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敗和成功,哪個更能讓人「成長」?|【幸福翹翹板#3】
本集與談人:嘉玲
00:02:11 《成功竟然有公式》!?
作者巴拉巴西是一名科學家,研究許多領域的成功案例,並歸納出成功的五大定律,其中一個定律是:未來的成功=過去的成功 × 適存度。
未來的成功=過去的成功 × 適存度
-
未來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,是由過去的成功決定
-
在社群時代,光環效應會更明顯,有名的人做很多事情會相對容易
《哈利波特》作者J.K.羅琳,想知道自己寫小說的成功,到底是運氣還是實力,所以用兩個假名分別寫了《臨時空缺》與《杜鵑的呼喚》兩本小說。第一本賣得還可以,第二本銷量奇慘無比,甚至曾被出版社退稿。直到羅琳承認這兩本書的真實作者是她,書才瞬間衝上暢銷排行榜。恐怖小說作家史蒂芬·金也做過類似實驗,同樣是等到他的真實身分曝光後,小說才真正大賣。
嘉玲以前上課要很用力指導學員,學員才會相信她;打開知名度後,學員對她較有認同感,這時她說的話,比較容易被接受,也有較大的影響力。
成功很好,但要小心
-
現在成功,不代表未來會成功
-
成功之後,要特別小心使用自己的影響力
例:在社群發文影響他人的感受或觀點(帶風向)。
00:12:49 從「失敗為成功之母」到「成功為成功之母」
彥廷一開始教補習班時,被學生反應說話不清楚,於是他去報名聲音課、練習咬字發音,並且看自己上課的帶子、將上課內容打成逐字稿,把口頭禪、語助詞改掉;第二次失敗,是被學生反應上課「不好笑」,所以彥廷開始看脫口秀,學習說笑話的能力;第三次失敗,彥廷首度接了上百人的班,但上完一堂課後就直接被補習班換掉,彥廷因此開始看資深老師上課的帶子、研究他們怎麼上課,也把自己上課的帶子給前輩看,請他們給予建議。
彥廷透過每次的挑戰和失敗,讓自己變得更強,當他把課上得越好,課便越開越多,也有很多學生慕名而來,彥廷便從領鐘點費變成跟補習班拆帳,讓成功帶來更多成功。
彥廷透過每次的挑戰和失敗,讓自己變得更強,當他把課上得越好,課便越開越多,也有很多學生慕名而來,彥廷便從領鐘點費變成跟補習班拆帳,讓成功帶來更多成功。
「失敗為成功之母」和「成功為成功之母」,體現在一件事的不同階段
-
學一件事情的前期,一定會經歷笨拙、失敗,秉持著「失敗為成功之母」的信念,才會願意繼續不斷嘗試,並且把基本功扎得更穩
-
「成功為成功之母」是提醒我們,運用自己所累積的經驗跟能力,會幫助你更容易取得下一次的成功
00:20:06 你會被「過去的經驗」綁架嗎?
失敗不一定是成功之母
人會有「社交恐懼」,是因為把社交時犯的錯放大,只要有一點點不如預期,就覺得自己很糟糕、是「失敗的人」。這時如果跟他說「沒關係,失敗為成功之母」是沒有用的,你必須讓他看見「成功為成功之母」,把注意力放在「至少敢跟他人講話」、「至少和一個人聊了一分鐘」等小成功。
成功不一定是成功之母
Nokia CEO下台前表示:「我們沒有做錯任何事情,但我們失敗了。」、黑莓機CEO曾說:「沒有人會想用沒有按鍵的手機。」過去累積的成功,反而變成他們發展的一種阻礙。
00:28:01 找到平衡點~擁有「復盤」的能力
-
如果沒有復盤能力,「失敗為成功之母」的失敗,就只是失敗,沒有辦法讓你進步、成長
-
如果沒有復盤能力,你就不會知道,上次讓你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麼,這個因素能不能平行轉移到新目標,讓你再一次取得成功,甚至可能帶著錯誤的認知跟方法前進
00:30:36 工商時間~啟點最新線上課程【我們,好好愛】
一段成功的關係,要知道對方真正的需求,讓伴侶治療師黃乙白,透過案例故事的分享,陪伴你讓搞懂自己和伴侶,讓愛延續下去~
【我們,好好愛】即將在12月16日正式開賣,歡迎搶先收聽課程第一講!
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