藍色星期一「Blue Monday」真的存在嗎?|【一天聽一點#1496】
00:00:00 Blue Monday
英國心理學家克里夫‧阿諾爾(Cliff Arnall), 2004年根據天氣、債務、月薪、聖誕假期結束後的日子,計算出隔年2005年的1月24號,將會是接下來一年最讓人憂鬱的日子,而那天正好就是「星期一」。這個說法讓很多人開始相信,「Blue Monday」真的存在,久而久之真的覺得「星期一」很讓人憂鬱。
在媒體的渲染下,這個說法有點被濫用了,於是阿諾爾在幾年後,跳出來反對「Blue Monday」的說法,並坦承當時收到旅遊公司的邀請,希望他選出「最適合安排旅遊」的日子,於是根據自己發明的公式,推算出1月24號這個日子,希望鼓勵大家,在這天為自己安排旅行、放鬆一下。
信念決定你看事情的方式
如果你真的相信「Blue Monday」,星期一的時候,心情肯定會不好。
00:02:11 為什麼放假後會很煩、很憂鬱?
1. 你的假期過得太愉快
經歷比較刺激、有趣的事情,腎上腺素跟皮質醇(壓力荷爾蒙)都會上升,讓你可以因應環境變化,接收更多新鮮的事物,但當事情結束後,腎上腺素和皮質醇下降,身體會有無力、倦怠的感覺,於是假期結束後的「星期一」,就會比較空虛,容易產生「憂鬱」的情緒。
2. 你把假期想得太美好
當你回歸日常,大腦為了記住假期的美好,會美化記憶中的假期,並刻意把日常的工作瑣事,看得更無聊、枯燥,造成「認知偏誤」,於是星期一會感覺特別失落,讓你想要跳脫平凡、規律的日子。
→「心理Blue Monday」確實可能存在。
讓「Monday」不再「Blue」的技巧
允許自己憂鬱
如果真的需要發洩星期一「心裡的不舒服」,可以把這些情緒寫下來、錄音,或跟同事、朋友分享,幫助自己排解負面情緒。
↓
規劃一週大事
當你可以清楚看見目標或任務,且意識到需要花時間完成它,就能從規劃的過程裡找回動力,並透過責任感跟使命感,恢復積極的態度,調適放假後的無力感。
↓
開始規劃下次的假期
只要能意識到,工作跟假期都是規律的活動,就能用更平靜的態度,切換假日跟工作日的心態,意識到工作是必要的、放假也是需要的。
有問題的不是星期一,而是你看待星期一的方式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