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社交」好可怕?你只是需要「安全感」|【一天聽一點#1375】
00:00:00 社交邏輯
-
工作需要跟人協作,不想社交、沒有相處,他人就不知道你的個性如何,主管也無法判斷要不要給你任務、要不要培養你
-
有些人不想做「對長期關係沒有幫助的應酬」,但現在擁有長期關係,不見得是一開始眼光精準看好的「長期關係」
-
任何長期關係,都要從一般社交開始認識、瞭解
-
太追求社交效率,反而會錯過值得交往的朋友
因為寂寞或想發展親密關係,渴望跟人更靠近,又希望可以跳過建立關係必經的尷尬、不知所措、衝突摩擦,這個期待是不合理的,越不願意看見這個不合理,就需要越多時間才能跟人有真正的靠近。
真正的關係建立,都需要經過事件的考驗,親密感、信任感才會慢慢累積到想要的程度。在這個過程裡,你會成長、心智越來越成熟、鍛鍊出更好的能力,去認識更適合你的人。
00:03:10 讓人害怕社交的3個原因
災難化
-
開始互動後,毫無理由往壞處想,而且越想越嚴重
學生剛認識新朋友,雙方還在初步認識的階段,他就先在心裡嚇自己:「如果對方問我薪水,他一定覺得我很遜。」、「萬一我等一下腦袋當機,他一定會覺得我是白癡。」沒有覺察災難化的想法,就容易在社交時分心,只要一分心、對方就感覺不到你們連線,也會慢慢覺得無趣、想離開,你就會覺得自己擔心的事情成真了。
-
在心裡先恐嚇自己、讓你的情緒很慌亂,就發揮不了最好的一面
絕對化
-
腦袋裡一直有「應該思維」
心裡有預設好的劇本:覺得聚會應該怎麼進行、彼此應該有什麼交流跟互動、應該達成什麼目標,這樣的想法容易給自己太大的壓力,也會讓身旁的人感覺不自在。
-
太想在社交裡控制對方的反應,會讓對方感覺不舒服、想退開
合理化
-
當社交結果不盡理想,人在心態上會偏向極端,幫自己找理由
〈常見狀況〉
貶低自己:「反正我就爛,沒事,我接受自己就是不夠好。」
貶低對方:怪罪對方太白目,才會讓彼此不歡而散。
貶低自己:「反正我就爛,沒事,我接受自己就是不夠好。」
貶低對方:怪罪對方太白目,才會讓彼此不歡而散。
-
把自己看得太小和否定對方的價值,第一時間會讓人感覺好一點,但長遠來看會讓人更遠離真實
不是不喜歡社交,而是不想「失去安全感」
災難化、絕對化、合理化背後的共同核心:他們真正害怕的,是自己的情緒受到他人影響,這會讓人有失控感、想逃開。
00:06:26 安全防空洞:2個步驟找回安全感
跟人社交之前,先找回安全感
-
幫自己找個放鬆的環境,讓自己安靜下來
-
好好呼吸,慢慢地吸氣、吐氣,感覺心情平靜了之後,再拿出紙筆跟自己對話
上次跟新朋友見面時,你容易被什麼行為觸發不安全感?
這些不安全感裡面,有災難化、絕對化、合理化的思維在干擾你嗎?
如果有需要,你可以閉上眼睛、把專注力放在自己身上,當你把這些干擾的原因放一邊,你面對新朋友時,會有什麼不一樣嗎?
這些不安全感裡面,有災難化、絕對化、合理化的思維在干擾你嗎?
如果有需要,你可以閉上眼睛、把專注力放在自己身上,當你把這些干擾的原因放一邊,你面對新朋友時,會有什麼不一樣嗎?
-
想到什麼都可以寫下來,慢慢地靠近自己
-
無論發現什麼,你都做得很好,因為你知道你正在認識自己
-
你在這個防空洞裡是安全的,可以安心地跟自己的情緒好好在一起,慢慢了解自己,就能用自己的速度找回安全感
線上課程【好好在一起】給你更進一步的學習~
先跟自己好好在一起,找回安全感,就能順暢地跟他人好好在一起❤
優惠價 $2217 即將在今天(10/31)晚上12點截止!
先跟自己好好在一起,找回安全感,就能順暢地跟他人好好在一起❤
優惠價 $2217 即將在今天(10/31)晚上12點截止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