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信心不足?你要懂「自我效能」四關鍵|行為主義5-4|【心理小學堂#30】
00:01:14 自我效能
班杜拉 — 自我效能:
對於自己能完成某個任務或工作,你主觀覺得自己做得來、做得好,表示你有一個好的自我效能。
-
對自己的看法,會影響你做事情的時候,覺得自己做得來或做不來,就算做不來,也不會那麼快覺得自己不好,而是從經驗和失敗中,萃取未來可以使用的知識點
-
教育的過程,就是培養孩子有好的自我效能,讓他們有信心能勝任一件事情
-
自我效能的光譜,與自信、自尊、自戀(你有多喜歡自己)接近
自我效能感高的人
-
會選擇跟自己能力符合,但有一點點挑戰性的活動或工作
-
遇到困難會想辦法解決,不太會讓事情卡住自己,而不是很快地歸因到「我是不好的」、「我失敗了」
-
不管成功或失敗,都能夠比較客觀地看待,尤其面對成功時,更能歸因成「我努力了什麼」,而不是只有天份或運氣等不可改變的因素
歸因:你怎麼解釋你現在遇到的事情。
好的歸因 — 面對好事時,歸因會相對是你可控的,未來才能複製。
不好的歸因 — 成功時會歸因在不可控的(運氣好、祖先保佑…),但失敗時又歸因在自己,會讓自己很挫折。
好的歸因 — 面對好事時,歸因會相對是你可控的,未來才能複製。
不好的歸因 — 成功時會歸因在不可控的(運氣好、祖先保佑…),但失敗時又歸因在自己,會讓自己很挫折。
自我效能感低的人
-
因為害怕做不來,盡可能避免挑戰
-
容易將失敗歸因到自己的缺點,就更難跨出舒適區
-
很「喪」、沒有企圖、對未來沒有任何期待,只要可以過就好
00:07:55 影響自我效能感的關鍵
1. 直接經驗
-
成功經驗越多,自我效能就越好
2. 替代經驗
-
旁邊人的經驗也會影響你
例:如果你的同學都做得到,你會比較相信你也能做到。
3. 語言、鼓勵、說服
-
無論是自己或是旁邊的人,他們對你講的語言,都會影響你的自我效能
畢馬龍效應:當旁邊的人覺得你可以做到,且也用這樣的眼光看你時,你會比較相信自己能做到。
例:老師提供支持、鼓勵的環境給小孩,因為在老師眼中你的可能性很高,你就願意相信自己、試試看。
4. 生理狀態或情緒狀態
-
生理狀態或情緒狀態好,自我效能感就會好一點
00:12:03 行為主義是無情又積極的學派?
他律 → 自律
小孩從被教育規矩、建立行為開始建立程序概念,有了成功經驗,或是大人的身教很好,小孩就能長出自我效能感。
嘉玲小時候認真念書,是為了被肯定或考上好大學、得到好工作,直到和凱宇做了《有聲書評》,才讓閱讀從功能導向變成單純覺得愉快。
行為主義很無情?
-
很理性的學派,不太討論感覺,而是為了達到目標和效果做拆解
-
很有希望感,相信你找方法、做嘗試,如果沒有成功再做調整,最後就會有好結果
-
被運用最廣的學派,商業機制基本上都是行為主義
例:Netflix的開場、品牌廣告的代表音樂,背後都是行為主義的操作制約,因為你聽到這個聲音,就受到刺激反應,等著被娛樂、開啟追劇模式…
例:嬌生爽身粉推出時,訴求「女性照顧自己」賣不好,後來訴求「好媽媽幫小孩用爽身粉,病毒就會變少」就大賣了。
基於對人很深的理解,訴求的轉換創造了刺激反應和連結。
基於對人很深的理解,訴求的轉換創造了刺激反應和連結。
-
行為主義從意識下手,但創造最根深蒂固的潛意識效果、變成習慣
00:21:55 治療技巧:放鬆訓練
手握緊、然後放開,放開時感受肌肉和血液流過的感覺。
-
記住這個放鬆的感覺,每當你感覺緊張,就做這個動作,讓自己感受到「放鬆的狀態」
-
有時會搭配呼吸和音樂,讓某一塊肌肉延伸、拉開
-
適合容易緊張、焦慮、有睡眠問題的人,在睡前透過放鬆訓練,做全身性的掃瞄、告訴自己放鬆
00:26:36 治療技巧:系統減敏感法
放鬆訓練
↓
找到需要「減敏感」的事情
↓
定出「焦慮階層」
↓
討論、監控
↓
找到需要「減敏感」的事情
↓
定出「焦慮階層」
↓
討論、監控
例:希望公開講話不會緊張
從一、兩個人到三、四個人,從熟到不熟的人開始練習,做到一層之後,討論、監控、看個案的反應和感覺,根據回饋做調整和進展。
從一、兩個人到三、四個人,從熟到不熟的人開始練習,做到一層之後,討論、監控、看個案的反應和感覺,根據回饋做調整和進展。
00:29:53 治療技巧:暴露治療法
-
較常針對無法複製的情境,如:地震、車禍等…
-
想像情境,但到最後害怕的事情沒有發生
例:如果個案因為被狗咬過而怕狗,就真的讓他和狗待在一起,而這隻狗狗是安全、親人的,讓個案得到一個「狗狗不會咬人」的成功經驗,就會告訴自己不用這麼害怕。
※ 小狀況可以自己練習看看,但如果操作時會有危險性,特別是個案焦慮反應會很大,而你又不確定自己能掌控住,建議有專業人員在旁邊協助比較好
-
教養上也經常使用暴露治療法
例:小朋友害怕貓、狗,可以從「摸一下」開始,分階段讓他不會害怕。
00:35:18 下集預告
-
自我肯定訓練
-
行為主義的優缺點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