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很怕自己落後嗎?為何男生期待自己「強大」?|第2季|【超時空心事#56】

本季《超時空心事》將討論「父權歷史」底下的兩性劇本。

 
 

從何時開始,男性被期待要強大又可靠? [00:02:09]

西方

中世紀晚期

歐洲歷經嚴重的黑死病,促使人們開始反思生死的意義,他們將對宗教的狂熱,轉回世俗生活與人的本質之上,形成「人文主義」思潮。
 
 

文藝復興時期

當時握有大多數資源的男性,開始對「人類的極限」感到好奇,因此要求自己要健美、帥氣、體力好,也要有智慧、知識、手藝,成為內外兼備的全才。此外,當時社會仍崇拜古希臘羅馬時期的英雄,所以男人也會期望自己跟他們一樣強大。
 


東方

社會期待男性擁有遠大的志向、能成大事,不夠強大便會被淘汰。
 
例:「男兒當自強」、「男子漢大丈夫」。
 
 
 

現代男性還會被期待「要比其他人強大」嗎? [00:06:23]

男性普遍對世界抱持著「物競天擇」、「弱肉強食」的信念,認為唯有變得強大,才不會吃虧、被欺負。
 

1. 男性被認為「肩膀比臉蛋重要」

  • 男性不只經常被期待成為「一家之主」,擔任家庭裡的決策者、保護者與經濟支柱,也容易以此自我要求
  • 異性戀女性挑選進入長期關係的男性伴侶,也傾向選擇「有擔當」的對象
  • 「有臉蛋、沒肩膀」的男性,往往容易被大眾恥笑是「小白臉」或「吃軟飯」
 

2. 男性被要求「經濟與情緒穩定、能力多、負責任」

  • 男性容易被預設會修東西(電腦、家電、水電…),以及善於危機處理
  • 男性的價值變得很「功能導向」,進入關係後只能不斷以行動證明自己是可靠的,做了很多事才會感覺被愛
  • 最終在關係裡,過於執著成為「可靠的人」的男性,在投射性認同的作用下,驗證了自己心裡的預設:「被愛是因為有用,不是因為存在就值得」
 


強大是一種對男性的隱形壓迫

  • 「追求強大」能讓人有進步的動力,然而在各方面都被要求或自我要求「強大、可靠、值得信賴、有用」時,就會成為一種壓迫
  • 「強大」得靠著與他者一較高下才能印證,因此男性之間很容易出現競爭意識,難以在一件事上相互尊重、取得共識
  • 把「強大」視為被愛的必要條件時,男性間的競爭,便是在比較誰比較值得被愛,包括獲得異性的親密愛,以及同性間的敬愛
例:男性之間,常常會把自己認定的強者叫做「大哥」或「大神」。
 

延伸學習:你會經常無意識對他人產生比較心態,難以放鬆看待一件稀鬆平常的事嗎?或許這一切跟你的成長經驗有關:過去你努力贏過別人,只為了獲得父母的關注。雖然漸漸變得比身旁的人都還強大,但心卻感到越來越空虛,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……
 
線上課程《回家》~深度自我療癒,學會愛與被愛
 
李玉婷老師主講的線上課程《回家》,將陪你回到原生家庭,看看你的創傷從哪裡而來,重新找回使用能力的掌控感,懂得愛與被愛的真諦!
 
 
 

男性如果不強大,會發生什麼事? [00:14:08]

周杰倫《超人不會飛》:「拯救地球好累,雖然有些疲憊但我還是會,不要問我哭過了沒,因為超人不能流眼淚。」
 
  • 雖然現代男性比較被鼓勵表達脆弱,但是當他們受害時,社會似乎還沒準備好傾聽他們的心聲時。這也讓男性在試圖表達時,感受到很高的自我威脅感
例:好萊塢演員強尼·戴普(Johnny Depp)曾被前妻安柏·赫德(Amber Heard)指控家暴,在尚未證實的情況下,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強尼,因而被失去片商封殺。不料事件後來大翻轉,種種證據顯示安柏更是關係裡施暴的一方。
 
  • 男性過往一直被期待是強大的,所以受害時更難知覺到,並且容易忽視不舒服的感覺,但一樣會出現「戰、逃、僵、討好」的創傷反應
例:在親密關係裡受傷,卻表現得很麻木。
 
例:男性習慣用自嘲的口吻闡述自己被騷擾的經驗,男性之間也會毫不留情地互相嘲笑。
 


男性該如何卸下強大的盔甲,好好表達脆弱?

