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情建議怎麼給?你會「勸離」還是「勸和」?|【你好,世代#23】

主持人:昶維
來賓:嘉玲、廷廷
 
 
 

00:00:00 感情問題「一律建議分手」?

以前面對感情問題,親友都會勸伴侶「床頭吵,床尾和」;現在看到伴侶吵架,則有很多人會勸離,認為不適合就分開。
 
 

廷廷:感情問題一律建議「不要勸」

學生尋求感情建議時,廷廷只會陪伴、聆聽,透過提問幫助對方思考,釐清想法、感受。
 
  • 旁觀者不比當局者清楚他的生命歷程、真實狀況,隨便給對方結論、做法,是不負責任的行為
  • 無論分手與否,讓對方明白身邊有關心他的人會陪伴他,學習為自己做決定、長出承擔後果的能力即可
 
 

嘉玲:幫為情難受的對方做決定,無法縮短彼此的痛苦

  • 對方或許還沒有準備好做決定,儘管因你的決定獲得好結果,卻可能因此對你產生依賴,當他之後遭遇問題,也期待你能幫他做出好的選擇,雙方逐漸形成工具化的關係,屆時你的決定若出錯,反而可能被對方埋怨
  • 個案面臨抉擇時很掙扎,心理師不會直接給答案,而是先釐清他如何走到今日的困境(如:過去生活都由父母安排,所以沒有為自己做決定的經驗),陪他長出做決定的能力
→ 明白自己要什麼,在過程中有體會、成長,進到下階段才會變得更好。
 
 


00:11:04 對方尋求建議,我該給意見嗎?

從提問方式,聽出對方心裡是否已有答案

1.「沒有答案」的提問-希望有人幫忙評估、分析他的決定,跟他共同承擔結果

例:我想要分手,但我會過得更好嗎?
 
  • 面對沒有答案的人,不分享自己的看法,而是陪伴、傾聽,透過問句引導對方思考
 
 

2.「有答案」的提問-內心已經有明確的目的地,只是不知道如何到達,希望跟人討論具體做法

例:我想要分手,你覺得怎麼分比較好?
 
  • 可以陪伴有答案的人一起思考,釐清他的想法、感受

→ 引導對方跳脫困住他的思維,換個角度看現在的問題,或許在考慮到新的面向後,他就能清楚自己想要什麼。
 
例:如果你現在單身的話,會選擇跟眼前的人在一起嗎?(視角:損失 → 獲得)
 
 


00:17:18 無法離開危險關係,是一種「上癮」?

有時離不開危險關係,是因為能從中獲得某些滿足(如:安全感、依賴感),如果內在需求未被解決,很容易在離開之後,再次陷入相同的情境。
 
  • 有時好意勸告對方,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反彈,讓他離你越遠
  • 除非對方遭受生命危險,需要你立刻拉他出來,否則陪伴即可
  • 無論對方是否決定離開,後果都是他自己要承擔的
→ 人都有心理免疫力,只要能夠負擔得起風險、代價,無論決定是否正確,時間都能讓人慢慢看見自己的真心想要。
 
 


00:25:02 《好好說再見》~分離不等於失去

《好好說再見》優惠最後一天!

面對分離的恐懼,線上課程《好好說再見》帶你用宏觀的視角,看見分離最珍貴的價值與意義~今天晚上12點前(11月13號)加入課程,只要優惠價$2888!和啟點一起學會分離,擁抱自我成長❤️
 
【線上課程】《好好說再見》~找回愛與安全感的分離必修課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16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OUr1o6lZBpI

相關影音

感情建議怎麼給?你會「勸離」還是「勸和」?|【你好,世代#23】

2023-11-13

告別眷戀,跟你的「前任」說再見|【一天聽一點#1471】

2023-04-24

【心理敲敲門#88】讓人又哭又笑的「關係」,到底是什麼東西?|愛情的科學理論|愛情裡的「依附模式」怎麼來的?

2021-08-21

你是灑脫?還是冷漠?|【一天聽一點#1225】

2022-02-08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