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天聽一點 #947】面試時,你真正需要在乎的對手

 
你正面臨人生第一次找工作嗎?還是工作了一段時間,你已經有點累、有點乏,想要換工作了?

今天我會跟你分享「疫情」對於工作的影響,以及現代的面試者,在投遞履歷的時候,很容易犯的三個迷思。如果你想要增強職場的競爭力,請你一定要看完今天的內容。

收看影片之前,不管你是在Youtube還是Podcast收看或收聽,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,你的具體支持,是我們製作節目的最大動力~

今年剛畢業的大學生,是歷史上最辛苦的一群社會新鮮人!而且目前的慘況,比2008年的金融海嘯還要嚴重。

我會這樣說,是因為新冠肺炎的衝擊底下,每年提供新鮮人找工作的「春季徵才」活動,多半喔不是取消就是延後。

這對於第一次找工作的人來說,是最現實的層面,無非是就業機會全面的萎縮,因此讓年輕人很徬徨~

而這樣的情況,當然也會影響到社會新鮮人的家長們,到要底該怎麼幫孩子們分析局勢,怎麼陪孩子去做出好選擇,這都讓人很燒腦!

疫情結束後,等於你有工作嗎?

然而回想今年的1月初,那個時候的疫情只存在亞洲國家,各方的專家普遍都認為,疫情會在2020年的夏天結束。

但時至今日喔,歐美啊、東亞啊、甚至是南美洲國家,還處在爆發的高峰,所以先前專家指出的時間點、情況已經不樂觀。

而且英國的《衛報》也預測,疫情有可能會持續到2021年的春天,這等於是宣布在2021年的春天以前,整個市場都要一方面觀望疫情發展,同時要接受變化、隨時調整,不確定因素還很多。

很多企業為了求生存,多半要保守行事,所以紛紛縮減人事,甚至要全面停止對外的徵才,也間接導致社會新鮮人,和眾多的家長們更加的焦慮不安。

在這樣艱困的前提下喔,要是你或你的孩子,都想要提高求職成功的機率,那麼有一項重要的資訊,你一定要知道!

履歷迷思1:履歷都是「人」在看?

什麼樣重要的資訊呢?也許你知道找工作的第一步驟,就是在人力銀行,或者是徵才網站投放自己的履歷。

不過你可能不知道,有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,在招聘新員工的時候,已經開始採用AI,也就是「人工智慧」,用這樣的工具進行第一輪的篩選。

最知名的例子,就是「歐萊雅」和「百事可樂」這兩家跨國的企業。

要是你想成為他們的員工,那麼在你遞出履歷之後,首先面臨的挑戰,就是通過「招聘機器人」,而根據企業需要的特質,去篩選你的履歷,然後你才有機會進入第二輪的面試。

而英國跟荷蘭的跨國消費品公司~聯合利華,它還有更大的創新!

他們看準了現代的年輕人,都是網路動物,與其進入校園徵才,還不如在臉書啊(FB)、領英啊(LinkedIn)這樣的一個社群平台上,進行召募。

想要得到聯合利華工作的申請人,只要上傳領英(LinkedIn)的個人檔案的連結,等待10分鐘之後,演算法就會告訴你,是通過了第一輪的資料面試,或者是很抱歉,你被AI的演算法刷掉了。

也就是說,現在的初步面試,已經不是傳統你投出履歷,再等個一、二天,才會知道結果這樣子的一個落後方法。

履歷迷思2:所有事都PO上網?

這邊要特別提醒,我知道有些人很注重隱私權,不喜歡在網路上去露出自己的個人資訊,但是喔如同我前面講的,現在的人力資源的概念,認定年輕人都是網路動物,那麼在決定面試之前,一定會去搜尋面試者的網路足跡。

如果你因為個人的隱私,完全沒有網路足跡,這在就業市場上是很不利的,因為HR部門只會合理推論,這個面試者要不是出過大事,所以把所有的資料全部刪掉,再不然就是有什麼特殊狀況,因此呢,就會刷掉這一份履歷表。

然而反過來說,我也不鼓勵為了留下網路足跡,所以什麼事情都放到網上。

因為當你養成「所有的事情都PO上網」這樣的習慣,那麼當你遇到低潮的時候,不小心說了一些情緒性的發言,那麼別人會怎麼解讀你呢?這一點喔,就不是你可以控制的了!

