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整認識死亡,你反而能「好好活著」!|存在主義5-4|【心理小學堂#15】

00:00:00 好好認識「死亡」

死亡帶來的好處

  • 不會再拖延重要的事情:只有完整認識死亡,才能好好活著
  • 更懂得珍惜、放下對外在標籤的追求:在死亡面前,才會意識到什麼對你來說是重要的
  • 某種程度治好精神官能症(如:人際恐懼、憂鬱…):意識到死亡的接近時,長出強大的力量,去滿足更大的在乎
 
 

能安詳地離開,或是過上不開心的晚年,差別在於對死亡的準備:

對自己的整個人生狀態是滿意的,就比較不害怕死亡。
 
狄更斯《小氣財神》(又譯《聖誕頌歌》),用故事的方式具體化人如果知道自己快死,也知道別人怎麼看待自己的死亡,就會改變對生命的態度:

男主角史古基是有錢卻小氣的老闆,認為聖誕節是商人設計來騙錢的節日。聖誕節當天,外甥邀請他一起過節,但被他拒絕了,當晚,史古基遇到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個小精靈,他們帶著他回頭看過去的經驗、聽別人如何論述他、看自己未來沒人來的喪禮,看到終點的樣子,史古基決定改變現在。
 
  • 在死亡面前,我們才會意識到,自己想要活成什麼樣子
  • 站在第三者的角度,看看別人怎麼看我、對我這一生的評價是什麼?
 
 
 

00:12:33 面對死亡的焦慮

  • 瀕臨死亡時,會明白自己不能無止盡地使用時間
  • 面對死亡的焦慮時,容易出現的防衛機轉(透過方法讓自己不焦慮、合理化自己的狀態):獨特性、終極拯救者
 


獨特性

  • 面對死亡時,大部分的人都覺得自己是特別的,覺得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
例:不喜歡戴老花眼鏡,因為否認自己的老花眼,逃避老化的焦慮
 
 

終極拯救者

  • 無論如何,都會有個人來保護我,讓我處在安全的狀態
一位女個案的父母,在她小時候就離開了,所以她由祖父母養大,隨著她的成長,祖父母年紀也大了,她總是很害怕接到電話,擔心會通知她什麼。雖然她已經2、30歲,身材打扮卻都像青少女,也總是覺得自己很孤單、沒朋友。

有次她開長途車找朋友時發生車禍、差點死掉,在團體治療中表現出憂鬱,也得到了的安慰,但治療師意識到她常說自己「沒朋友」,那麼她去找的「朋友」究竟是誰?才發現個案其實有論及婚嫁的男友,刻意隱瞞是想保持小女孩的形象,讓諮商師繼續關愛她,否則一旦她成長或改變,就得從團體中離開、失去依賴。
 
  • 好起來之後,想得到的東西會不見
  • 下意識不好起來,是為了更大的好處,或有更大的焦慮
 
 
 

00:22:59 「存在主義」圍繞著我們的生活

推薦「很存在主義」電影:《美國女孩》、《橫山家之味》、《在車上》、《戀戀銅鑼燒》(又名《澄沙之味》)
 

《美國女孩》

媽媽帶著兩個女兒在美國生活,因為罹癌回台治療,大女兒因為要離開朋友,且有文化衝擊,變得不開心、叛逆、對母親失望,其實她很害怕媽媽離開,但承認死亡太痛苦,所以透過叛逆,表達「希望媽媽堅強起來、繼續當我的媽媽」。而先生也很怕太太死亡,每次太太很痛苦、沮喪、想交代後事時,先生就會打斷她的話,但這其實會讓太太更脆弱,因為她的焦慮沒辦法被接住。


《在車上》

男主角本來和老婆感情很好,一次發現老婆外遇,卻不敢和她核對這件事。老婆有天找他下班後談話,他卻因為不願面對而晚回家,沒想到回家後,發現老婆因為腦溢血過世了。透過劇情安排,男主角慢慢瞭解老婆的感情,也放下老婆的死與自己有關的悔恨。
 
  • 不敢碰觸生命中的害怕,於是帶著一個又一個疑惑面對生命,開始活得不真實
  • 痛苦來自於沒有真實的活著、帶著遺憾過日子
 
 
 
 

00:35:00 用「性」轉移對死亡的焦慮

  • 日本是「性」很發達、同時也很壓抑的國家,透過身體紓解,讓自己有存在的感覺
  • 許多性成癮的背後,都有對生命很深的失望、憂鬱、焦慮
個案的太太罹癌,但他卻有忍不住的性慾,想跟不同的女人上床、在老婆旁邊打手槍,他無法理解自己為什麼會這樣。
→ Yalom:因為害怕死亡,所以透過性來感受到存在
 
 
 
 
 

00:37:42 你對「死亡」的想法是什麼?

陽光和陰影是同時存在的,如果你想要生命活得陽光,就要有勇氣和陰影共存。
 
 
【線上課程】《好好在一起》~找回親密享受獨立,在關係裡自由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12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mZ06h9ncLH4
 
現在購買享有♡早鳥優惠價$1717♡
優惠期限只到2022年5月17日晚上12點~
 

相關影音

完整認識死亡,你反而能「好好活著」!|存在主義5-4|【心理小學堂#15】

2022-05-13

人生最大的逃避,是「自我否認」?|存在主義5-2|【心理小學堂#13】

2022-04-29

遠距工作大未來,你適合那一款?|從「疫情」看出你的「職場安全感」|居家工作優缺點|【裘我啊#47】

2021-10-22

活著,就是一場奮鬥|個人中心 人本主義5-1|【心理小學堂#17】

2022-05-27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