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怎麼陪伴一個人? 【一天聽一點 #1027】
歡迎來到《一天聽一點》,在這裡我們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,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,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,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哦!
在過年期間,我想是很多朋友陪伴家人的重要時刻,尤其在台灣我們非常地幸運,我們的疫情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,所以呢,在最大程度上我們都還可以算自由地陪伴我們的家人,跟他們好好的相處,只是跟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候,因為個性的差異,不知道你有時候,會不會感覺到有一種溫差感存在?
可能個性比較冷,而對方比較熱,或者是反過來。
當然了,在過年的狀況底下,隨著年假的結束,也就是那幾天過去就算了,可是有時候是在我們生活裡,特別是你在面對那些你真的好在乎的人,而你們之間又真的存在這樣的溫差,那這時候該怎麼辦呢?
其實關於這件事,我在這裡就很想跟你說哈克跟我分享的一篇文章,熟悉我們啟點文化線上課程的朋友,一定對於哈克這個名字不會太陌生,他是我所有認識的朋友裡面最會使用隱喻,並且透過「引導冥想」的技術,陪伴很多人靠近自己也靠近別人,他在我們的「啟點文化線上學苑」有一門課程叫做《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》。
哈克跟我分享的文章,都是他自己寫的,而且都是真實發生在他自己跟他身旁朋友身上的事情,還有一系列的文章叫做《關於陪伴這件事》,這一系列文章當中,其中有一篇我看了就很有感,這一篇的標題叫做〈陪伴的時候,眼光看哪裡〉,文章開始這麼說的哦:
年輕又用心的諮商師是這樣子問我:『哈克,今年的冬天說來就來,即使知道寒流會到,身體依然來不及反應,在想著會不會有些人的寒冬也是這樣呢?冷冷的天,幾個接觸過的學生,他們也把自己過得冷冷的、沒有感覺,會不會這是他們一直以來度過寒冬的方式?
在晤談裡也像是在調溫度,一下子太暖太流動,說不定他們也會不適應啊,所以我想問問哈克,當我們遇見在這樣的寒冬裡,變得冰冷、僵硬沒有感覺的人,我們怎麼靠近、怎麼陪伴,或者是讓那一點點的溫暖有機會延長呢?』
問題說到這裡,這真是一個讓人好想回答的問題啊!哈克說,很有意思的是,我們常常想著這兩個端點,一個端點是「很有感覺」,另外一個端點是「沒有感覺」,我們很容易一眼就看到這兩個端點,是因為他們是非常外顯的行為,
同時我們需要把眼光,從這兩個外顯的端點移開;因為這兩個端點都是「結果」而已,而結果比較沒有辦法轉化和注入能量,產生質地的改變,那麼我們可以移動到哪裡呢?
說不定啊,可以移動到「投入耕種」或者是「任其荒涼」。
這兩個不同的視角,下面有一張照片,照片裡面是一個雞舍,這個雞舍是10隻母雞在裡面奔跑、遊戲,還有下蛋的地方,我從這個冬天開始慢慢地開墾、耕種;
剛開始,我先撒了一些茼蒿的種子,然後種了一些東海岸農家都會種的粉豆,再來我從水圳引流水來灌溉它們,開始的時候,用比較大的間距,種下南瓜的小苗。
要離開荒涼,有時候是勞動身體,讓整個人的身體和心,熱熱地投入耕作裡,而投入生命的耕種,不會一開始就知道這塊土地最適合種的,到底是什麼?
於是呢,「試試看」成了我們陪伴生命荒涼的孩子,在這個時候,需要認認真真投入的眼光。
好的,文章跟你念到這裡,聽完之後你有什麼感覺呢?
我自己啊,在讀完這個文章也經常有這樣的反思哦,好像我們跟他人接觸、我們跟他人靠近,就只有感覺好跟感覺不好,就只有冷跟熱,這兩個不同的端點,我們好像都很忽略這中間「加溫」的過程。
或者是這中間,一點點的遷移、移動,所以呢,我們都太著急地想讓「互動」,成為我們理想中習慣或喜歡的樣子,而卻忽略了任何事情都需要「時間」啊!
如果用「耕種」跟「開墾」作為隱喻的話,你會發現我們種任何東西,都不是今天播種,明天就收成的不是嗎?
而開墾一塊地何嘗不是如此?
都是從原本一眼望去的荒蕪,慢慢地開始有了秩序、有了不同的生命力,所以呢,我每次在讀哈克的文章,或者是聽哈課的課程、跟哈克相處,在他身上我都可以感受到這樣的一個品質,他可以用很簡單的隱喻,讓我們心中所糾結的,讓我們覺得有點鑽牛角尖、有點受困的那些東西,慢慢地解開來。
這份靠近自己跟靠近別人的品質,會是現在的你想要的嗎?
