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我成長的道路,如何透過「閱讀」療癒?~feat. 閱讀前哨站 瓦基|第2季|【誰來作客#17】

00:00:00 今日座上賓~《閱讀前哨站》站長 瓦基

  • 原本是台積電工程師,後來架設部落格、創立頻道,正式轉職為說書型Podcaster
  • 創立頻道《下一本讀什麼?》,與大家分享自我成長、投資、商管類的書籍
  • 開發APP《習慣充電站》,幫助大家養成好習慣
 


理工直男性格,差點害瓦基分手?

瓦基有個愛情長跑10的女友,這段感情卻曾因一場職涯決定而亮起紅燈。當初在台積電任職時,為了長遠的職涯發展,他曾主動爭取從新竹調職到台南新廠區。

然而,從考慮到決定的過程,瓦基從未向女友提起自己的打算,徹頭徹尾都抱持著「工作至上」的價值觀,甚至假定:「如果我是她,應該會支持我吧?」所以直到一切塵埃落定後才「告知」對方,讓女友感到非常不可思議。

女友認為遠距離對感情的影響非同小可,瓦基卻仗著過往的戀愛經驗,認為彼此分隔兩地不是問題。這已不是他第一次「先斬後奏」,交往期間就屢屢因公事爽約,甚至取消出國行程,長期累積失望的情況下,調職事件成為了壓垮女友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 


為何把「工作」看得比一切重要?

瓦基剛進職場時,對成功的想像很單一,就是升遷、當主管、一路做到退休,這樣的想法受到家庭很大的影響。父母都是公務員,甚至連他進入台積電了,還是勸他去考「比較穩定」的公務員,但從小就叛逆的瓦基,反而更想證明自己可以有所成,也因此更執著於「工作表現」。
 
 
 

00:10:29 「閱讀」讓我喚回萬中選一的那個她

爭執爆發後不久,瓦基就調職台南。隨著女友數度的已讀不回,他才驚覺自己真的傷了對方的心。加上龐大的工作壓力無處傾訴,他回憶那段「兩頭空」的日子,雖然收入不錯,卻一點也感受不到快樂與滿足。

也是從這時開始,他決定透過大量的閱讀尋找人生的答案。不同於過往習慣閱讀的商管與領導類書籍,瓦基開始投入探尋人生意義、自我成長與心理學相關的領域,試著理解自己的不安與焦慮,也發現自己其實有機會改變。他深切的反省,自己過去總是一味的往前衝,卻沒有方向感,所有重要的關係竟然都被排在工作後面。
 


在所有平行時空裡,我只想和她在一起

瓦基坦言在感情降到冰點時,他曾閃過分手的念頭,因為覺得自己條件不差,人生還有很多可能性。幸好,那時他讀到一本影響他深遠的小說《人生副本》。書中主角能看見各種平行時空裡的自己,有的事業有成卻孤身一人,有的家庭圓滿卻放棄夢想。瓦基覺得,這就像當時的他,於是開始自問:「我到底要的是什麼樣的人生?」他發現自己真正渴望的,不是只追求成就,而是以關係為重的人生。

他細數著女友的特質,有時可愛、有時成熟,有主見也願意直指他的錯誤。這樣一個立體且多元的人,讓他意識到:在所有平行時空裡,他最想選擇的,是那個能和她繼續走下去的版本。因為他發自內心想知道,未來的她會成為怎樣的人,而他們又能共創出什麼多采多姿的故事。
 
 
 

00:19:09 想被愛,就得先成為一個「懂愛的人」

感情與事業雙雙陷入低谷時,瓦基開始利用空閒時間架設部落格,試圖重新整理人生。其實當時那時女友曾列出他在關係中的「七大罪狀」,他坦言一開始心裡還有些抗拒、不太願意承認,後來才真的想通。

「我相信要被愛,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懂得愛、值得被愛的人。而我認為,我那時候絕對不是這樣的人。」瓦基慶幸自己有自知之明,相信如果把這些地方一一調整好,自己會成為更好的人。
 
後來他將女友給的「諄諄教誨」,放進每日使用的筆記本當成提醒,換筆記本時從未落下,直到一項項被改掉為止。瓦基重新調整生活步調、設立清晰目標、練習時間管理,非但不再爽約,還開始主動安排旅行。他也坦白地告訴女友,自己正在努力,如果哪裡還做不好,可以隨時提醒他。

如今這段感情,是瓦基深刻自省與自我提升的成果,不僅有閱讀與學習的助力,其中更少不了女友的體諒與包容。
 
 
 

00:26:22 分享《下一本讀什麼?》製作小秘辛

【書評相關】

Q:瓦基經常分享商業管理、投資相關的書,頻道受眾卻有六到七成是女性,這是怎麼做到的?

