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都要做那件事,否則超焦慮?你被「小怪癖」綁架了?|【啟點下班後#4】
※ 本篇將分享我們的日常保健小癖好,內容無醫療宣傳之目的,若有相關疑問,請諮詢專業醫事人員建議。
「剔牙強迫症」背後是金錢焦慮在做怪? [00:01:58]
怡璇以前每天只會在睡前刷一次牙,等到出社會後忙於工作,經常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,牙痛也隨之而來。然而生存焦慮當前,輕微的牙疼並未讓怡璇特別留心處理,工作之餘只想好好休息,與之共存了三到五年。
直到終於去看牙醫時,才被診斷出牙周病,且需拔除蛀掉的牙齒。若要植牙,每顆需花費20萬,否則只能磨掉兩旁健康的牙齒來裝假牙。因無法負擔昂貴費用,怡璇選擇了後者。
學到教訓的她,從此嚴格要求自己飯後一定要剔牙,若時間允許也會刷牙。然而這樣的習慣,卻曾在親密關係中產生衝突。例如與伴侶外出用餐時,若對方飯後沒有主動留意她需要找廁所剔牙,她就會生氣,對方則常感到莫名其妙。
直到終於去看牙醫時,才被診斷出牙周病,且需拔除蛀掉的牙齒。若要植牙,每顆需花費20萬,否則只能磨掉兩旁健康的牙齒來裝假牙。因無法負擔昂貴費用,怡璇選擇了後者。
學到教訓的她,從此嚴格要求自己飯後一定要剔牙,若時間允許也會刷牙。然而這樣的習慣,卻曾在親密關係中產生衝突。例如與伴侶外出用餐時,若對方飯後沒有主動留意她需要找廁所剔牙,她就會生氣,對方則常感到莫名其妙。
情緒未被梳理,就可能轉化為情結
情緒無法表達或理解,就容易內化成情結,進而在其他生活場景中造成影響。怡璇因為「剔牙」而對伴侶生氣,實際上背後可能連動著以下心理狀態:
-
對「被照顧」有不合理的期待:認為伴侶應該隨時關注她的需求。
-
金錢焦慮:擔心若沒剔牙,未來會損失更多錢。
→ 一個表面上的保健小癖好,可能是未曾梳理的陰影留下的痕跡,而我們也會不自覺地將這些情緒「轉嫁」給身邊的人。
乾眼症不可逆,治療還能順便做醫美? [00:09:21]
昶維眼睛經常乾澀不已,後來看醫生才發現自己得了乾眼症。由於眼睛的油水比例失衡,會導致淚液蒸發過快。雖然可以透過「熱脈衝」這類醫美級療程改善,可是不但價格昂貴,還得每年做一次,而且症狀也無法真正根治,只能盡量維持現況。一旦空氣太乾、太濕,或是睡眠不足、壓力大,都特別容易導致眼睛乾澀。
日常保養對昶維來說,變得格外重要:白天用眼時,他會滴人工淚液或塗眼藥膏暫時舒緩,晚上則戴蒸氣眼罩熱敷。平時也開始吃魚油、葉黃素、花青素等保健食品,學著和乾眼症共處一輩子。
日常保養對昶維來說,變得格外重要:白天用眼時,他會滴人工淚液或塗眼藥膏暫時舒緩,晚上則戴蒸氣眼罩熱敷。平時也開始吃魚油、葉黃素、花青素等保健食品,學著和乾眼症共處一輩子。
昶維意外的發現
-
每當昶維去日本旅遊的時候,乾眼症跟長年以來的慢性鼻炎就完全不會發作,不曉得是不是跟氣候有關,還是單純因為放假沒壓力
-
躺著滑手機容易沒抓好適當的用眼距離,藍光會過於刺激眼睛,因此昶維改掉了在床上滑手機的習慣,順便避免滑到睡著被手機砸到臉
一天只吃一餐,只為了健康又長壽? [00:15:51]
彥廷從30歲開始,因為「怕胖」與「愛美」,養成「一天一餐」的習慣。當初是想控制飲食,所以透過看書、網路影片自學許多減重相關知識後,開始嚴格從減糖、減澱粉,到嘗試「168斷食法」戒宵夜。
雖然一開始常常肚子餓、嘴饞想吃零食,但自從發現:一日三餐其實是工業革命後,為了配合工作時間而設計的作息,並非人類的原始飲食習慣;許多動物實驗也顯示,吃得少有助延年益壽,他更加堅定地落實一天一餐。
久而久之,彥廷竟然習慣一天只吃晚餐,不但不會餓,還覺得腦袋更清楚。雖然碰上聚餐或旅遊時無法完全執行,他仍為自己的堅持感到由衷自豪。
雖然一開始常常肚子餓、嘴饞想吃零食,但自從發現:一日三餐其實是工業革命後,為了配合工作時間而設計的作息,並非人類的原始飲食習慣;許多動物實驗也顯示,吃得少有助延年益壽,他更加堅定地落實一天一餐。
久而久之,彥廷竟然習慣一天只吃晚餐,不但不會餓,還覺得腦袋更清楚。雖然碰上聚餐或旅遊時無法完全執行,他仍為自己的堅持感到由衷自豪。
※ 以上內容僅為個人經驗分享,不具任何醫療建議或保證。
線上課程《深度自我覺察》~凡抗拒必有情結 ,凡關注必有陰影 [00:23:20]
明知不必在意,但一看見某個人、某件事、某個舉動,就是忍不住發脾氣、難過嗎?如果你以為是自己不夠有意志力,那這門線上課程會告訴你,其實是心裡有個結,還沒鬆開。
嘉玲老師全新線上課程《深度自我覺察》,用心理學幫你打開情結、照亮陰影,看見一直影響你的潛意識,帶你真正走出「知道但做不到」的糾結,從根本改變命運!
加入《深度自我覺察》即享第一波超早鳥價 $2599,優惠只到 8 月 19 日晚上 9 點,課程連結&免費試聽第一講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23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