其實我遇到很多朋友,特別是我長期的聽眾,都有一種渴望,想要好好的去靠近別人,可是說到靠近哪,他真的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,在我們做任何事情之前,我們可能都會有些擔心、有些害怕。
我們可能心中都藏有一些脆弱,很怕別人看見,不知道別人會怎麼想自己,所以呢,雖然我們很渴望靠近,但是我們有時候在行為上是會逃避的,因為有時候我們會把焦點放在自己夠不夠好、別人怎麼看;
但是呢,我們很少把焦點放在「那你是用什麼出發點?」「你擁有的是什麼?」任何人,包含你,你只要想要靠近別人,那都可以說明你其實已經擁有一顆柔軟的心,這份柔軟,我們可以先給自己好好的感受自己的情緒跟感覺、自己的脆弱跟慌張,
有時候啊,正是因為這些帶領我們去發現了自己重要的線索,好像我們心裡有一個呼喊著想要被擁抱的內在,想要被好好的聽見,我們想要靠近心裡的呼喊又有點緊張不安,那這時候該怎麼辦呢?
其實曾經有一位跟隨著哈克學習十幾年的學生,他就這麼說的,我來引用一下,他說啊,「引導冥想是一種不用力輕柔、溫暖、不花俏卻又那麼能夠碰觸人性的方式」
是啊,說不定在某一個生命的片段裡,我們接觸了引導冥想,我們打開了哈克精心為我們準備的內容,這時候或許,閉上眼睛隨著輕輕的音樂和安靜的聲音,走進自己那一顆最珍貴的心,或許神奇不一定會馬上發生,而你渴望的光亮也不一定馬上就會來到,只是我們可以隨著這樣的引導,搭配著自己內心的節奏,開始碰觸內心的柔軟。
如果要讓自己的心柔軟,我們需要先卸下武裝,要能夠卸下武裝,需要先放下肩膀上扛著的種種,而要能夠放下這些扛著的,要先有一份對於此時此刻的信任,你願意開始試著信任自己嗎?
如果你願意的話,歡迎你可以跟著我們一起進入哈克《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》,這樣的一個神奇的引導冥想的世界,在「啟點文化線上學苑」裡《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》,我們在2月22號的晚上12點之前,還有NT$1399的優惠,期待你跟我們一起進入這內在豐盛的可能。
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,我是凱宇,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,記得「按讚、訂閱」並「留言、分享」,另外我們現在也有 Podcast的頻道,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搜尋「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」就可以訂閱我們,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,我們需要你的支持!
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和課程有興趣的話,如同今天提到的《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》記得哦,2月22號晚上12點之前仍然有NT$1399的優惠,期待你把握這個機會,詳細的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,歡迎你,我們一起試著靠近自己、也學會靠近別人。
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,謝謝你的收聽,我們再會。
相關影音
伴侶忽略你的在乎,正在偷走「你的幸福」?為何「信任漏水」是關係殺手?|【心理敲敲門#296】
伴侶在親密關係裡或許沒出大事,但每個誤會或忽視,都會逐漸侵蝕彼此的親密感,導致信任一點一滴的流失。你有把握能察覺到「信任正在漏水」嗎? 這集【心理敲敲門#296】談「信任漏水」──關係中看不見卻最致命的裂縫。故事主角阿翔與淑芬,原本是人人稱羨的模範夫妻,卻因一張「公司卡」帳單,讓婚姻出現裂痕。 節目指出,信任往往不是被「一次背叛」打破,而是被一次次忽視、誤會與逃避「慢慢磨損」。當一方渴望親密、另一方追求自由,兩人若不願坦承各自的需求,就會落入「假性和解」的循環──不談、冷處理、假裝沒事,卻讓情感越來越疏離。 要修補信任,關鍵不在於把所有細節交代清楚,而是願意「說出自己的界限與脆弱」。當你能告訴對方:「我焦慮的不是錢,而是怕我們變遠」,信任才會重新生根。幸福,不是沒有裂縫,而是願意一起修補。
找伴侶,有沒有「上進心」重要嗎?|【幸福翹翹板#48】
為何我們在選另一半時,不太會特別看重上進心,但後來卻常為此吵架?如果你覺得對方不夠上進,或對方太上進,反而帶給你很大的壓力,該怎麼辦? 這集【幸福翹翹板#48】探討「找伴侶,有沒有上進心重要嗎?」嘉玲從心理學視角說明,所謂的「上進心」其實沒有標準答案,它可能是追求事業、重視自我成長,或只是想穩穩過生活。節目帶你看見,當我們批評伴侶「不上進」時,真正在意的往往是「被理解、被重視」的需求;而當對方太上進,也可能讓人感到被壓迫。透過案例解析與溝通示範,節目教你如何從需求出發,而不是貼標籤,用更誠實的語言靠近彼此。想讓愛情從比較變成理解,這集會是很好的練習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