諮商時「掉眼淚」,就是你「了解自己」的入口|個人中心 人本主義5-5|【心理小學堂#21】
00:00:00 關係的品質 — 三大條件
1. 真誠一致
諮商師或重要的人,是否能信任自己身體的感受,有任何情緒時,會允許這個感受出來,並用適合的方式表達。
2. 無條件積極關注
諮商師要能深度且真心的關心當事人,不被當事人展現出的情緒、想法、行為左右,無論他做了什麼事,都把他當作一個獨立的人看待。
3. 正確同理性的了解
初級同理
- 成為好的存在
朋友告訴你他要被升職了
→ 問他對這件事的看法和感受是什麼,而不是你認為是好事就是好事。
→ 問他對這件事的看法和感受是什麼,而不是你認為是好事就是好事。
朋友說他很焦慮、很痛苦,想拒絕這個安排
→ 跟著他的事件,反應他的情緒:感覺你對這個調動有點焦慮,擔心自己會做不好,所以想拒絕。
→ 跟著他的事件,反應他的情緒:感覺你對這個調動有點焦慮,擔心自己會做不好,所以想拒絕。
深層同理
-
不只同理表面情緒,同理對方在判斷事件、對事件的反應是什麼,並表現出來
-
面對自己不容易,但要鼓勵當事人進去看見更深的東西
-
當你在治療中感覺到不舒服,但又覺得諮商師講的好像有道理,成長才開始
個案被推選當班長,因為不想當,就讓自己成績不好,就不會被要求、被勉強。大學時,個案又被推選為系會長,他說服自己嘗試看看,卻因為不太會處理人際問題而生病,最後不得不把工作交出去。
→ 諮商師會把這些材料放在一起,在適合的時候梳理這些經驗:「我記得你說過…,我好像看到一個模式,每次你要被人看見的時候都會害怕,而你會讓自己變不好(成績、身體),你真的在害怕的是什麼?」
→ 諮商師會把這些材料放在一起,在適合的時候梳理這些經驗:「我記得你說過…,我好像看到一個模式,每次你要被人看見的時候都會害怕,而你會讓自己變不好(成績、身體),你真的在害怕的是什麼?」
※「初層次同理」和「深層同理」並沒有誰比較好,要看談話的階段
判斷諮商師對我有沒有用?
-
你講的話,諮商師能不能做到初層次同理
-
確定能接住你的感覺,就能給彼此多一點耐心,較深層、需要技巧的諮商需要更多時間
00:15:08 表達性藝術治療的發展
表達性藝術治療
把藝術和心理治療結合,給人很大的信任和自由度,相信不一定完全需要透過對談,或是一定要有專業的人陪伴,才能前進、體會。
-
相信每個人都有創造力
-
「創造」是有療效的,可以跟更深的自己連上線
透過藝術的層次,把自己和某些東西拉出一些距離,去感受、經驗、呈現,因為做這件事情的還是自己,所以可以從中體會。
-
不只心理治療可以靠近一個人,無論是寫作、戲劇、音樂…,創作之中,都會有一些作者的影子
00:22:44 個人中心治療的優缺點
優點
-
把關係放回治療的中心,技巧不是一切,關係才是
-
給人希望感和肯定、信心,相信人性本善
-
理論較簡單,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範圍內,表達對人的關注和接納,把諮商的門檻降低
缺點
-
對陰暗面的東西關注較少,對人格違常或思覺失調症不易有成效
-
當初卡爾‧羅傑斯主要接觸者為大學生,因此個案取樣相對正面,學派中比較沒有辛苦的狀態
-
太強調溫暖,容易順著個案,而難以提出更核心的東西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