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「愛&恨」會同時存在?|【心理敲敲門#236】
※ 以下將討論影集《我的超人媽媽》(Woman)劇情,有劇透請斟酌閱讀~
00:01:19 《我的超人媽媽》故事大綱
丈夫意外去世後,小春(滿島光 飾)為了養活兩個孩子,每天打三份工,卻仍入不敷出。小春向公務單位申請補助時,被告知母親(田中裕子 飾)還在世且同意支援她,因此不符合補助標準。
在小春的認知裡,母親多年前因外遇拋棄了她和父親,所以父親去世後,賭氣的小春20年不跟母親聯絡。然而如今為了給孩子穩定的生活,小春只好硬著頭皮拜訪母親。儘管繼父(母親的第二任丈夫,小林薰 飾)熱情接待她,並承諾幫忙照顧孩子,但是母女倆多年的怨恨和不信任,導致這場重逢最終不歡而散。
在小春的認知裡,母親多年前因外遇拋棄了她和父親,所以父親去世後,賭氣的小春20年不跟母親聯絡。然而如今為了給孩子穩定的生活,小春只好硬著頭皮拜訪母親。儘管繼父(母親的第二任丈夫,小林薰 飾)熱情接待她,並承諾幫忙照顧孩子,但是母女倆多年的怨恨和不信任,導致這場重逢最終不歡而散。
不料小春後來患上白血病,不得不搬進母親家,依賴他們的照顧,卻也讓小春和母親有了重新互動、理解的機會。就在母女關係逐漸修復時,小春意外發現丈夫的死,竟與同母異父的繼妹小栞(二階堂富美 飾)有關,再度引爆家庭衝突。最終,小春母女倆坦承相對,看見了彼此的脆弱與付出,而小春也接受小栞的骨髓移植,不僅恢復健康,身心靈都得到了真正的歸屬。
00:06:27 人只看得見自己相信的事
我「覺得」你不愛我
小春:恨媽媽因為外遇,所以拋棄她跟爸爸。
媽媽:恨小春從小不聽話(如:要她學下棋,結果偏要學鋼琴),住院時也都沒來探望。
恨,讓人看不見愛的證據
時隔二十年重逢,小春希望媽媽撤回對她支援的意願,讓她有辦法申請政府補助。媽媽認為小春一定很辛苦,小春不開心地表示,自己只是盡一個母親的責任,沒什麼需要被說辛苦,還說:「因為我是媽媽,我很愛我的孩子,我從不認為他們是負擔」。
小春接著吐露一個人帶孩子所承受的壓力,並對於「有母愛就沒問題」感到懷疑,因為自己「從未得到母親的關愛」。聽到小春這一席話,媽媽一語不發大口吃麵,吃完便起身將家裡的錢蒐集起來給小春,小春不領情並推開媽媽,起身後還露出一抹勝利的微笑(拒絕接受幫助,只是為了報復媽媽)。
小春接著吐露一個人帶孩子所承受的壓力,並對於「有母愛就沒問題」感到懷疑,因為自己「從未得到母親的關愛」。聽到小春這一席話,媽媽一語不發大口吃麵,吃完便起身將家裡的錢蒐集起來給小春,小春不領情並推開媽媽,起身後還露出一抹勝利的微笑(拒絕接受幫助,只是為了報復媽媽)。
媽媽的愛
-
對小春表達關心,也展現出想更靠近她的意願
-
感受到小春話語裡的攻擊,選擇把委屈與愧疚往肚裡吞
小春的愛
-
儘管否認帶孩子很辛苦,卻忍不住向媽媽傾訴單親的不易(心底仍想要靠近媽媽)
如果你愛我,就不會讓我失望?
