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公司適合「人才」成長嗎?稱職主管3要素|【一天聽一點#1454】
00:00:00 人才變庸才?
人才「躺平」?
讓人才變庸才的原因
1. 公司有沒有交出權力?
-
有些公司主管顧慮很多,會親自決定很多小的細節,讓員工凡事都得跟著主管的思維走,做到百分之百服從
-
員工太依賴主管、習慣等待指令,長久下來就不會有自己的想法,再優秀的員工也都會放棄思考
-
如果公司所屬的產業,必須快速因應大環境的變動,或進行創意的發想,主管就需要「交出權力」,給員工一些緩衝空間,讓他們在面對細節時,可以自行決定該怎麼處理,並施展他們的能力、發揮思考的價值
2. 公司有沒有賞罰機制?
-
賞罰機制背後要訴求的,是給員工證明自我價值的機會
-
當主管只在乎公司的穩定和利益,卻忽略員工的感受時,員工看不見認真工作的好處,就不願意發揮真正的實力
-
狹義的賞罰機制,是升遷、加薪等物質利益的交換;廣義的賞罰機制,可以是公開讚賞或口頭感謝,讓員工能從中得到回饋,對自己的工作有更實際的認同感
-
如果員工表現不周全,可以適時指點、提醒,讓其他部屬知道,主管有能力區分優劣,於是想要表現得更好,獲得進一步的肯定
3. 公司有沒有合理分工?
-
很多時候,我們會因為信任優秀員工,賦予他們更多任務,但這種「甜蜜的負荷」,反而會讓員工不甘願,覺得自己好不容易做完工作,卻只換到更多工作,陷入「越優秀越倒楣」的困境,這個困境一旦變成常態,再優秀的員工都會不願意「優秀」
-
合理分工:根據員工的體力、能力、性格,給予適當的安排,讓員工在工作時,可以穩健地完成任務
-
當員工遇到困難時,如果能夠適時提供支援,讓他們看見你的在乎,員工不但會更願意承擔責任,也會對公司有更強的向心力,發揮真正的價值
00:06:02 你是一個人才嗎?
★超值優惠倒數五天★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
相關影音
鬆綁你的飲食焦慮,讓你停止「情緒性進食」~《我不餓,但我就是想吃》嘉玲和凱宇的對談|【有聲書評】
你會常在壓力大、心情差時忍不住爆吃一波嗎?許多人因為在節食與暴食之間反覆循環,深深被這種「拿自己沒辦法」的感覺困擾,結果跟食物變成敵人 你是否常在壓力大、心情差時忍不住想吃東西?《我不餓,但我就是想吃》這本書指出,所謂的「情緒性進食」,並不單純和體重有關,而是和自我厭惡、焦慮循環緊緊相扣。許多人因為節食與暴食的反覆,感覺「拿自己沒辦法」,食物因此變成敵人。改變的關鍵,不是靠意志力壓抑,而是透過正念飲食與覺察練習,重新連結身體訊號,辨認自己是真的餓了,還是只是想逃避情緒。書中提供從找出飲食模式、打斷舊有習慣,到建立新行為的完整方法,幫助我們鬆綁飲食焦慮,停止自我攻擊,並學會在生活中善待自己。
為什麼把關係的「角色需求」說清楚,是一種「情緒安全感」?|【愛情診聊室#24】
難得的家庭時間,你早已承諾不要忙工作,卻突然接到公司來電。你既不想讓另一半生氣,又擔心丟了案子……如何清楚區分各種角色,不要一直內耗? 這集【愛情診聊室#24】聚焦「為什麼把關係的角色需求說清楚,是一種情緒安全感」。從阿傑與阿惠的婚姻爭執出發,解析「角色邊界模糊」如何讓伴侶陷入拉扯與誤解:當工作與家庭角色衝突,男性容易陷入成就壓力,女性則被期待成為主要照顧者,雙方若缺乏溝通與協商,就會誤以為彼此不在乎。節目教你透過三個關鍵步驟——同理對方感受、表達內在掙扎、保留彈性協商——來釐清彼此的角色期待,避免情緒內耗。說清楚需求,不是挑戰關係,而是讓關係更有安全感、更能一起面對現實的磨合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