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,能買到幸福嗎?|【一天聽一點#1482】

00:00:00 錢是否能帶來幸福?

研究發現「收入」和「幸福感」,有「magic number」的關係。在年收入7萬5千美金(台幣220萬左右)以下,收入越高,幸福感越高;但超過7萬5千美金,收入越高,卻無法帶來更高的幸福感。今年3月,「幸福臨界值」從7萬5千調整成10萬美金。
 
※ 邊際效益遞減:吃到一個喜歡蛋糕很開心;吃第二個時也很開心,但開心強度下降;等吃到第五個的時候,只會覺得膩。
 
 
 

00:02:53 比較而來的幸福

伊斯特林悖論:「幸福經濟學之父」的理查德·伊斯特林發現,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,調查不同收入的人,會發現收入越高、幸福感越高;但是對特定某一群人來說,隨著時間推進,收入增加,卻不一定更幸福。
 

金錢帶來的幸福感,是「比較」出來的

  • 幸福感是否會隨收入增加而提高,是「跟自己比」以及「跟別人比」競爭的結果
個人收入變高,跟自己比,會感覺更幸福;若身邊的人收入也變高,幸福感就會下降。
 
  • 當收入變高,生活水準和消費水準會跟著改變
租更好的房子、買更好的車、交更有錢的朋友,所以比較的對象,就會是生活水準更高的人,於是「跟自己比」會變快樂,但「跟別人比」又不快樂了,兩種比較的力量相互抵銷,讓收入變高時,幸福感沒有跟著提高。
 
 

追求「相對幸福」:快抵達終點時,終點線卻不斷往前移動

→ 想依靠「錢」來獲得幸福,勢必沒有終點。
 
 
 

00:06:22 絕對幸福

絕對幸福:不需要跟別人比,就可以獲得的幸福感

幸福經濟學之父伊斯特林:「家庭生活和健康,是通往幸福的捷徑,而且這條通往幸福的道路,對每個人都適用。」

經濟學家發現,在「特定時間點」調查一群人,身體越健康的人越幸福;追蹤「特定的人群」幸福感隨時間的變化,發現幸福感和健康狀況成正比,個人感受到身體越來越健康,就會感覺越來越幸福。
 
  • 健康帶來絕對幸福感,不需跟別人比較
  • 身邊有更健康的人時,可能會羨慕,但不會忌妒,更可能是期許自己向他們看齊
  • 花時間經營和家人、伴侶的關係,好好溝通、陪伴,也能獲得絕對幸福感

相關影音

錢,能買到幸福嗎?|【一天聽一點#1482】

2023-05-11

《寫作小學堂─學員分享》學寫作,同時學了溝通的超酷寫作課~蔡蕙如

2020-02-20

「跳槽」前?你需要先問自己的三個問題|【一天聽一點#1427】

2023-02-01

【一天聽一點 #989】你對什麼事有反應?決定了你的生活品質

2020-12-08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