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望孩子更健康,爸媽需要有的心理準備?|阿德勒5-5|【心理小學堂#11】
00:00:00 阿德勒對社會的影響
-
1920年代,阿德勒學派在歐陸、美國學校體系非常流行
-
阿德勒很願意到學校指導老師,矯正了當時教育體系的問題
-
重視家庭教育、孩子的教養(把孩子當主體)
※ 孩子的教養 — 根據每個孩子的狀態,適合不同學派的做法
00:04:30 阿德勒學派的優點
家庭教育與兒童治療
-
做個案時指導性高,強調教育父母親
-
好的治療關係,是父母親與治療師是合作的關係
-
知道孩子的行為,對他而言的好處是什麼?
常見狀況
-
當孩子有狀況,越不承認自己有部分責任的家長,孩子癒後狀況越差
-
父母親抗拒太大時,可能來自他們的成長經驗
一旦承認自己不好,自己父母親的角色就會被質疑、或他們必須面對自己痛苦的童年經驗
-
孩子有狀況,可能來自父母親婚姻的問題,因為小孩能意識到父母親的感情好不好
重視目標,發現事情背後的動力
-
可以在認知層面上運作
治療關係較積極、有流動
-
和個案面對面、會挑戰個案
-
會隨著個案提供的材料做分析調整
00:14:28 阿德勒學派的缺點
-
當事人需要有一定的自覺、配合度要高、願意向內看
個案心理強度不夠時,會處在否認的狀態,不認為「做什麼事情都有目的或好處」
-
成長過程中較沒有資源、相對弱勢的人,比較沒有穩定的環境讓人長出底層的東西,長大後在面對治療時會有很大的壓迫
不同學派的不同想法
-
每個學派都有限制和優點,幫助你圓滿自己
-
心理學幫助我們提高自我覺察、對事情有更多看法
00:20:41 《好好在一起》即將上線!
啟點文化全新線上課程《好好在一起》即將推出!
【線上課程】《好好在一起》找回親密享受獨立,在關係裡自由~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12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12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