具備加害動機
-
潛在加害者的自我控制力瓦解
-
外在環境的保護因子瓦解
-
被害人的自我保護力量瓦解
男性也可能是性受害者
然而,第一時間他們往往會懷疑:「這樣算是受害嗎?」;第二時間則會驚訝:「我以為我忘了,怎麼還記得?」;被問到當下的心情與想法時,他們經常只能用「很怪、很悶」這類模糊詞彙來形容。甚至有些人從未想過,自己身為男生,也可能遭遇性騷擾或侵害。
→ 社會仍經常誤解男生對「性」都是愉悅、主動,甚至隨時都充滿慾望的。
為何男性很喜歡競爭? [00:08:32]
像是「嫉妒」這種情緒,對男性來說特別難啟齒,因為承認自己嫉妒,某種程度等於承認自己輸了,所以反而會以憤怒來包裝。但雅真自嘲自己「心機很重」,總是在課程倒數第二週才安排這個討論主題,還故意對他們用激將法:「我有點掙扎要不要討論這個,對台灣男人來說真的不好聊,要很有心理素質、格局跟智慧……」結果效果超好,越是這樣說,他們越想挑戰。
等到有人願意開口說出內在掙扎,她就會誇張地稱讚,讓其他人也因「不想輸」而打開心房。雅真總喜歡告訴他們:「只要有能力分享嫉妒的人,就不太可能成為『恐怖情人』了,因為這代表你已失去傷害所愛之人的強大力道」。
-
其實很多男性會害怕自己的力量,因為有時在盛怒之下會「斷片」,事後回想起來還會被自己的怒氣嚇到
-
因為在成長過程裡,沒人教過他們怎麼認識與處理情緒,又被要求要勇敢、不能哭,所以情緒的總開關就被關閉了。當想要試圖去分享心情時,便很難找到精準的語言表達,只剩下身體本能的衝動反應
男性的「嫉妒」背後,其實是「害怕」? [00:18:30]
雅真也會進一步陪他們回溯,那種害怕是不是來自過往其他關係?透過「穿越劇」的概念,引導他們用現在的能力,重新理解過去的傷痛。
→ 對從來沒機會說心情的男性來說,願意開口就已經是很值得鼓勵的事,此時不必太急著糾正他們的想法或做法。
雅真明白,他們的言語裡常充滿攻擊、性羞辱等內容,是因為情感上的憤怒,無法真正作用在對方身上,他們只好選擇攻擊對方無法輕易改變的部分(性徵、外貌、體型),來支撐自己脆弱的自尊。往往只要有人率先願意說出心聲,其他人就會跟著開口,像是在比「誰比較慘」一樣,卻也一步步把心門打開了。
下集預告&啟點週年慶 [00:29:18]
【啟點週年慶】精選好課分享
====
相關影音
男人不敢談的「情緒」是什麼?如何讓男性願意「聊心事」?~feat.臺灣男性協會理事長 郭雅真|第2季|【超時空心事#57】
男性並非天生強大,也可能遭遇不舒服的性相關經驗,卻不知如何說出「很怪、很悶」以外的感受。本集節目邀請到臺灣男性協會理事長郭雅真,與你分享她在男性情感教育上的實務經驗,瞭解男性為何很難好好表達脆弱、嫉妒等隱晦的情緒 在這集《超時空心事》中,與臺灣男性協會理事長郭雅真對談,揭開男性情緒教育的缺口。許多男孩自小被教導要堅強、不能哭,長大後即使談到性創傷或不舒服的經驗,也只會用「很怪、很悶」等模糊詞彙帶過,甚至懷疑自己是否算是受害者。缺乏情感教育,讓男性在面對親密關係時,只能用憤怒或攻擊掩蓋嫉妒與害怕,無法真正與伴侶交流。節目指出,男性需要的是安全的環境與語言練習,才能卸下防衛,學會表達脆弱。唯有如此,他們才能在親密關係裡找到理解與支持,而不是不斷被「勇敢」的面具困住。
你很怕自己落後嗎?為何男生期待自己「強大」?|第2季|【超時空心事#56】
你認為男人一定要「強大」,才不會被欺負,也才可能被愛嗎?男性經常無意識對他人產生比較心態,難以放鬆看待一件稀鬆平常的事,到底是怎麼了? 本集《超時空心事》從「父權歷史」追溯男性被期待「要強大、要可靠」的形成脈絡,說明西方英雄敘事與東方「男兒當自強」如何塑造兩性腳本,讓男性把價值綁在功能與供養上,甚至將「被愛=有用」內化為信念。節目剖析現代關係中的隱形壓迫:男性被預設要穩定、能修理、會扛責,自我評價長期落在競爭與比較;一旦脆弱便感到羞恥或害怕被嘲笑,於是更難開口求助。主持人提出練習路徑——辨識自己的獨特天賦、把力氣投在對的領域,別在每件事上爭輸贏;練習在「對的時間」向「對的人」求助,為自己負責而非把情緒拋給他人。當「強大」不再是被愛的前提,男性也能在親密關係裡被看見為一個完整的人,與伴侶建立更真實、更平衡的連結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