先允許自己表達,但不要求別人有回應

現代社會雖然越來越鼓勵男性表達脆弱,許多男性仍缺乏練習的機會與空間。因此有一群男性仍然難以向身旁人袒露心聲;而另外有一群男性則是在表達時,選擇一次把情緒「整包丟出去」,又因為太害怕面對後果,所以一股腦的表達完之後,就不知該如何是好,彷彿期待著有人會來安慰自己、幫自己解決痛苦。

試想如果你的父母經常情緒勒索你,把情緒全都丟到你身上,你會多半也只想逃離他們吧?所以表達脆弱,應該是為了對自己溫柔,而不是將情緒當成責任推給他人。當你能把自己的責任認回來,也才會讓想幫助你的人,不會感到太過負擔。
 
 

不強大的男性,容易被認為沒用?

1. 日本最強軟飯男~Fumi 君

日本一位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的男性,出社會十多年來從未工作過,都是靠歷任女友的供養。不過他每天會幫女友準備便當、接送上下班,負責打掃家裡,所以這些前任都對他抱持著很好的評價。

即使如此,Fumi 君仍被許多人質疑,他的相貌平平,會不會是在「財富」或「性」方面有異於常人之處,否則怎麼可能贏得女性們的芳心。
 


2. 網路迷因~杰哥不要

2012 年教育部製作的宣傳短片《如果早知道男生也會被性侵》,講述一名男高中生阿瑋,被一名成年男性騙到家中性侵的故事,藉此宣導男生也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。然而劇中阿瑋一句「杰哥不要」的台詞,卻成為了網路瘋傳的迷因。

→ 如果劇中被侵犯的主角變成女性,還會成為迷因素材嗎?
 
我們是否經常以為,取笑或調侃男性,他們不會太在意?但這其實無助於他們學會事情,因為他們感受到的只是被排斥,反而會逼迫自己繼續維持強大的盔甲。
 
 
 

慕強擇偶真的存在嗎? 男性逼自己強大,會發生什麼事? [00:25:39]

※ 這裡的「強」是指有權力、地位、能力,以及性格上的自主、果斷與剛強。
 
 

慕強擇偶確實存在,但往往是「共構」出來的

誰被訓練要慕強?

  • 女生從小常被鼓勵要找個「可靠的伴侶」,長大後若沒有對象,也會被旁人催促,否則老了沒人「依靠」。認定女生的安全感來自外界,且終究需要另一個人來保護
例:好萊塢演員妮可·基嫚(Nicole Kidman)曾提到,自己年輕時嫁給愛情,但與有權勢的男性(前夫湯姆·克魯斯)結婚,確實保護她免於性騷擾。
 


誰需要靠強大來吸引人?

  • 男性從小被鼓勵要「強大」,因此會把另外一個強者視為榜樣,或者想要打敗強者並取而代之
例:Podcast 節目《股癌》主持人謝孟恭,被戲稱為「直男巧虎」,因為只要他說什麼,許多直男都會照做。原因在於他投資成功、家庭幸福,讓許多男性羨慕,想活得跟他一樣。
 
  • 社會賦予男性傳宗接代、照顧父母的責任,若想成為「負責任的人」,就只能背起這些重擔,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
→ 「把另一個強者視為榜樣」也是一種慕強心態,源自於生存焦慮。男性往往透過這樣的比較,試圖找尋自我存在的價值,以及是否能藉此吸引伴侶。深怕自己不夠有用,就會被淘汰。
 


當「強大」變成「被愛」的前提,就沒有真正的「愛」

如果在親密關係裡,只有「夠強大」才會得到尊重與認同,那這般相敬如賓的關係,還可能存在真正的親密嗎?

→ 真正的愛不是為了交換,而是即使看見了彼此的有限,仍願意去愛。
 

男人的「強大」跟女人的「柔弱」,其實都是一種人格面具,相反的兩方雖然因此很契合,卻很容易卡在拯救者跟被拯救者的角色,停留在「假我」狀態裡,難以感受到真正的親密。

→ 願意接受自己原本的樣子,對自己跟別人不再抱持過份的要求與想像,別人也才會把你視為「完整的人」。
 
 
 

該如何擁有剛剛好的強大? [00:34:38]

「強大」不只能幫助我們克服許多困難與挑戰,得以撐過日常生活裡的壓力與挫折,也促使人類發展更進步,但仍要注意過猶不及。
 


1. 發揮自己特有的天賦

  • 請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「強大」,選定讓自己有成就感與滿足感的領域,並好好發揮這份優勢即可,不必每個地方都要爭輸贏
※ 天賦:感覺做某件事比別人更容易一些、有多一點想法。
 


2. 學會適時求助

  • 重新思考面對困難的方式,學會在「對的時間」找「對的人」求助,不再一味苦撐著或壓抑脆弱
→ 真正的強大,是能夠承認自己的有限,並知道去哪裡找資源幫助自己。
 
 

