戒掉「本來我可以⋯⋯」,讓你現在就做到! 【一天聽一點#1088】
如果要你去想想看喔,你覺得人生裡最大的遺憾是什麼?是錯過一段感情,還是失去一個投資的機會呢?
其實喔,這些的背後,是不是都有一個共同的指向,叫做我們心中,對於這些事情,會有一種「本來我可以」的感覺?
比如說吧,「我本來可以」是一個理科攝影師、「我本來可以」是一個廚師作家、「我本來可以」是一個重訓界的KOL!
其實會有這些遺憾的發生,往往來自於我們明明知道,有些事情、有些想法想要去實踐,而且持續下去會有很多的好處,但是偏偏就是堅持不了。
再不然就是我們的才華很多,然而不知道為什麼做著、做著就半途而廢,結果一事無成!那這些問題背後的共通性,到底是什麼?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?
有一部很有名的電影,叫做《達文西密碼》,我們知道「達文西」是文藝復興時期,橫跨藝術、解剖、天文、工程,這些領域的全才,是一個天才級的人物喔!
我們會很羨慕他什麼都會,但如果你知道他的真實生活的樣貌,你可能就不會這麼崇拜他了!我來說兩個小例子喔,讓你來看看「達文西」的另外一個面向,到底是什麼樣子?
你不知道的達文西
第一個例子是這樣喔,有一個公爵想要紀念他的父親,他就指定「達文西」用青銅這個材料,去做出一個「巨馬」、巨大的馬,來彰顯他父親的偉大。
而這個公爵人也很好,因為他信任達文西,所以沒有跟達文西押一個最後的日期;結果沒想到達文西一做就是好幾年,一直去研究那些沒有人在乎的細節,讓這個公爵等到他快要崩潰、快要爆炸了!
後來呢,發生了戰爭,公爵他就不想等了!就把要去做雕像的這些青銅,拿去做大砲,這個決定讓達文西非常的挫折,他開始懷疑自己喔!
再來我們看第二個例子,當時教會請達文西畫一幅聖母跟耶穌的畫像,而這一次雙方都學乖了,他們同意用七個月的時間完成作品。
但沒有想到喔,押了日期、確定了deadline之後,達文西變得非常的焦慮,越到繳交的日子,他對於作品就越不滿意,最後一拖再拖。
這樣的結果呢,把當時的教宗「利奧十世(Pope Leo X)」,氣得公開批評達文西,他說喔:「達文西,這一個人以後不會有任何成就。」
聽到這裡,你會不會有一點訝異,為什麼這跟你認識的「達文西」不太一樣呢?你本來認為他是一個「全能天才」,所以如果可以變成他,這一輩子就吃香喝辣了!
但不要忘了喔,我們是隔著好幾百年在看他,我們看他都有一種選擇性的觀看,我們會自己解剖我們想看的部分,這就是時間跟距離帶來的美感嘛!
而如果你真的長在他的生活裡,甚至於你要跟他合作,你可能會非常討厭他;也就是說喔,「完美主義」讓達文西吃盡了苦頭!
他有很嚴重的拖延症,這傷害了他跟客戶之間的關係,讓他的生活一直處在充滿期待、但是又自暴自棄的這種奇怪循環裡。
而且喔,據說在他晚年的時候,最折磨他的事情,就是他有太多的作品都是「半成品」,都沒有完成!所以呢,很有可能「本來我可以」這一句話,也是達文西心裡最常出現的小聲音啊!
拖延的3原因?
其實喔,不止是「達文西」,歷史上還有很多的名人,比如說,演化論的始祖~「達爾文」、法國的大文豪~「雨果」。
雖然他們都獲得巨大的成就,但是回到真實的生活裡,拖延症的問題,讓他們自己跟身邊的人,都吃了很多的苦頭。
你可以想一下喔,你是喜歡死後名留青史,但每一次要工作的時候,都糾結萬分?
還是比較希望自己一輩子的功過跟成敗,留給後世去討論,但是當你還在的時候、還活著的時候,你對於自己的感受,不管在主觀跟客觀,都是滿意的,對生命會充滿期待感,你要哪一個呢?
這個問題本質上沒有對錯,但今天我們可以進一步的來看,「拖延」它背後的動力,或許你可以透過完整的認識它,再來為自己做重新的決定。
這些年很多研究告訴我們,拖延的人心裡常常會有三個小聲音,它們分別是什麼呢?
第一個、他們寧願讓人以為,他們是因為不努力,而不是沒能力。
而第二個、會拖延,是因為他們擔心完成之後,聽到他人的評價。
而第三個小聲音,更會造成他們生理跟創意上面的重傷害!