因此啊「網路足跡」這件事情,我想要提醒你,要有適當的活躍度,避免情緒性的發洩文,才能對於你的應徵、面試有幫助。

所以關於面試的第一關~「AI海選履歷」這個機制,無論如何我都鼓勵你積極的面對。

那麼聽到這裡,假如你覺得這些AI面試官,只存在於國外的企業,跟台灣無關,那你就錯了喔!

事實上喔,只要你有關注新科技的習慣,就會知道台灣已經有廠商提供「雲端面試系統」這樣的服務。

他們強調透過電腦的鏡頭、手機的鏡頭、語音的對談,就能夠跟求職者做線上的面試;不受時間、空間的影響。

而且呢,能夠快速的產出求職者的能力、特質...這些分析報告,大幅的縮短初步面試的流程和時間,還能夠客製化企業徵才的模型,讓海量篩選的履歷變得又快又簡單。

那麼我想邀請你思考一下,像這種節省時間和人力的海選系統,到底是台灣沒人用,還是台灣企業早就開始用,只是你不知道呢?你可以評估一下喔~

當然還有一種人的想法喔,他可能覺得不必理會AI,也不用管AI面試是怎麼運作,只要保持信心,專心做自己就好…

嗯!能有這樣想的人,我很佩服這樣的人的勇氣,只不過從我的角度來看,「做自己」啊並不是這樣用的,也不適合這樣用。

為什麼呢?跟大家分享喔最實際的例子~

履歷迷思3:不用管AI,做自己就好?

我是個youtuber,是個頻道的經營者,大家都知道當你打開youtube的時候,你會看到什麼樣的推薦影片,這是AI搜集你的觀看影片紀錄,再用演算法去推測,你會對於哪隻影片有興趣,於是推播到你面前。

不過身為觀眾的你,享受演算法為你帶來便利的同時,可能不知道頻道經營者的辛苦,我們的辛苦在於決定推播影片的演算法,它會隨時改變的!

就以我們自己的頻道來說,在2019年下半年期間,一向穩定成長的訂閱數、觀看數都悄悄的下滑,最主要的原因,就是youtube降低了「純音頻」內容這樣的推播,而提高了「動態畫面」的影片推播。

而這樣的改變,對於一天聽一點這個「純音頻」內容,大於「動態影片」的內容這樣的頻道來說,正好戳中我們的軟肋,降低了頻道的曝光率。

那你想想看,要是我不理會演算法,不做適度的調整,只用老方法盲目的蠻幹下去,不管我的團隊再怎麼認真的做節目,一天聽一點的內容再怎麼優質,有用嗎?

除非你有訂閱我的頻道,否則演算法它不推就是不推啊,我們沒辦法接觸到新的觀眾,也沒有辦法被更多人看見,頻道就很難生存下去。

那關於這一點喔,我們的頻道也做了很多因應跟調整,這部分喔,大家之後會慢慢的發現。

在此,我也想請大家安心,目前我們「一天聽一點」這個頻道的流量,已經慢慢回升了,這就是我們坦然迎接AI浪潮的最好禮物。

保有競爭力,你需要多兩力!

所以同樣的道理,在就業市場上,AI面試的時代已經來臨了,你想忽略演算法,已經是不可能的事!

要是你想要找工作,而且有把握能夠通過初步海選,獲得跟「人」面試的機會,那麼長遠來看,我會給你二個建議。

第一個是培養「綜合判斷」的能力。

過去傳統的教育,都在教人要服從、聽話、按照既定的規矩行事,但危險的是喔,所謂「按照規則」的事,大部份都可以請工程師寫程式,交給機器人執行就好。

所以當「人類」的面試官,在跟面試者對談的時候,就會特別注重機器人做不到的綜合判斷能力。

更直白的說喔,所謂的「綜合判斷」,是指在各種不同的情境底下,你能有不同思考、進行沙盤推演,進而規劃出不同的解決方案。

而不是像機器人一樣,缺乏靈活的心智能力,只會一個程式執行到底,重複單一的動作,那麼在將來,你才不會輕易的被AI取代。

就像前前提到的,現代職場的初步海選機制,很多都已經交給AI系統在進行篩選。假如你真的想要找份好工作,就知道要先上網做功課。

你可能會查到AI系統在線上對談的時候,它其實還同步在偵測你的微表情,在測錄你說話的模式。

有了這些資訊之後,假如你想提高自己通過海選的機率,那麼你得針對自己不足的地方,多去深入的了解、研究;什麼叫做「微表情」?什麼叫做「說話的模式」?

