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學界混不下去,怎麼影響更多人?|行為主義5-1|【心理小學堂#27】

00:00:00 行為主義

  • 在精神分析後崛起
  • 奠定心理學在學術界的地位
  • 強調操作、可量化,讓人相信心理學是「科學」,而不是神學或哲學
※ 精神分析因為無法被操作、驗證,不被認為是科學
 
 
 

00:02:56 創始人 B. F. Skinner

B. F. Skinner 史金納博士

  • 1904年3月20日出生,1990年過世,美國賓州出生
  • Skinner 是家中長子,他有一個弟弟,但16歲就過世了
  • 家庭教育嚴格,讓 Skinner 變得比較神經質、個性較保守
奶奶曾指著壁爐的炭火,告訴他做壞事下地獄;爸爸把他帶到監獄,聽受刑人說監獄的生活細節,餵養很多恐懼。
 
  • 小時候喜歡研究機械設備、自己組裝玩具;也喜歡養小動物,甚至曾被軍方委託訓練鴿子發射導彈
  • 高中時曾製作海報,欺騙大家卓别林要來學校演講,結果最後被逮到,差點因此而退學
  • 大學主修英國文學,文章曾被詩人讚賞,所以畢業後先回老家專心寫作,卻根本不知道要寫什麼,因此被爸媽嫌棄、差點得憂鬱症
  • 跑回紐約、接觸到帕夫洛夫和約翰華生的著作後,讀了哈佛大學心理研究所、三年就拿到博士學位,排斥「看不到」的心理歷程(潛意識、動力…),致力用最客觀的方式研究人的行為
  • Skinner 工作到86歲,最後死於白血病,過世前8天還參加波士頓的美國心理學年會,他完全沒看稿完成15分鐘的演講,為了證明自己的學術是對的
  • Skinner 一直都有寫作的夢,因為很早出名、也曾被很多人攻擊,他寫了小說《桃源二村》,用他覺得最理想的方法打造社會,但結局卻是不美好的
 


帕夫洛夫

最早期的古典制約 — 帕夫洛夫的狗:每次餵狗吃飯前給牠聽鈴聲,鈴聲本來對狗而言是沒有意義的,但因為幫牠做了一個連結,久了之後制約反應增強,狗只要聽到鈴聲,就會開始流口水。
 
※ 古典制約:你本來就有的生理反應,找出來並創造一個連結
 


約翰華生:行為學派的啟蒙和創始人

實驗:本來小朋友艾伯特看到小老鼠時並不會害怕,但華生在艾伯特看到小老鼠的同時發出巨大聲響,就讓艾伯特嚇到了,創造這個連結後,艾伯特後來看到小老鼠就會害怕。

這個實驗證明「帕夫洛夫的狗」的機制,可以成功轉移到人類身上,約翰華生:「給我一打嬰兒,我可以把他變成任何你想要的樣子。」
 


Skinner 著名實驗:史金納箱子(Skinner Box)

把老鼠關進一個設計良好的箱子,裡面有各種機關,但老鼠壓桿子就會掉出食物球。Skinner 想訓練、證明老鼠在有增強物時,就會去壓桿子,也就是「操作制約」。

Skinner 甚至在家中的地下室,設計了一個史金納箱子,裡面只有一個床墊、幾個架子、一台小電視。他每天晚上10點睡、三小時後醒來工作一小時、2點後再睡三小時、5點醒來後工作3小時,8點再散步到他在哈佛的辦公室,如果下午很累,就用音樂給自己正增強。
 
 
 
 

00:24:59 班杜拉 Albert Bandura

Albert Bandura

  • 1925年12月4日出生,2021年過世,享壽96歲
  • 加拿大人,爸媽都是東歐移民,爸爸是波蘭人、媽媽是烏克蘭人,家中有六個小孩,Bandura 是老么
  • 住在洛磯山脈上的偏鄉,成長的小鎮中,只有20個小孩和2位老師,因此 Bandura 很早就學會自學
  • 高中曾經打工修高速公路,Bandura 發現自己對走投無路、欠錢、躲債、躲前妻、躲觀護人員的同事特別有興趣,於是開始對心理學好奇
  • 爸媽鼓勵 Bandura 去溫哥華讀英屬哥倫比亞大學,後來他移民美國、在史丹佛大學任教
  • Bandura 很幽默、很愛吃美食,很多心理學家都很懷念他帶大家去吃的美食
  • 對心理學界有非常多的貢獻、影響20世紀很多教育的方法,被美國行為治療學會頒發終生成就獎
Bandura 是第一位研究「小孩為什麼學會暴力」的人,研究結果讓美國推行電視、電影的分級制度。
 
 
 

00:32:38 新課上線~《讓夢想著地》早鳥優惠別錯過!

【線上課程】《讓夢想著地》勇敢迎接改變,陪你生涯轉彎不孤單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13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DviTCUUjLNA
 
現在加入《讓夢想著地》享有早鳥優惠價$1666~
陪伴你迎接更喜歡的新自我,優惠期限只到2022年8月25日晚上9點!

 

相關影音

心理學界混不下去,怎麼影響更多人?|行為主義5-1|【心理小學堂#27】

2022-08-12

心理治療太玄虛?行為療法讓你「看得見」效果|行為主義5-5|【心理小學堂#31】

2022-09-16

自信心不足?你要懂「自我效能」四關鍵|行為主義5-4|【心理小學堂#30】

2022-09-02

遠距工作大未來,你適合那一款?|從「疫情」看出你的「職場安全感」|居家工作優缺點|【裘我啊#47】

2021-10-22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