A:我很少看關係方面的書,選書也都是從改變自己出發。相信當我變成更好的人,關係自然會改善。
此外,我的選書會反映每個人生階段的需求,而不是追逐熱門話題。因為我相信很多人也跟我有相同困擾,所以從解決自己的問題出發,自然也能吸引到有同樣需求的人。
 


Q:有遇過找不到能回答你疑問的書嗎?

A:有啊,那我就會自己寫一本。我的第一本書是這樣來的,未來第二本也會是。我會寫那些我想看、但還沒看到,或者是寫得還不夠好的主題。
 


Q:有沒有哪一類書是你覺得最難導讀的?

A:小說類最難,因為不能爆雷、不能剝奪閱讀樂趣,又要引發大家的興趣。我通常會聚焦在讀完後的情緒衝擊,分享自己被哪些片段打動,整理三到四個印象深刻的元素,讓讀者更容易掌握其中的看點。

另外,有些偏學術的書也很難分享(如心理學、社會科學),如果理解的門檻太高,就不會推薦給大眾。不過大部分的書我都會從頭看到尾,所以我會幫大家分類,哪些書適合怎樣的人。
 


【訪談相關】

Q:你每週都會做訪談,會以什麼角度切入?

A:我比較會以主題為切入點,請來賓分享他們專業上的東西(如:顧問、講師、企業主等)。
 


Q:有沒有印象深刻的訪談經驗?

A:有些專家或大師聊起來意外的熱情,讓我整個人都他的能量被渲染,訪談充滿了情感與火花。
 


Q:瓦基通常會請來賓來聊書,但如果對方沒寫過書怎麼辦?

A:我也會訪問還沒出書的來賓,前提是他必須喜歡閱讀,否則不太適合節目的風格。我會請對方挑兩三本他看過、想推薦的書來分享,讓聽眾有收穫。
 


Q:瓦基是不是自我要求,希望觀眾都從你的內容中「帶走些什麼」?

A:有,從我一開始架部落格到錄節目,就是因為找不到一個能讓我長期信任、追蹤的說書人,所以心想何不自己來滿足這個需求。我在分享內容時,也不只是講書的重點,更多的是分享自己的實際應用,讓聽眾有所收穫。
 
 
 

00:38:09 愛書成癡的創業家~瓦基的學習與成長

離開台積電三年、創業五年,瓦基最大的成長是開始用「老闆的視角」做選擇。有時面對他的「佛系」經營,小編會半開玩笑地問:「你到底有沒有要賺錢?」瓦基覺得好好生活就夠了,但他也確實學會了為自己的「想要」做規劃。
 
 

未來想學習的事

瓦基去年底讀了《把時間買回來》,像被敲醒一樣:「我這三年到底在幹嘛?」重新思考是否有妥善運用金錢與時間。於是今年他終於破釜沉舟,開始真正規劃團隊擴張,未來會持續練習在事業成長的同時,建構可持續的運作模式。
 


是我們選書,還是書選上了我們?

有時候我們以為是書改變了自己,但其實自己已準備好改變了。同樣一本的書,並非每次都能打動人,真正影響我們的,往往是當下的選擇與心境。
 
前陣子,瓦基突然很想讀一本談死亡的書《看穿生死,好好告別》,沒想到說完書沒幾天後,他最親的祖母就過世了。這本書恰好讓他有機會做好心理準備,也才能比較快平復心情。

回想一路走來,瓦基每回人生轉變時,「書」總是帶給他很大的幫助。如果當初沒遇到那些書,也許會在人生路上迷失得更久,甚至做出錯誤的選擇。

要說瓦基有多愛書?當被問到:「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書,你會做什麼?」他信誓旦旦地表示他會親手寫一本給大家看。
 
 
 

00:48:04 更認識瓦基與【閱讀前哨站】

 
 

工商時間~線上課程《我們,再愛一次》

如果你也在伴侶關係中感受到拉扯、心灰意冷,或許還有方法能重新靠近~乙白老師的線上課程《我們,再愛一次》,幫你們重新理解彼此的期待與心意,重建信任的橋樑!
 
限時優惠 $3299,只到 6 月 30 日!現在就是修補關係的最佳起點,邀請你加入學習的行列~
 
【線上課程】《我們,再愛一次》~重建親密連結,讓愛回溫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17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pl2maIoRRLE

相關影音

自我成長的道路,如何透過「閱讀」療癒?~feat. 閱讀前哨站 瓦基|第2季|【誰來作客#17】

2025-06-23

停在「脆弱」是一種能力!|【心理敲敲門#123】

2022-05-14

關係中的男性,如何理解自己的「新身份」?~feat. 哇賽心理學 蔡宇哲|第2季|【誰來作客#15】

2025-06-09

為何愛會傷人?「走出傷痛」讓你再愛一次!|【一天聽一點#1464】

2023-04-11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