甚至於為自己制定進一步的學習計畫,而不是按照過去約定約定成俗的習慣,按照舊有的面議流程在做事。

回頭來說,這就是因為你能夠綜合的判斷,所以才長出適度調整的能力啊!

再來我們談第二個,那就是培養「自學」的能力。

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,這兩年很潮、很多年輕人有興趣的工作,像是媒體小編啊、電競選手啊、youtuber這些職業,都是學校沒有教,而是隨著科技和產業發展,才應運而生的新工作。

未來的就業市場會怎麼演變,沒有人能夠預測,要是你期待自己永遠有工作,不必承受失業、解僱的風險,你唯一能把握的事,就是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。

那麼不管時代和科技變化多快,你都能夠在原有的技能之上,持續學習和進化,這樣子就能夠跟著時代的改變而轉型,長期保有職場上的競爭力。

不過啊「自學力」到底要學什麼?很多人都知道職場上的硬實力很重要,所以花很多錢投資自己專業,這非常的重要喔!

但我也遇到很多人,在職場上過得不開心,不是因為沒有能力,而是因為他忽略了職場上的「軟實力」。

比如說吧,一個工作能力很強的工程師,但是他一開口就容易得罪人、惹毛人。那你可以想想看,老闆、同事見到他心情就不好,不管他工作表現有多棒,他會受到團體的接納嗎?

他能夠在做好「本份」之餘,同時在團體當中建立影響力嗎?一旦有加薪、升遷的機會,這些好果子會掉在他的頭上嗎?

我想這個機率肯定是不高的,但是我會這樣說,並不代這位工程師沒有改變的機會。

我們經營成人教育的市場,這麼多年喔,我見證很多擁有「自學力」的人,他願意主動學習、走進我的教室;於是他想要的改變,也就自然而然的發生。

那麼要你是你對於現代新興的AI認識還很少,可是呢你正在找工作,需要在最短的時間裡面,通過AI面試官的初選;進一步獲得人類面試官的面談機會,朝向你夢想的地方前進。

那麼我會很鼓勵你,可以加入我的實體課程【人際回應力】的學習。

我會利用短短五周的時間,陪伴你能夠看懂人類的七大表情關鍵,讓你學會判斷不同的情緒,該如何回應才是適當的;才能夠讓你的老闆和同事,更容易的接納你、喜歡你。

同時呢,你也會學習到微表情的調整,我會透過大量課堂裡面的實作、互動,幫助你加強正向情緒的印象,避免負向情緒的表情,提高你通過面試的機率。

不管你的面試官是AI機器人,還是實體真人,都能夠在第一時間,對你留下好的印象。

相關的課程資訊,在我們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,期待呢,在我們8/3號【人際回應力】的教室裡,能夠見到你。

也希望今天的分享,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,我是凱宇。

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的內容,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,Youtube收看的朋友,記得把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打開。

而Podcast收聽的朋友,除了訂閱之外,也請給我們五顆星的評價,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,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。

然而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,或課程有興趣的話,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【人際回應力】課程。

目前呢,我們的名額喔已經逐漸在減少了,這一門課會用有系統的方法,讓你學會怎麼樣辨識別人的情緒,並且給予適當的回應。

期待你的加入,更期待你加入之後的發現,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,謝謝你的收看,我們再會。

 

相關影音

【一天聽一點 #947】面試時,你真正需要在乎的對手

2020-10-05

面對這三種信念,找回你的專注力 【一天聽一點#1082】

2021-05-27

讓人買單的關鍵密訣|4步驟「讓人買單」|【一天聽一點#1148】

2021-09-22

銷售會讓你覺得很「那個」嗎? 【一天聽一點#1089】

2021-06-08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