小春:「我很愛我的孩子,我從不認為他們是負擔」
-
小春暗諷同為母親,她沒有拋棄自己的孩子(好媽媽),母親當年卻拋棄了她(壞媽媽)
小春要媽媽撤回對她的援助意願,寧願領政府補助也不願拿她的錢。
-
小春曾被媽媽拋棄,擔心如果依賴媽媽,隨時又會經歷被拋棄的創傷
→ 我們認定為真的一切,可能都只是片面、不完整的,卻容易不斷蒐集強化自己執念的證據。
00:14:45 真理的反面,是另一個真理
拾回遺落的愛
小春小時候很喜歡爸爸。當年媽媽要離開時,問小春要不要一起走,但小春選擇跟爸爸在一起。小春一直以為,外遇是媽媽拋下她的原因,後來才發現,媽媽其實是受到爸爸家暴才離開,於是決定向媽媽道歉。
-
媽媽沒有戳破小春爸爸的完美形象,是出於愛護小春的心情
-
對媽媽來說,反倒認為是小春拋棄她、不與她親近
母女間的嫉妒與競爭
身為母親,當伴侶疼愛女兒更勝自己時,會對女兒感到嫉妒,如果不允許、不承認自己有這種感受,可能會對女兒特別好/差。
→ 母親要有夠強大的自我,去消化對丈夫跟女兒的失望。
例:「先生把一部分的注意力轉移到女兒身上,我依然是個好太太,不會因為他們感情好而被排斥」。
00:19:48 回家~在關係裡展現真實
小心翼翼地靠近
小春得知自己得白血病時,低著頭帶著兩個孩子請求媽媽的收留,也因此多了很多跟媽媽交流的機會。某次小春煮東西時昏倒了,媽媽讓小春先去休息,並幫她熬了粥。久違地感受到媽媽的照顧,小春安然地睡著了。
當媽媽端來熬好的粥,看到睡著的小春,忍不住伸手撥她的頭髮,結果小春突然醒來,媽媽急著收手打翻了粥。原本媽媽想把粥端走,小春卻馬上抓著餐盤說:「我想吃」。
當媽媽端來熬好的粥,看到睡著的小春,忍不住伸手撥她的頭髮,結果小春突然醒來,媽媽急著收手打翻了粥。原本媽媽想把粥端走,小春卻馬上抓著餐盤說:「我想吃」。
-
母女倆都想靠近彼此,也很害怕打破當下的美好,所以每個眼神、動作,都需要確認自己是安全的,才敢多往對方靠近一些
真相大白
小栞向媽媽吐露隱瞞多年的祕密。三年前,小春的老公(小信)為了讓小春跟媽媽和好,私下來拜訪岳母。小信吃完晚飯後告辭,小栞則偷偷跟蹤姊夫上電車,表現不太自然的小栞引起了小信的注意,小信想關心小栞,小栞卻大喊有電車癡漢,害姊夫受到群眾的追打,在慌亂下不慎掉入鐵軌,最終被電車撞到身亡。得知真相的媽媽,告訴小栞絕對不能讓姊姊知道此事。
-
小栞跟蹤姊夫,是潛意識裡對姊姊感到好奇,也是害怕姊姊回家後,會搶走媽媽的愛
-
對媽媽來說,她與小春是一段失敗的母女關係,因此生下小栞後,極力維護兩人的關係,變得過度討好、保護小栞,導致小栞的能力被弱化,一直需要媽媽的照顧
-
媽媽不讓小栞告訴小春真相,看似是保護小女兒,實際上底層是透過控制她,來滿足自己展現母愛的需要
對彼此發出恨意
得知丈夫是被妹妹間接害死之後,小春質問媽媽是否早就知道真相,媽媽故做鎮定,告訴小春妹妹當時還不懂事,彼此都是一家人,希望小春忍耐並繼續住下來,要恨就恨她就好。談不下去的小春起身離開,媽媽抱著她腳不讓她走,小春則堅定地甩開媽媽。
-
小春心底在跟妹妹爭奪媽媽的母愛,渴望媽媽能站在自己這邊
小栞意識到自己不離開媽媽的保護,便永遠無法長大,因此跟爸爸知會一聲後,便搬出去住,媽媽對此感到很失落。後來,小春鼓起勇氣請媽媽做骨髓檢測,失魂落魄的媽媽拒絕了,一邊說道「明明不是小栞的錯,可是小栞太善良,因為罪惡感走了,錯的人是我」。
-
媽媽的話裡帶有對小春的埋怨(小春不原諒小栞,才害她搬走了)
→ 衝突不一定會伴隨著關係破裂,有時敢於發出恨意和攻擊性,反而才能真正的理解、靠近。
00:30:06 有愛有恨,關係才能真正親密
後來媽媽跟小栞都去做骨髓配對,配對成功的小栞,順利將骨髓移植給小春。
-
小春不只治好了疾病,也發現自己一直以來都被深愛著,真正回到心裡的家
→ 彼此不放棄靠近與理解,最後才終於看見了「恨」背後的「愛」,「拒絕」背後有份擔心自己受傷的「脆弱」。
對家擁有矛盾的情感,讓你想靠近又害怕受傷害,邀請你加入全新線上課程《回家》的學習~李玉婷心理師將會帶領你重新認識原生家庭,明白複雜的情感背後,藏著什麼樣的真心,幫助你更靠近自己,與家保有最舒適的距離!
即日起至8月26號,《回家》享有超早鳥優惠$2199,邀請你把握優惠期間,來一場深層的療癒之旅~?
【線上課程】《回家》~深度自我療癒,學會愛與被愛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20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tgnosG_fQRM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20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tgnosG_fQRM
※ 已下載用戶請更新至最新版本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