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衛機轉,讓你身不由己!|精神分析5-3|【心理小學堂#4】
00:00:00 性學發展歷程
5個階段:口腔期、肛門期、性器期、潛伏期、生殖期
精神分析是一門養小孩的學問,非常重視6歲前、3歲前的關係與生命經驗
口腔期 — 0-1歲
肛門期 — 1-3歲
性器期 — 3-6歲,又稱性蕾期、伊底帕斯期
潛伏期 — 6-12歲
生殖期 — 12-20歲
肛門期 — 1-3歲
性器期 — 3-6歲,又稱性蕾期、伊底帕斯期
潛伏期 — 6-12歲
生殖期 — 12-20歲
口腔期
-
小孩的吸吮能力是天生的,在不安的狀態下會透過吸吮安撫自己
-
主流說法:在1歲以前盡可能滿足吸吮的慾望,讓孩子對這個世界是有安全的
-
長大後的固著狀況或重複行為,都跟口腔期很有關係
長大後對食物有高度的需要,有一派說法,就是口腔期可能沒有得到完整的滿足,需要透過大量的吃,才會感覺到好一點。
肛門期
-
這個階段是人第一次有「掌控感」
-
有一派說法:肛門期也是你生命中最早的「創造」(創作大便)
-
這段過程不要太嚴格,可以讓孩子將來面對自己所創造的一切,有比較好的態度
因為大便是他創造出來的,跟他講大便很髒、不要碰的時候,某種程度上也是讓孩子覺得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,因此當這個階段的孩子想要上廁所時,可以給他多點空間允許。
性器期
-
開始學習較多「超我」
-
進入有競爭意識的重要階段
閹割焦慮:男孩很喜歡媽媽、想要擁有媽媽,就會想要取代爸爸
有一派說法:我們現在的文明、宗教都圍繞在防止人類亂倫,因此很多規則都圍繞著這件事制定規則
小孩可能會看著爸爸媽媽的婚紗照,很生氣地說:「為什麼沒有我?」
有一派說法:我們現在的文明、宗教都圍繞在防止人類亂倫,因此很多規則都圍繞著這件事制定規則
小孩可能會看著爸爸媽媽的婚紗照,很生氣地說:「為什麼沒有我?」
-
此時,孩子玩遊戲的能力狀態會變好,在玩的過程中,他也會開始覺得自己某些能力還不錯
教養態度:偶爾讓他贏、偶爾要平等、偶爾要贏他,孩子會開始有規則感、競爭感,而這個競爭是遊戲、是好的事情,將來孩子長大後,面對競爭的態度會是比較正向的。
-
如果在這個階段,無論孩子做什麼,你都攻擊他、否定他,未來要不是很害怕競爭,就是一直想要反抗
00:15:30 人之所以會出狀況
-
太固執
-
退化行為
有些媽媽生了二寶之後,大寶都會退化,因為他感覺到焦慮,愛被剝奪、被分化了。
※ 精神分析的原則:不會評論一件事的好壞,並非以道德評價來看待一個人
00:17:59 防衛機轉
-
焦慮時,會出現的行為模式
-
防衛機轉是保護自己的方式,但如果長期使用、固著在某一個防衛機轉,就會發展不順利
-
把這些防衛機轉標訂出來後,做這件事時可以更有意識
壓抑
-
通常會在潛意識裡執行
-
生命中有一些重大的創傷或消化不了的經驗,我們會把它遺忘
-
有些人會在治療的過程中,某段記憶忽然回來,從潛意識變成意識
-
在一些集體式的文明創傷也會發生(中國的文革時期、台灣的228事件…)
-
你是忘記了,還是害怕想起來?
否認
-
多在意識層面警醒,較容易被看見
過年期間吃很多,明明體重有變化,但死不去量,讓自己好過一點。
反向
-
夭鬼假細禮(台語,貪吃假裝客氣)
有些人很在乎錢、也想賺很多錢,但不想承認這件事,因此把錢貶抑到另一個狀態,表面上不在意,私底下卻忌妒有錢、過得好的人。
-
承認、接受自己所有的情緒,才有機會看見,是什麼讓你在壓力下,需要這樣消化掉處理不來的情緒
投射
-
把自己消化不了的情緒或念頭丟給別人
明明很喜歡對方,卻不想或害怕承認,為了不讓自我受損,反過來說是對方勾引你。
對中年男性下意識的討厭,因為投射和自己父親的關係。
對中年男性下意識的討厭,因為投射和自己父親的關係。
-
一段內容出去,有很兩極的反應時,要有心理強度、不要太快接下,否則會讓自我概念不穩定
置換/替代/發洩
-
欺善怕惡
-
明明有情緒、有不滿,但無法面對覺得比自己厲害的人,便轉向比較好欺負的
-
把消化不來的東西,置換、宣洩到無法抵抗你的人身上
00:31:09 結論
-
防衛機轉不是壞事,適度的使用可以保護自己
-
自我概念太強或太弱都不好,但太執著使用某些防衛機轉,會自我欺騙、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
(其他防衛機轉將於下周節目介紹!~)
00:32:31 成為你想要的改變
【線上課程】《成為你想要的改變》搞定拖延與分心,找回掌控感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09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09k1c-8GUgs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09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09k1c-8GUgs
優惠 $2899 即將在3月2日晚上12點截止~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