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想被討厭,一定要「合群」嗎?|【你好,世代#33】
來賓:凱宇、彥廷(廷廷)
00:00:00 合群無法做自己,不合群等著被排擠?
某次同事約A出遊,A對行程不感興趣,因此拒絕對方。休假結束後,A感覺同事似乎在疏遠他,因為大家在規劃下次出遊的行程,卻沒有邀請他一起。
→ 過去社會講究「合群」,不要特立獨行;現在社會鼓勵「做自己」,但還是會擔心「不合群」會被排擠。
「不合群」真的讓A被排擠嗎?
1. 觀察同事們的其他互動、反應,有沒有表現得特別疏遠
或許同事們還沉浸在旅遊的氛圍中,才會持續聊相關話題,但是要訂便當、飲料的時候,還是有找上A。
※ A若無法參與話題,可以先旁聽,並找機會表達:「你們的旅遊聽起來好有趣,可惜我這次沒去。下次有機會一定要找我!」。
2. 反思自己平時與同事互動的方式,是否讓人感受不到你的善意
例:每次都拒絕吃飯、出遊的邀約,而且表現得很冷淡,導致同事誤會你無意與他們交流,不好意思再「打擾你」。
不想答應邀約,該如何傳遞善意?
你不想喝含糖飲料,但同事邀請你一起訂飲料的時候,可以偶爾跟著訂無糖的,或是以有幽默感的方式回絕。
→ 讓人感受到你並非有意「不合群」,只是對這件事沒有需求。
延伸學習:線上課程《我想跟你好好說》教你如何用善意的語言表達心意
合群才能與人好好相處嗎?
-
糾結要不要合群,反映出「害怕被討厭,卻又擔心不能做自己」的心情,對自我價值不夠確定
-
如果沒能好好處理內在矛盾,你的害怕可能會變成敵意、投射,認為別人在排擠、攻擊你
→ 關鍵在於了解你自己「想成為什麼人」、「喜歡如何與人相處」,比較容易吸引到願意尊重你的朋友。
00:13:15 找到你的「交友投資策略」~走自己的路,同時與人連結
以「資金分配&風險管理」思考人際
-
拿全部時間、精力配合別人,如同把所有資金放到投資市場,會承擔過高的成本、風險(曝險部位過高)
例:花自己全部的時間陪一個人,卻被對方騙。
-
完全不跟人連結、交流,可能面臨自我價值的「通貨膨脹」(同一筆資金,就算不拿去投資,購買力也會隨時間降低)
例:感到孤單、與世界脫軌、無法享受與人相處的美好。
-
試著在能夠承擔的範圍內冒險,才能長出人際中「值得冒險與否」的判斷力
例:在自己能撥出的時間、精力內,嘗試配合幾次邀約,就能了解哪些人值得來往,而自己的底線在哪裡。
交友策略如同不同的投資商品,各自具有不同的風險,你不必逼自己配合別人,但值得花力氣認識自己適合的交友策略。
00:22:44 「合」群~是「配合」還是「適合」?
廷廷高中時喜歡打籃球,認識一群球友;大學在補習班工作時,認識很多對教學有熱忱的朋友;出社會後,到處聽演講、參與課程,認識一群喜歡學習的朋友。
雖然廷廷沒繼續打球,也沒再跟球友見面,但是隨時想打球,還是可以找他們。
雖然廷廷沒繼續打球,也沒再跟球友見面,但是隨時想打球,還是可以找他們。
-
人生不同階段,本就有不同興趣、愛好,只要願意主動與人連結,不怕找不到適合相處的群體
工商時間~【嘉玲館】優惠開跑!
啟點線上學苑【嘉玲館】限時優惠中,即日起至2月5日,加入任一門嘉玲老師主理的線上課程,即享有88折的優惠~加入學習,掌握自己的在乎,找到適合相處的群體!
※ 本次優惠不包括線上課程《你是哪種人》。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
~【啟點文化】app為你開啟最好的收聽體驗~
Android系統(請至Google Play商店下載):https://reurl.cc/0ZGrWY
IOS系統(請至Apple store下載):https://reurl.cc/1GE5OQ
Android系統(請至Google Play商店下載):https://reurl.cc/0ZGrWY
IOS系統(請至Apple store下載):https://reurl.cc/1GE5OQ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