不是夠強,才值得被愛~線上課程《回家》

線上課程《回家》~深度自我療癒,學會愛與被愛

很多人心裡都有個假設:要夠厲害、夠有用,才會被愛。久而久之,我們開始要求自己要強大,也同樣用這樣的眼光看待別人。結果,愛變成了一種交換,關係也陷進不斷加壓的循環裡。
 
《回家》陪你回到源頭,看見這些模式多半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。當你能理解、消化那份失望,就能真正放過自己,也放過身邊的人。
 
現在加入《回家》,只要限時優惠 $2799,折扣只到 9 月 5 日。給自己一次機會,讓愛回到最單純的樣子~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20
 

=====

參考資料:

  1. 作者 盧省言。《有毒的男子氣概:從希臘英雄到現代新好男人,歷史如何層層建構「男人」的形象》。網路與書出版。
  2. 作者 亞倫.強森。《性別打結:拆除父權違建》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。
  3. 作者 裔昭印。《西方婦女史》。商務印書館。
  4. 作者 Sunny Chan。《日本「最強軟飯男」13年被7女友包養!親授6大秘訣!稱靠實力留住女人心?》。UBeauty。
  5. 中國性雙標事件連環爆?「紅姐事件」點燃網路怒火!「來都來了」揭露男性性壓抑現實?【TODAY 看世界】。TODAY 看世界。

【節目主持人】

楊嘉玲 啟點文化共同創辦人/內容部總監/諮商心理師 身份多元,兼具理性與感性的思維與行動力。
 

相關影音

你很怕自己落後嗎?為何男生期待自己「強大」?|第2季|【超時空心事#56】

你認為男人一定要「強大」,才不會被欺負,也才可能被愛嗎?男性經常無意識對他人產生比較心態,難以放鬆看待一件稀鬆平常的事,到底是怎麼了? 本集《超時空心事》從「父權歷史」追溯男性被期待「要強大、要可靠」的形成脈絡,說明西方英雄敘事與東方「男兒當自強」如何塑造兩性腳本,讓男性把價值綁在功能與供養上,甚至將「被愛=有用」內化為信念。節目剖析現代關係中的隱形壓迫:男性被預設要穩定、能修理、會扛責,自我評價長期落在競爭與比較;一旦脆弱便感到羞恥或害怕被嘲笑,於是更難開口求助。主持人提出練習路徑——辨識自己的獨特天賦、把力氣投在對的領域,別在每件事上爭輸贏;練習在「對的時間」向「對的人」求助,為自己負責而非把情緒拋給他人。當「強大」不再是被愛的前提,男性也能在親密關係裡被看見為一個完整的人,與伴侶建立更真實、更平衡的連結。

2025-09-01

男生應該要勇敢?過度強調「勇氣」為何傷人?|第2季|【超時空心事#48】

2025-07-07

男人不敢哭的原因?為何男性讓自己越活越「壓抑」?|第2季|【超時空心事#54】

你有遇過平時看起來是好好先生,結果「發作」的時候,脾氣比誰都還要大的人嗎?其實是因為他們太無助了,習慣壓抑情緒與壓力直到極限,最終只好「雙手一攤」把所有問題丟出來 男性長期背負社會期待與經濟壓力,從小被灌輸「男兒有淚不輕彈」、「忍辱負重」的觀念,不敢輕易表達需求與脆弱情緒。本集深入探討「忍耐文化」的歷史脈絡,從中世紀神職人員的貞潔之戰,到東方社會的集體價值,解析男性如何在原生家庭、師徒制、學長學弟制的權力框架中,被訓練成壓抑感受、情感疏離的人。我們將剖析忍耐帶來的心理與生理代價、情感隔離的惡性循環,以及「退化」與「競爭思維」對男性人際與自我價值的影響,並提供安全釋放壓力、重建連結的方式,幫助男性用更健康的方式面對壓力與情緒。

2025-08-18

女生天生愛「照顧人」嗎?為什麼女生常常在關係裡忙東忙西?|第2季|【超時空心事#53】

「為什麼總是我在操心?」身為家裡的女性成員,你會不會常常有這樣的困惑呢?「照顧」本是一件很有力量的事情,何時變成當一個好女人的潛規則? 本集《超時空》深入探討「女性為何常被期待成為照顧者」的歷史背景與心理影響,從遠古分工到現代家庭與職場,揭示女性如何在潛移默化中被灌輸「要會照顧人」的觀念。節目也分析社會、經濟與性別角色的交錯如何加深女性照顧他人、卻忽略自己的狀況,包括「家庭主婦的無償勞動」、「情緒勞務的隱形成本」,以及「照顧者過勞」所帶來的控制慾與失落感。透過這集,你能理解「照顧」並非天生義務,而是值得被理解與共享的能力。

2025-08-11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