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最好的朋友」會是好伴侶嗎?|【一天聽一點#1262】
00:00:00 我的伴侶,是我最好的朋友?
友情≠愛情
-
在親密關係中,往往會展現最真實的自己
-
和朋友有時間、空間上的距離,通常更能提供必要的情緒支持和包容
-
在朋友身上花費更多時間,就可能對他越來越不滿意
-
若跟好友發展戀情、走入婚姻,結果可能會少一個可傾訴的對象
00:02:41 男女大不同
-
女性與人連結、情感交流的能力遠高於男性,男性則容易有清楚的目標導向,較不善於情感交流
-
女性最親密的交流,要透過分享私密的情緒、經歷、慾望,越坦白、親密度越高
-
男性心中的理想親密度,是和伴侶一起享受某種活動
如:一起開車兜風、享受球賽、釣魚、打電動
假如你只能帶一個人,去一個沒有網路和科技的小島生活,你要帶誰?
-
男性通常會想帶自己的哥們,女性則會想要帶閨密
→ 女性需要「懂她」的人,男性需要「陪他玩」的人
00:04:28 小孩是婚姻的解藥?
孩子出生後,反而為關係帶來新的焦慮?
-
女性懷孕的過程中,賀爾蒙會開啟基因中的撫育本能,男性則沒有這個本能
-
女性照顧寶寶時會下意識表現排他性,當關注焦點都在孩子身上,留給爸爸的時間和關注會跳崖式下降,容易讓男性產生不安全感
-
男性對孩子會產生隱微的忌妒、憤怒,但理智上又知道孩子是自己的、不能有這個想法,因此否認、壓抑自己的需要,轉而投入工作、娛樂,設法照顧好自己,不增加老婆的負擔
-
男性不擅於表達,加上外顯的疏遠反應,會造成女性的不滿,相處上容易擦槍走火
00:07:06 婚姻關係好複雜
封閉式的兩人關係(如:婚姻)是最複雜、最要花心思經營的
-
在關係中,除了歸屬和親密感,也透過伴侶的反應,認識自己和對方的邊界
-
婚姻中,沒有能保證幸福美滿的規則,但安全感較高的人,能擁有較高的彈性,包容彼此、又能在關係中維持成長,保持更高品質的情感交流
穩定的安全感
-
無論身旁有沒有人,都能跟自己好好在一起
-
有能力處理自己的低潮、肯定自己的存在
-
能更安心在關係中表達脆弱和需要,相信對方一直都在,同時也不必委屈自己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