那就是喔,拖延的人,他們相信「拖到最後一刻,等到火燒屁股的時候,他就不用跟『想太多』這件事情搏鬥,他們只要靠自己的腎上腺素,就可以完成眼下的任務」。
像是這樣的信念,拉長時間來看,對於創造力其實是殺雞取卵的!
終止拖延的方法?
而總結來看,這些讓人想拖延的理由,其實都歸結到同樣一個點,那就是對於未來跟結果的不確定,讓人沒有掌控感,所以焦慮不安啊!
所以為了拿回「掌控感」,拖延的人會給自己很多理由的,他們會做很多事情,但是就是不去做那些「該做的事」;他們沒有選擇去做那些真正重要、真正應該做的事。
對他們來說,這整個過程,他們會感覺自己是有「決定權」的,我可以決定我不去做它;但這是一個很扭曲的想法,因為他們想要有這種虛幻的掌控感,其實他們真正重要的事情,都沒有被完成。
也就是說喔,拖延的人並不是懶散,也不是一種病,拖延是一種他們內在的保護機制,讓他們感覺沒有這麼大的威脅感,對於自己的信心不會因此而破滅。
更直白的說,會拖延的人,他們真正要的是一種可以掌握、可以有內在安全的那種感覺,拖延只是他們有這種感受的手段!
因為他們直接去做、他們直接去面對那些他們的任務,他們就要去面對前面說的三個內在的三聲音,那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。
然而也因這樣子,你沒有看懂拖延是他們的「手段」,而你要直接去處理「拖延」的這個手段,其實是沒有效果、沒有意義的。
所以回到你我的生活周遭,你的身旁是不是也有一些民間的奇才,他們身上喔有很多的才華,他們一出手就有水準以上之作,只是這樣的朋友也很有趣喔!
他們經常會有幾句話,是掛在嘴巴上的,像是什麼?「我是欠栽培、我是欠別人培養啦!我是給別人留口飯吃啊!我只是不想做而已,不然我就怎樣怎樣啦…」
因為喔,從更長的時間、從更廣的角度來看,他們其實並沒有完成任何,他們能夠成就自己的事情;所以他們只好用這樣的語言來自我安慰。可是也因為這樣的語言,他們更強化了不去做任何事。
結果是什麼呢?除非你是達文西喔,不然很慘的喔!而且達文西也是死後才留名,你要這樣子嗎?
所以回到關鍵的點,就是因為心裡有太多的擔心跟害怕,害怕去做了之後,就要去面對那個結果,而結果可能不如預期。
所以說穿了,他們不是不想做,而是想要有一點「把握感」、一點「掌控感」;你會不會也有一樣的狀況呢?你可以體會一下喔!
其實我們的心就像一片土地,「拖延」就像土地上的雜草,如果你不想要雜草,那麼最有效的除草方法,就是在土地上,去種植那些你想要的。
無論是任何作物,一來能夠減少雜草的生長範圍;二來,還能讓你收穫自己真正想要的成果。
如果你想要活出一個自己想要的人生,那麼找回「掌控感」,就是幫助你「說到做到」的最佳解方!
說到這裡喔,我們已經提了好幾次「掌控感」,那到底什麼是「掌控感」?
我很喜歡嘉玲老師的定義,她說喔:「所謂的掌控感,就是你想做的事情,你都有能力去做到;而即使做不到,你也知道原因,知道怎麼修正,你就會對自己有信心,對生活開始滿意起來。」
嘉玲老師累積了很多年的教學經驗,她就接觸了很多「搞不定自己」的朋友,在她陪伴的過程當中,經常為這些朋友感覺到很心急。
所以她就不斷地去思考,怎麼樣給這樣的朋友更多的幫助,這才打磨出最新線上課程~【成為你想要的改變】!
像是天才如「達文西」,他一輩子都沒有搞懂的事,啟點的小地才~嘉玲老師為你破解!
要是你希望在嘉玲老師的陪伴底下,搞定拖延跟分心,找回掌控感,進而發揮老天爺給你的天賦跟才華,當一個「可以把人生過好」的達文西,那我會很鼓勵你,現在就加入【成為你想要的改變】這一門線上課程。
我相信你能夠透過這一門課程的學習,設計出你想要的人生,成為你想要的改變!
希望今天的分享,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,我是凱宇。
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的內容,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,無論在youtube還是Podcast,我們都需要你的支持。
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,或課程有興趣的話,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;尤其是今天提到的【成為你想要的改變】。
這一門課呢,從推出到現在,已經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歡,期待你的加入!而且現在加入,仍然有$1413的超早鳥優惠,希望你能夠把握這個機會。
我們一起在線上,一起學習、一起前進;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,謝謝你的收看,我們再會。
=====
參考資料:
作者 安德魯・桑提拉(Andrew Santella)。《拖延有理:從達爾文、達文西的拖拉歷史,看見被低估的人生智慧》。遠流出版社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