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在意別人的眼光,怎麼辦?|【一天聽一點#1359】
00:00:00 經常擔心別人在背後說你壞話?
-
凡事都想要有確定感、確認自己是對的才肯行動,表面看起來是謹慎、小心,但背後的心理動機,很可能是「太害怕受傷」、過度追求情緒安全感
-
需要自己的情緒永遠保持良好,降低所有會讓自己看起來尷尬或笨拙的狀況,就是一種玻璃心
自我知覺理論
朋友每次出門前,都要花很多時間整理頭髮、挑選衣服,出門後又會特別注意別人的眼光,於是一直檢查自己的外貌,到處問別人自己看起來怎麼樣,只要有人表現的跟他預期不太一樣,或沒有太注意他精心的穿搭,他就會非常焦慮,覺得自己穿錯了,甚至懷疑自己其他事情也都做不好。
-
內心對自己的理解比較薄弱、不穩定,還沒長出屬於自己的觀點或評價系統,就會依賴外在的反應,來確認自己的狀態、評估什麼是好或壞的
朋友表面上很懂穿搭、知道很多品牌,但心裡其實不確定自己適合什麼,所以想從別人的反應裡,確定自己做得對不對。
太在乎外在眼光的風險
太想獲得別人的肯定,卻反而得到批評時,就會過度保護自己,進一步出現兩種反應:
1. 開始壓抑自己、不容許自己犯錯,只敢打安全牌,降低被批評的風險,漸漸失去冒險能力
→ 無時無刻關注別人的評價,聽到一點批評就急著想改正,最後失去自己的獨特性。
2. 被批評時太不舒服,也為了保護形象,發現有人跟你的看法不一樣,就會很用力攻擊回去,或是完全忽略別人的意見
→ 這個做法可以保護你的情緒安全感,但你也會失去進步的可能,最後只能待在同溫層裡,甚至認為別人看不見你的努力,開始變得悲觀、厭世。
潛在的完美主義
-
會讓人「壓抑」或「用力伸張」,必須確定自己在別人的眼裡,是一個夠好的人,才能覺得安心
-
反映你的自尊是不穩定的,因為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、無法肯定自己,才對外界的反應這麼敏感,任何一點批評都可以讓你全身不舒服
00:04:25 學會坦然面對意見的原則
1. 承認不安全感
-
承認自己的不安全感,並接納這份情緒,明白你可以掌控的只有你的心態
-
嘗試和磨合的階段,是探索自我的重要過程,無法跳過,也沒辦法快轉
可以告訴自己:我還需要一點時間和經驗,摸索自己的想法,才能建立足夠的自信。
這段過程會需要外部的回饋,讓你確認自己的價值,但更重要的,是找到自己喜歡且認同的改變方向。
2. 聽取你信任的人對你的評價,從中選出值得參考的意見
-
如果想要變好,不是聽所有人的意見,而是要把焦點放對位置,才能更快找到重點
問自己:給意見的人對你來說重要嗎?他的意見能幫助你成為更好的人嗎?這個意見是否已經出現過兩三次以上?這是某個人對你的特定成見嗎?
3. 專注在客觀事實上,並嘗試表達自己
-
如果別人的意見符合事實,可以記錄下來當作參考,並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,嘗試表達意見、說明想法,獲得更多回饋
-
交流過程中,不再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外部評價,而是更清楚自己怎麼想
先調低自己的敏感度,不要感覺到危險就想逃跑,懂得正面看待別人的意見,然後說出自己的想法,反而有機會得到更進一步的說明、發現自己的盲點。
00:07:24 讓自己更有安全感、抗壓性
-
有問題的不是你的努力,而是過度期待別人能完全懂你的用心
-
越堅持自己要是好的、不能犯錯,自尊就越容易摔碎;對自己的看法越有彈性,自尊就會越穩定,更不容易受到外界影響
推薦課程
- 線上課程《好好在一起》,帶你瞭解自己的過度敏感是怎麼來的?哪些是原生家庭的影響?哪些是後天環境強化的?
- 線上課程《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》,用系統性的步驟,陪伴你改寫自己的信念,讓你遇到過敏原的時候,有辦法第一時間透過調整想法,讓心情保持平靜。
啟點文化周年慶倒數計時!即日起到2022年10月5日晚上12點,加入啟點任何線上課程,就享有一門95折、兩門88折、三門(含以上)79折的優惠~讓我們陪你慢慢長出屬於自己的觀點,跟自己、他人都能好好在一起♥
啟點文化線上學苑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

