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「收回投射」,讓你輕鬆又快樂?|【心理敲敲門#281】
00:00:00 當我們把「不願承認的自己」丟出去~投射
學員A是男同志,從小便清楚自己與眾不同,喜歡洋娃娃與《美少女戰士》,並深深認同自己的陰柔氣質。成長過程中,面對帶有傳統男性形象(強勢、霸道或帶有強迫感)的「直男」同學,他總會刻意保持距離。
此外,A對金錢懷有強烈焦慮。父母因為身體有些障礙而工作受限、收入不高,導致他缺乏完整的金錢觀示範,出社會之後也一直怕沒錢。幸好即使父母無法給予他財務支持,卻給了他滿滿的愛。
此外,A對金錢懷有強烈焦慮。父母因為身體有些障礙而工作受限、收入不高,導致他缺乏完整的金錢觀示範,出社會之後也一直怕沒錢。幸好即使父母無法給予他財務支持,卻給了他滿滿的愛。
-
有時在別人身上看到不喜歡的部分,也許是我們害怕自己擁有,或是不願承認自己所擁有的
-
阿尼姆斯其實也有正面的力量,只是A感知到的部分都偏負面
→ 或許A也渴望自己能「有自信」、「有力量」地做事。
00:05:52 感受很真實,但投射不一定為真?
A的正職工作雖然收入穩定,他卻不完全喜歡,也始終無法離職投身真正熱愛的領域。無論是想要成為攝影師或人類圖老師,他總先看到其中的不穩定與辛苦,因此只能心懷不甘地繼續留下。
目前讓A壓力最大的是與主管的關係。他覺得主管經常評論他,但為了維護考績,只能小心翼翼地迎合對方需求。雖然內心鬱悶,卻從未向主管表達感受,一味把對方視為壓迫者,沒有核對自己的想像是否屬實。
目前讓A壓力最大的是與主管的關係。他覺得主管經常評論他,但為了維護考績,只能小心翼翼地迎合對方需求。雖然內心鬱悶,卻從未向主管表達感受,一味把對方視為壓迫者,沒有核對自己的想像是否屬實。
-
面對在意的關係,A習慣把評價權交出去,認定只有對方有資格幫自己打分數。不但無法與對方自在相處,被拒絕時更是受傷
-
A經常以內在的想像與在意的人互動,當遇到有疑問、不認同之處,會傾向屈就、配合,覺得自己沒有評價對方的權利
→ 其實光是表達擔心考績被主管亂打,A就是在對他進行評價了。
A意識到自己不敢與對方核對自己的想像,是因為他不敢接受對方的答案,可能會跟自己想的不同。這種只允許對方「用我的方式想我」,其實是個很「自我中心」的想法。此時A才恍然大悟,原來自己跟那些「討人厭的男生」一樣,也是個「控制狂」。
→ 願意傾聽、同理、友善的一面,其實是A的人格面具。
00:15:02 打開心胸,「收回投射」也能很快樂
A後來坦承,其實自己骨子裡一直有種「世界要繞著我走」的狂妄:明明應該要財富自由,卻還只領著幾萬塊的薪水;副業要一做就能成功,如果起頭不順利就別做了。
-
A看見自己身上也有著那些曾經令自己厭棄的「自大」與「控制慾」
→ 收回投射後,A才有可能跳脫「相對受害者」的位置,而非繼續不核對現實狀況,拿在職場、家庭裡的「無能為力」當作不改變的理由。
核對是為了真正認識彼此
A照單全收主管交派的任務,卻從未核對這些事的目的、是否還有其他做法,內心暗自盤算「忍不下去就辭職」。
-
A一味地把主管視為壞人,藉此避免主動接近,對主管來說其實並不公平。因為對方從不知道他的感受,也沒機會為自己解釋,A也可能因此錯過真的對自己有幫助的人
→ A意識到自己在當員工這件事上,其實很「蠻橫」,從未給對方討論與調整的空間。
在自我探索的路上,A始終保持開放態度。當他覺察到自己的投射時,雖有些害羞,但更多的是對自己的接納與喜悅,絲毫不帶一般人常有的痛苦、防衛或羞恥感。
這樣的自在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,以及成長過程中身邊人的接納。他從未因性別認同受到排斥,反而在關係中獲得足以療傷的愛,也因此對人充滿安全感與信任。
這樣的自在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,以及成長過程中身邊人的接納。他從未因性別認同受到排斥,反而在關係中獲得足以療傷的愛,也因此對人充滿安全感與信任。
→ 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有不同的功課,有人財務自由卻孤獨終老,而A雖對金錢略感焦慮,卻是名副其實的「關係富翁」。
00:25:30 「收回投射」對人生有什麼好處?
「收回投射」對學員A的好處:
-
無須總是戰戰兢兢地面對主管,工作時也比較自在
-
明白自己並非全然的「被動」與「無能」,很多改變的關鍵在自己身上
-
能以較正確的方式判斷他人行事的意圖,即使收到不好的評價,也能先搞清楚來龍去脈,而非無止盡的內耗
-
緩解對金錢的焦慮,不再強求副業一定得超過本業收入後再投入,學會把興趣與賺錢脫鉤,享受其中純粹的樂趣
-
理解有存在焦慮是正常的,但並非凡事都與金錢有關。不用過度擔心無法自我照顧,或是像父母一樣賺錢很辛苦(而且即使他們身體不方便,仍舊好好栽培他長大,也給了他很多愛)
→ 即使生活上沒有太大的改變,只要卸下不合理的焦慮,心情就能輕鬆不少。
新課預告~線上課程《深度自我覺察》
總覺得人際之間有股說不出的彆扭感,讓你在與人互動時感到不安、生氣、委屈嗎?也許,是某些「潛意識裡的投射」正在偷偷主導你……
嘉玲老師全新線上課程《深度自我覺察》,帶你探索自卑、嫉妒、受害者等常見情結,用簡單好懂的語言,拆解投射與潛意識的運作,幫助你收回那些投射出去的情緒與期待,從心長出快樂~
《深度自我覺察》將7 月 14 日凌晨正式上架,邀請你於現在就到官網免費試聽第一講,第一時間加入課程!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23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23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