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有責任感的你,怎麼做事比較順利?|【超時空心事#14】
00:00:56 勇於承擔且鞠躬盡瘁的丞相~諸葛亮
西元221年,曹魏政權篡奪漢室,導致漢朝滅亡。原本想幫漢朝平定天下的劉備被迫在四川稱帝,建立蜀漢政權。兩年後,劉備臨終前在白帝城,將17歲的兒子劉禪託付給丞相諸葛亮,並囑咐他「若劉禪無能,君可自取」。
劉備去世後,留下因戰敗東吳而元氣大傷的蜀漢。諸葛亮為延續劉備的意志,多次北伐曹魏,企圖恢復漢朝。然而,蜀漢內部矛盾重重,劉禪壓制不住各方派系的紛爭,使得諸葛亮在前線承受極大的壓力。
儘管如此,諸葛亮始終沒有輕視劉禪,還透過《出師表》以示忠誠,並在北伐時任用不同派系的人才,因此諸葛亮在世時,蜀漢政權才得以持續壯大。
劉備去世後,留下因戰敗東吳而元氣大傷的蜀漢。諸葛亮為延續劉備的意志,多次北伐曹魏,企圖恢復漢朝。然而,蜀漢內部矛盾重重,劉禪壓制不住各方派系的紛爭,使得諸葛亮在前線承受極大的壓力。
儘管如此,諸葛亮始終沒有輕視劉禪,還透過《出師表》以示忠誠,並在北伐時任用不同派系的人才,因此諸葛亮在世時,蜀漢政權才得以持續壯大。
有才能的諸葛亮為何不直接取代劉禪上位,實踐恢復漢朝的理想?
00:03:58 為何有能者未必會上位?
-
能力有許多層面,無法僅以特定指標評斷一個人是否「有能」
諸葛亮或許在智力上勝過劉禪,但在政治合法性上,卻未必具備成為上位者的資格。
→ 若世界只遵循弱肉強食的「叢林法則」,掌權者的眼裡,勢必容不下比自己更有才華的人,人類的文明、組織,將缺乏新的刺激而難以進步,並處於動亂不斷的局面。
00:13:10 接下燙手山芋,3方法讓你力挽狂瀾
定義不同層次的能力~某人會存在,必有其合理之處
諸葛亮明白元老派(武力與威望)、益州派(掌握地方勢力)、荊州派(智囊團)各自的優勢,因此在北伐期間靈活運用各方力量。
-
當你有權力任用人才時,要能夠看見每個人的不同能力與價值,讓大家都服氣
-
懂得知人善任才能長久服眾,並讓團隊得以均衡發展
(戰)馬上可以打天下,但無法治天下。
認清戰略位置
諸葛亮能帶領眾人北伐,仰賴他不斷與各方派系維持良好關係(如:李嚴曾陷害他,但諸葛亮仍重用李嚴的兒子)。反觀後繼者姜維一意孤行,以至於難以獲得足夠的支援。
-
大展鴻圖前,需考量當前的局勢與處境,行動與目標擁有足夠的合理性,才可能得到旁人的配合
擺正承擔責任的姿態~別把最低限度當成主訴求
-
過於強調自己的「努力」(最低限度),只會讓人覺得你沒有「能力」
-
接下棘手的任務,固然得付出加倍的心力,但是想建立威望,要懂得在眾人面前就事論事,消化自己的委屈
00:22:32 啟點文化週年慶~全館線上課程優惠中!
讓滿腔熱血的你,懂得如何獲得支持:
即日起至10月21號,在同一筆訂單裡加入啟點文化線上課程,享有一門95折、兩門88折、三門以上79折的優惠,誠摯邀請你跟我們一起學習、一起前進!(每張訂單獨立計算,折扣無法累計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